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之城吧 关注:14贴子:930
  • 2回复贴,共1

ヤブ→誓いの空。°大班°家长会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BD


1楼2013-03-09 21:26回复
    唠唠叨叨只会令人厌
    编导语: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 去学习,听到没有!今天你已经玩了很久了,从上午开始玩到现在,总该花点心思在学习上吧。还坐在那里不动,我说的话你到底听到没有啊?你到底去不去?还不去是吧?……
      妈妈说的话你总是不听,现在吃到苦头了吧?以后看你还不听话!喂,我说的你到底听进去没有?你要是再不听,下次只会吃更大的苦头。到时候可别怪妈妈没提醒你……
      老调重弹不起作用
      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随时可听可看的东西,常常缺乏热情的关注,并逐渐把它忽略掉了。也就是说,对于不是惟一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重视和珍惜。
      那么你可以想想,如果在孩子的耳边老是重复同样一句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物以稀为贵,相信说话也是这个道理。
      常有母亲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听人说,真让人操心。同样的事要说几遍才听得进去。”究竟是孩子不听话,“同样的事要说几遍”,还是“同样的事要说几遍”,孩子才不听话?既然那些话随时都能听到父母讲,今天没注意,明天还可以再听,当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还有的母亲发牢骚说:“我那孩子,不管你说多少遍,他根本理都不理,跟没听见似的。”做母亲的不觉得自己很多时候是说过了头吗?天天跟个破录音机似的在孩子耳边唠叨同一个问题,他不烦才怪呢。任谁也受不了呀!
      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听话,也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重要的话只说一次
      老调重弹到最后就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父母太唠叨,孩子不愿意听;因为孩子不听,父母就不停地说。而说得越多,孩子越讨厌。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孩子看起来好像是在认真地听,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他根本什么都没听进去;有时听进去了,但是很快就忘了;就算没有忘,也懒得按照吩咐去做。因为不重视嘛,就不当一回事。
      说起来,这事也的确够恼人的。但是,既然已经发现唠叨不奏效,就应该及时改变“策略”。把要唠叨的事郑重严肃地告诉孩子,也许会取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如果要嘱咐或提醒孩子做什么,与其这样唠唠叨叨,累己累人,不如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首先在心理上让孩子有一种必须重视的意识,那么他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父母后面要说的话。
      比如,你要提醒孩子“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只需要预先声明“听好了,妈妈不说第二遍”,孩子肯定不会心不在焉地听。
      要是你有一些很重要的事需要向孩子交代,那么最好是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心平气和,严肃认真地告诉孩子。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非同寻常,是必须重视,必须做好的。
      还有,尽量避免自己在工作或者特别忙碌的时候交代孩子什么事情。你自己对吩咐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态度,孩子怎么可能重视它呢?


    2楼2013-03-09 21:28
    回复

      孩子的好习惯决定好睡眠
      导语: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究竟孩子每天睡多少时间为合适呢?让孩子睡个够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究竟孩子每天睡多少时间为合适呢?  一般来说,睡眠的时间有一个年龄特征,即年龄由小到大需要睡眠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儿童时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容易疲劳,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进行休整。因此,新生儿一天要睡16个小时,出生后3个月要睡14个小时,6个月至1岁要睡13个小时,2~3岁要睡12个小时,也就是说,婴幼儿一天的一半时间都处在睡眠之中。在幼儿园,孩子们必须保证的睡眠时间大约在10~12个小时之内。  从生理需要来看,在不同年龄阶段,一昼夜的平均睡眠时间为:3~4岁的孩子需睡眠12个小时;4~5岁的孩子需睡眠11个小时;5~6岁的孩子需睡眠10个小时。在小学低年级,每天需要10个小时左右;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仍需要每天8个小时以上。正是由于如此,我国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个小时,中学生9个小时。  孩子的睡眠好不好,家长只要观察一下孩子早上醒来的第一感觉就知道了,如果他醒来感觉很好,说明他睡好了;如果他在早上很难被叫醒,或吃早餐时打哈欠,说明他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好习惯决定好睡眠  好的睡眠不仅取决于时间,睡眠质量也很重要。若想让孩子晚上睡个好觉,家长就一定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  ◆为孩子营造一个能促进睡眠的卧室环境。卧室不可有强烈的刺激效果,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被褥要轻软。电视机、明亮的灯以及玩具等都应该移出卧室。  ◆引领孩子制订一个作息计划表,按时睡觉,定时起床。养成固定睡眠的习惯,让孩子在习惯中学会自我管理,渐渐形成独立的生活意识和行为。  ◆注意睡觉的姿势,以右侧卧位或平卧位为宜,手臂不要压在胸脯上。不要蒙头大睡,因为蒙头睡觉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吸入过多,易造成头痛、精神不振等。  ◆孩子睡眠之前,用温热水洗脚。这能使身体上(脑)下(足)保持协调,从而清心安神,使睡眠安宁。  ◆晚餐不要吃得太多或太少,饭后不宜马上睡觉,以避免入睡时胃部过满或过空,都会影响睡眠。要让孩子减少咖啡或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避免太亢奋而难以入眠。  ◆枕头要长一些。枕头不宜过高,过高的枕头会使颈项部的肌肉紧张,通往大脑的血液循环不通畅,第二天会昏昏沉沉,头胀头痛。枕头一般以10~15厘米左右的高度为宜,也可试用药枕。  ◆睡后熄灯。长时间处于人工光源照射下,人的视网膜生理调节会受到干扰,眼球和睫状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之,影响视力和钙的吸收。  ◆午睡是维持身体健康所需要的一种“充电”。尤其在夏季,适当午睡既补充了睡眠不足,又避开了容易中暑的时刻。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浅睡30分钟左右即够了。  ◆要求孩子睡前切莫看惊险、恐怖的电视片或小说,不打游戏机,勿做剧烈活动。可以洗个热水澡,喝一杯热牛奶,这样对入睡大有益处。


      3楼2013-03-09 2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