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收到那个人寄来的明信片。
从世界上各个地方、辗转而来的薄薄纸片。
很奇怪那样单薄的小玩意儿是怎么成功到达这里的,或许航行过暗流汹涌的大洋,呆过拥挤肮脏的船舱底部,在暴风雨的夜袭之中,被其他货物和千万封信件压在下面,然后安安稳稳地到了自己手里,没有遭遇沉没、烧毁、丢失等等一切可能的意外。那些干净的明信片上,连一点海风的咸味或是别的什么特别气味都没有。
正面是颜色鲜明线条细腻的风景图,背面是寥寥数语。
对方的名字。时常更换的地址。
自己的名字。位于深山町的卫宫家老宅。
除此之外几乎别无他物。
啊,11月的明信片上会多几个字,可惜那张越洋明信片迟了一个星期,也没赶上那个生日。
真亏他还记得,不过是当初捜査敌方资料时,打印在A4纸张上的油墨数字罢了。
圣诞节和新年的祝词是写在同一张卡片上的,字里行间郑重严谨,滴水不漏。
收到明信片的时候,切嗣正裹着被子精神恹恹地看着电视里的歌会,矮桌上摆着团子和冒着温吞热气的小豆年糕汤,士郎那孩子还在厨房里不知道忙着些什么。电视的声音调得有些偏小,门铃的声音轻易地从中穿了出来。切嗣站起来,有些疑心谁会在这样的冬夜到访,推开门的时候下意识拉拢了羽织的衣襟,把手缩回袖子里。
当时院子里飘着小雪,屋檐、树枝和地面积了一层薄薄的白。明亮,但是很凉。
他呵了一口气,从邮递员手上接过那张纸片,还没来得及道谢,对方说了句新年快乐就赶往下一家了。他望了望渐渐消失在飘雪小道尽头的、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明信片,重新合上门。
门外的街道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
切嗣懒都懒得看那张纸片儿上写了什么,随手放回了怀里,纸片上落了雪,碰到肌肤上,凉得他一恍惚,有些失神。
后来士郎从房间里跑出来,把站在庭院里发了半晌呆的人拉回屋子里,然后问,老爹,刚才是谁来了啊。
切嗣看着肩上渐渐化掉的雪花,轻描淡写地叹了口气,今年第一个来拜访的家伙。
诶?是藤姐?不对,应该是……
切嗣摇摇头,又把那张明信片摸出来。
阳光勾勒出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阴影,圆顶有着雍容优雅的弧度,哥特式的玻璃窗上攀爬着镂空的瑰丽花纹。
佛罗伦萨的天空蓝得不像话。
啊,真是美丽呢。士郎认真地称赞着,问道老爹环游世界的时候是不是也去过那里。切嗣只是笑,不置可否。
只是某个音节被念出来的时候,他的手指悄悄蜷缩起来,将背面那个名字又藏得紧了些。
电视上的歌舞表演迎来了欢快的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士郎第三次催切嗣去睡觉。
切嗣说小孩子还真是倔啊,困了就快去睡嘛,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去睡。
士郎不满地小声说,谁比较像小孩子啊,明明老爹一直在打瞌睡。
诶,我有吗?他尴尬地笑着挠了挠头,这次是真的浑然不觉。
然后切嗣还是一边故意嘴上说着“我还精神着呢”垂死挣扎、一边乖乖地被推着往里屋走。
最后这张明信片被放进了抽屉里,和以前寄来的、以后寄来的明信片一起。
某个固执的家伙一直在给他寄,他收起来,自言自语地说着一张一张扔太麻烦了,干脆收起来一起全部烧掉算了。
他从来不回信,当然就算想回那也是不可能的,言峰绮礼受教会的指派满世界乱跑,指不定他今天刚把信寄出去,明儿那个该死的神父就回冬木了。
他回来过吗。
无论是去士郎的学校参加家长开放日,还是去圆藏山勘察地脉,切嗣都没有再遇到过那个男人。
从新都的教会,到深山町的卫宫宅,跨过未远川,步行也不过一个小时而已。
而他在这个小地方来回晃悠已经好几年了。
樱花满开的时候,春风吹卷一地落英胜雪,而阳光下的八重樱,像是栖满了振翅欲飞的蝴蝶。抬头可以看见垂枝间隐约的天空,透明而高远,似乎不曾为硝烟所侵染,让切嗣也一度产生了某种祥和的错觉。而这里面唯一的不和谐因素,就是那个人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时时提醒着他,自己的存在。像是指尖最微小的血管,只要轻轻地拉扯,就牵连起心脏深处的疼痛。
