太极拳吧 关注:175,239贴子:4,347,607
  • 18回复贴,共1


1楼2013-03-29 14:44回复
    松,散,通,空!妙啊!


    IP属地:河北2楼2013-03-29 15:24
    收起回复
      向上,要精神领起;
      向下,要松沉下去. 神气向上,是人体生来先天之本能,向上为虚,合于乾道;
      松沉向下,是人地心引力作用之作用,下沉为实,合于坤德.
      由于太极用阴阳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上为阳,下为阴;
      神气向上,和松沉向下,就比如是过去的点燃的煤油灯,
      自然向上的是火焰和热量,而煤油却是自然安静松沉在下面灯台盛油的容器中.
      这是比喻,"神气轻清而如火焰上升",是说向上的趋势和自然规律.习或教太极者多将松沉和上领的要求要领作为二个独立的要求强调,而事实上,这二个要领是完全是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说的是一个本质.没有领,就没有沉;没有沉,也自然不是功夫中要求做到的正确的领.
      冯志强宗师常讲的"真气无意上升,浊气有意下降",就是在说这个道理.


      4楼2013-03-29 19:05
      收起回复


        5楼2013-03-30 20:57
        收起回复
          是谁一不小心,让春撒满大地!


          6楼2013-03-30 21:00
          收起回复
            说的好,支持。


            7楼2013-03-31 06:10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8楼2013-03-31 07:26
              收起回复
                若把「中正」当成静态,而实际上静态之中不是中,静态之正不是正,不「中正」,则难「安舒」,不「中正安舒」,则不能「松空圆活」,不「松」则借不到体重反弹,就不能「用意不用力」,更不要谈「八门五步」了,所以学太极拳都由「中正」开始。但一般学习太极拳的,大都不明太极思维,把原则僵化了(以为「中正」是静态的中、静态的正便是僵化),一般学习「中正安舒」而未能过关,所以只能不断练习拳架,冀求有能「松」的一日,这是吃力不讨好的。


                9楼2013-03-31 11:33
                回复
                  学习太极拳架子,先从「中正安舒」入手,中正而又安舒,就非「用意不用力」不可,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动作,都是用力的,已成了习惯,所以我们的动作,无论意识上是用力或意识上是不用力,都会用力,或者是把肢体放软,以为是不用力,但这连「意」也没有了,变成了「丢」,也是不对的。摆脱不了用力的习惯,连站也站不对,更不要说动态的中正。如果以为虚领顶劲是把头往上撑,这是用力,以为气沉丹田是往下蹲,也是用力,都不对。先求不用力而中正,「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是中正的原因,也是中正的结果,求「中」要在「上、下、前、后、左、右四周」求,有「四周」自然有「中」,「四周」的动既对称又均匀,要有一个「中」,每动时「四周」都对称又均匀,「中」自然稳定,不注意「四周」的「中」,不是「中」。问题是用力的动,是不会对称均匀的,不对称均匀的动,便失「中」,这一定要注意。


                  10楼2013-03-31 11:37
                  收起回复


                    11楼2013-03-31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