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六月某个夜间,泗州城被淮河溢出的洪水所吞没,后虽经多次抢救,但水患难以根除,危城如巢卵,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黄淮再度大水,泗州城终于永沉水底,至今已三百多年了。
泗州始建于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当时北周政府为加强泗水(古水名,发源于山东沂蒙山,流经徐州、宿迁、泗阳注入淮河)运道和南北漕运的管理,在今泗阳县郑楼乡古城村境内的废黄河畔建城设治,由于倚泗水而建,故称“泗州”。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座泗州城,第一个泗州治。
到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开通济渠,历史上称汴渠又称南汴。此河由洛阳帝宫西苑至洛口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水,经开封、商丘、灵壁、夏丘至临淮(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非今临淮镇)入淮。大运河的兴起,使泗水的漕运逐渐衰败,泗州城也必然失去了当年的作用和繁华景象,变得一片萧条。
为加强通济渠的管理,加速物资中转,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徙泗州府于汴河口的东岸,即与临淮县城(该地始筑于唐贞观年间、704年设县)隔河相望。这里溯淮而上可通濠梁、颖寿、信阳诸州府,顺淮而下,可抵淮阴、山阳(今淮安),经运河可直达长江。到此,泗水之滨的泗州城结束了它156年的历史,向南迁移了190里,开始了它的新历程。
北宋景德3年(1006年),徙临淮县治于徐城驿(今泗洪临淮镇),泗州遂成为跨汴河两岸的重镇。隔河与淮河南岸的盱眙县城相望,相距5里许。
据《泗州志》载:泗州在州境极南,面长淮对盱山,城肇于宋,旧有东西两城,皆土筑,明初始更砖石为之,合为一城。周长九里三十步(约合4245米),城墙原高二丈。嘉靖36年(1557年)遭倭寇围攻,后加高至二丈五尺。据《泗虹合志》载,泗州共五座城门,东门有回龙桥,西门有永宁桥,南门仿岳阳楼制,巍然壮观。在南门与西门之间开一门曰香花门,北门名朝阙楼。泗州城诸门皆有水关,西门金刚渡,北门铁窗棂。为防洪,城外还建有6道月城,6道月门,月门像双闸门套闸一样,城外发大水时,先堵住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这种形式的古城在国内是罕见的。鼎盛时期城中有街道15条,巷道34条,桥梁16座,有州衙、都察院等官衙建筑11处,儒学署和各种书院8处,医学建筑2处,邮传、驿馆等建筑15处,钟、鼓楼各1座,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还有坛、堂、亭、阁12处,表、坊、碑碣等21处。城区有居民9000余户,36000余人,房舍密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
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唐、宋时,皇家漕粮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当时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日本僧人成寻,于宋宁熙5年(1072年)到中国交流佛事时,曾舟泊泗州城,目睹繁华活跃的商情和“夜火连河市”的盛景时说:买卖宝物、食物如杭州市。
泗州城面临长淮,近旁河湖交叉,前近盱眙诸山,东北隔淮与龟山、老子山相望,北有13里的明祖陵,是一座“山水朝拱、风气凝萃”的景色秀丽城。有泗州十景:即浮梁练影、回澜晚钟、淮水浮烟、盱山耸翠、禹王台晓月、灵瑞塔朝霞、湿翠堂春霁、挂剑台秋风、九冈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环带。还有全国当时五大名刹之一的普照王寺,其主体建筑僧伽塔,高300尺,影投淮水,蔚为壮观。这些迷人的景致,欧阳修称她:“苍云碧天竹色静,暖日扑地花日繁。”苏东坡赞她:“澹涓涓,玉宇清闲,望长桥,灯火乱”。“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知涟水军过汴口时,留有:“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的绝句。到了明朝,泗州城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如云,酒旗斜竖。泗州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泗州城的空前繁荣除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外,还有一个及其重要的原因,即明祖陵的修建。朱元璋打下江山后,在泗州城北13里处找到了朱家祖坟。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在此朱元璋葬下了高祖、曾祖衣冠及祖父的尸骨。明祖陵的声威既给泗州城带来了空前繁荣又给其带来隐患。
