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周星驰都感到有些尴尬的局面。
自己投资一个多亿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上,现如今舆论关注的热点竟然不在电影剧情上,而是铺天盖地地在算账。
“公众算账的热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为这部电影在大陆地区发行方的华谊兄弟(18.550,-0.28,-1.49%),董秘胡明说到这事倒也坦然,“就算是帮助中国电影行业普及知识吧!”
在此之前的2月26日晚间,华谊兄弟披露了第四份关于电影《西游降魔篇》的澄清公告。
因为就在前一天,周星驰通过控股的港交所上市公司比高集团发布公告称,华谊兄弟并不是电影《西游降魔篇》的投资方,而只有投资方才能获得电影收益的大部分分成;这一公告惹急了华谊兄弟,马上反唇相讥,认定自己是投了钱进去的,而且按照协议是能分到大部分收益的。
华谊兄弟和比高集团的一场口水仗很快引来众人围观,来自各方的业内人士纷纷施展算数功底,为华谊兄弟从总票房中算收入。这其中,仅券商研究员针对《西游降魔篇》这一部电影的分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发了24篇研究报告。
对比去年华谊兄弟在力推电影《一九四二》的时候,各家研究员三个月的时间才推了10篇研究报告。
此间,有坊间人士担心王中磊[微博]将和周星驰为了票房分成而对簿公堂,然而绝大部分资本市场以及娱乐圈内人士都认为没有这个可能,因为大家都深谙其理,娱乐圈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不怕炒,炒得越凶,舆论关注度越高,舆论关注度对于拉升票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王中磊和周星驰,正在导演着华谊兄弟和比高集团演绎着一场比《西游降魔篇》更为精彩的娱乐大片。
在这场闹剧中,两家上市公司对自己的台词把握得非常艺术:不能少说,会影响票房;不能多说,会影响股价;更不能乱说,会惹怒交易所和股民。
10亿票房
按照目前能够得到的官方确认数据,截止到2月25日零时,电影《西游降魔篇》的票房是9.9亿元。
由于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各家院线都没有安排更大规模的影片,因此《西游降魔篇》将会继续享有这段排片空当期。一直紧跟该影片的宏源证券(20.26,-0.12,-0.59%)分析师张泽京非常乐观地估计,《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只需要一周的时间便可顺利地突破12亿元。
这也将是今年国内院线继《泰囧》之后第二部票房突破10亿元的影片,也是华谊兄弟参与投资的第一部票房过10亿的影片。
这个数字无论对于该片的制作方周星驰控制的比高集团,还是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其他投资人,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因为此前参照同为周星驰执导的《功夫》和《长江七号》两部影片的票房,预计《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只有3亿元左右。
这样的话,如果除去院线分成和发行费用,再减去发行宣传费用和发行方给的保底费,投资方最终得到了净收益大约只有2000万元到3000万元左右。也正是由于当初的保守,作为电影制作方的比高集团在和作为发行方的华谊兄弟签订净收益分成协议时,只将其分成三个档,分别是低于1000万元,1000万元至2000万元,以及高于2000万元。
然而现如今,最终算下来的影片投资方应得的净收益应该在2.3亿元左右,远远高于此前的预算。
就在比高集团和其他投资方兴高采烈地计算收益的时候,作为大陆地区发行方的华谊兄弟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因为就在不久前,华谊兄弟斥巨资打造的《一九四二》在票房上全线溃败,收益远低于预期,华谊兄弟的股价也逼近上市以来的历史低位。尽管随后凭借着成龙打造的《十二生肖》挽回了一些投资者情绪,但公司的股价此后仍旧上攻乏力。
其实,在华谊兄弟的财务报表当中,电影票房分账和版权销售所占主营收入比重只有32%左右,但是,从去年底光线传媒(33.500,0.53,1.61%)的影片《泰囧》开始,现如今在动辄票房过10亿的巨额收益面前,都会最直接地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