从世界上各个地方、辗转而来的薄薄纸片。
很奇怪那样单薄的小玩意儿是怎么成功到达这里的,或许航行过暗流汹涌的大洋,呆过拥挤肮脏的船舱底部,在暴风雨的夜袭之中,被其他货物和千万封信件压在下面,然后安安稳稳地到了自己手里,没有遭遇沉没、烧毁、丢失等等一切可能的意外。那些干净的明信片上,连一点海风的咸味或是别的什么特别气味都没有。
正面是颜色鲜明线条细腻的风景图,背面是寥寥数语。
对方的名字。时常更换的地址。
自己的名字。位于深山町的卫宫家老宅。
除此之外几乎别无他物。
啊,11月的明信片上会多几个字,可惜那张越洋明信片迟了一个星期,也没赶上那个生日。
真亏他还记得,不过是当初捜査敌方资料时,打印在A4纸张上的油墨数字罢了。
圣诞节和新年的祝词是写在同一张卡片上的,字里行间郑重严谨,滴水不漏。
收到明信片的时候,切嗣正裹着被子精神恹恹地看着电视里的歌会,矮桌上摆着团子和冒着温吞热气的小豆年糕汤,士郎那孩子还在厨房里不知道忙着些什么。电视的声音调得有些偏小,门铃的声音轻易地从中穿了出来。切嗣站起来,有些疑心谁会在这样的冬夜到访,推开门的时候下意识拉拢了羽织的衣襟,把手缩回袖子里。
当时院子里飘着小雪,屋檐、树枝和地面积了一层薄薄的白。明亮,但是很凉。
他呵了一口气,从邮递员手上接过那张纸片,还没来得及道谢,对方说了句新年快乐就赶往下一家了。他望了望渐渐消失在飘雪小道尽头的、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明信片,重新合上门。
门外的街道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
切嗣懒都懒得看那张纸片儿上写了什么,随手放回了怀里,纸片上落了雪,碰到肌肤上,凉得他一恍惚,有些失神。
后来士郎从房间里跑出来,把站在庭院里发了半晌呆的人拉回屋子里,然后问,老爹,刚才是谁来了啊。
切嗣看着肩上渐渐化掉的雪花,轻描淡写地叹了口气,今年第一个来拜访的家伙。
诶?是藤姐?不对,应该是……
切嗣摇摇头,又把那张明信片摸出来。
阳光勾勒出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阴影,圆顶有着雍容优雅的弧度,哥特式的玻璃窗上攀爬着镂空的瑰丽花纹。
佛罗伦萨的天空蓝得不像话。
啊,真是美丽呢。士郎认真地称赞着,问道老爹环游世界的时候是不是也去过那里。切嗣只是笑,不置可否。
只是某个音节被念出来的时候,他的手指悄悄蜷缩起来,将背面那个名字又藏得紧了些。
电视上的歌舞表演迎来了欢快的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士郎第三次催切嗣去睡觉。
切嗣说小孩子还真是倔啊,困了就快去睡嘛,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去睡。
士郎不满地小声说,谁比较像小孩子啊,明明老爹一直在打瞌睡。
诶,我有吗?他尴尬地笑着挠了挠头,这次是真的浑然不觉。
然后切嗣还是一边故意嘴上说着“我还精神着呢”垂死挣扎、一边乖乖地被推着往里屋走。
最后这张明信片被放进了抽屉里,和以前寄来的、以后寄来的明信片一起。
某个固执的家伙一直在给他寄,他收起来,自言自语地说着一张一张扔太麻烦了,干脆收起来一起全部烧掉算了。
他从来不回信,当然就算想回那也是不可能的,言峰绮礼受教会的指派满世界乱跑,指不定他今天刚把信寄出去,明儿那个该死的神父就回冬木了。
他回来过吗。
无论是去士郎的学校参加家长开放日,还是去圆藏山勘察地脉,切嗣都没有再遇到过那个男人。
从新都的教会,到深山町的卫宫宅,跨过未远川,步行也不过一个小时而已。
而他在这个小地方来回晃悠已经好几年了。
樱花满开的时候,春风吹卷一地落英胜雪,而阳光下的八重樱,像是栖满了振翅欲飞的蝴蝶。抬头可以看见垂枝间隐约的天空,透明而高远,似乎不曾为硝烟所侵染,让切嗣也一度产生了某种祥和的错觉。而这里面唯一的不和谐因素,就是那个人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时时提醒着他,自己的存在。像是指尖最微小的血管,只要轻轻地拉扯,就牵连起心脏深处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