泗州始建于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当时北周政府为加强泗水(古水名,发源于山东沂蒙山,流经徐州、宿迁、泗阳注入淮河)运道和南北漕运的管理,在今泗阳县郑楼乡古城村境内的废黄河畔建城设治,由于倚泗水而建,故称“泗州”。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座泗州城,第一个泗州治。
到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开通济渠,历史上称汴渠又称南汴。此河由洛阳帝宫西苑至洛口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水,经开封、商丘、灵壁、夏丘至临淮(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非今临淮镇)入淮。大运河的兴起,使泗水的漕运逐渐衰败,泗州城也必然失去了当年的作用和繁华景象,变得一片萧条。
为加强通济渠的管理,加速物资中转,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徙泗州府于汴河口的东岸,即与临淮县城(该地始筑于唐贞观年间、704年设县)隔河相望。这里溯淮而上可通濠梁、颖寿、信阳诸州府,顺淮而下,可抵淮阴、山阳(今淮安),经运河可直达长江。到此,泗水之滨的泗州城结束了它156年的历史,向南迁移了190里,开始了它的新历程。
北宋景德3年(1006年),徙临淮县治于徐城驿(今泗洪临淮镇),泗州遂成为跨汴河两岸的重镇。隔河与淮河南岸的盱眙县城相望,相距5里许。
据《泗州志》载:泗州在州境极南,面长淮对盱山,城肇于宋,旧有东西两城,皆土筑,明初始更砖石为之,合为一城。周长九里三十步(约合4245米),城墙原高二丈。嘉靖36年(1557年)遭倭寇围攻,后加高至二丈五尺。据《泗虹合志》载,泗州共五座城门,东门有回龙桥,西门有永宁桥,南门仿岳阳楼制,巍然壮观。在南门与西门之间开一门曰香花门,北门名朝阙楼。泗州城诸门皆有水关,西门金刚渡,北门铁窗棂。为防洪,城外还建有6道月城,6道月门,月门像双闸门套闸一样,城外发大水时,先堵住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这种形式的古城在国内是罕见的。鼎盛时期城中有街道15条,巷道34条,桥梁16座,有州衙、都察院等官衙建筑11处,儒学署和各种书院8处,医学建筑2处,邮传、驿馆等建筑15处,钟、鼓楼各1座,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还有坛、堂、亭、阁12处,表、坊、碑碣等21处。城区有居民9000余户,36000余人,房舍密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
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唐、宋时,皇家漕粮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当时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日本僧人成寻,于宋宁熙5年(1072年)到中国交流佛事时,曾舟泊泗州城,目睹繁华活跃的商情和“夜火连河市”的盛景时说:买卖宝物、食物如杭州市。
泗州城面临长淮,近旁河湖交叉,前近盱眙诸山,东北隔淮与龟山、老子山相望,北有13里的明祖陵,是一座“山水朝拱、风气凝萃”的景色秀丽城。有泗州十景:即浮梁练影、回澜晚钟、淮水浮烟、盱山耸翠、禹王台晓月、灵瑞塔朝霞、湿翠堂春霁、挂剑台秋风、九冈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环带。还有全国当时五大名刹之一的普照王寺,其主体建筑僧伽塔,高300尺,影投淮水,蔚为壮观。这些迷人的景致,欧阳修称她:“苍云碧天竹色静,暖日扑地花日繁。”苏东坡赞她:“澹涓涓,玉宇清闲,望长桥,灯火乱”。“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知涟水军过汴口时,留有:“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的绝句。到了明朝,泗州城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如云,酒旗斜竖。泗州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泗州城的空前繁荣除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外,还有一个及其重要的原因,即明祖陵的修建。朱元璋打下江山后,在泗州城北13里处找到了朱家祖坟。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在此朱元璋葬下了高祖、曾祖衣冠及祖父的尸骨。明祖陵的声威既给泗州城带来了空前繁荣又给其带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