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欢娃哈哈饼干吧 关注:546贴子:11,660

与专业相关的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现存的凡·高油画中,《卷心菜和木鞋》是最zaoqi(埃顿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虽然也画过数幅习作,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这就成为他的作品目录中登记的第一张。
1881年秋,他从使用调色板的方法开始,学习水彩画的画法,时常从埃顿前往海牙,求教于当时的名画家莫夫。163信上曾叙述说,在莫夫处画了两张静物油画与两张水彩画。信尾又附言:“两张油画的主题是毛皮制成的小孩帽子,旁边放些土豆及甘蓝。”这一幅画是其中的第二张,他在下封信上说:“这不能算是杰作。但总比以前所画的完整些,至少我相信有更逼真的感觉。”


1楼2013-02-20 15:26回复

    啤酒杯和水果
    Still Life with Beer Mug and Fruit

    布面油画 44.5 x 57.5 cm
    埃顿: 1881年12月
    伍珀塔尔: Von der Heydt 博物馆
    F 1a, JH 82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2-20 15:27
    回复
      来自: http://lhlxx.jdedu.net/kj/myweb/fangaowangzhan/fangaoqihua/jh_0394.jpg 沼泽地Marshy Landscape 布面油画 25.0 x 45.5 cm海牙: 1883年8月私人收藏 1976.11.12苏黎世Koller拍卖行No F Number, JH 394


      通过贴图神器上传3楼2013-02-20 15:30
      回复
        来自: http://lhlxx.jdedu.net/kj/myweb/fangaowangzhan/fangaoqihua/e348db2ad0d340757ef7d11f88212621.jpg 树林中的白衣女孩Girl in White in the Woods 布面油画 39.0 x 59.0 cm海牙: 1882年8月欧特娄: 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F 8, JH 182


        通过贴图神器上传5楼2013-02-20 15:32
        回复

          『这幅画可以说是文森特在纽南时期的最佳杰作。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他曾作了许多农夫、农妇的肖像,对室内及手的素描,以及瓶子与水壶的静物画等等,这些均是对此画的习作。此画充满了对其社会性与宗教性的情感,画面虽显得粗野,但结构却十分紧密;以围聚的人物为中心,对形体加以把握;以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论,构成了种种暗灰色,以这些完成了这幅佳作。
            围着餐桌而坐的四个农人,都曾作过个别习作。那询问似的炯炯眼神,右端的农妇下垂的厚重眼睑,布满皱纹、凹凸不平的脸和手,充分地表现出大地上勤奋的劳动者的"力量"。凡·高表示,他希望这幅画能强调出"伸在碟子上的那只手,曾挖掘过泥土。"同时窗外的景色,也令人深切地感受到煮土豆的香味。
            凡·高深爱着朴拙的农人在大地上奋斗的情景,他以为这些与文明化、都市化相较之下,充分地显示出光与力。他明白这幅画或许不合现代趣味,他渴望着能将这些示诸众人,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优越感。
          凡高早期接触社会下层,对劳动者的贫寒生活深有感触。他受米勒影响,想当一名农民画家。《食土豆者》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这幅画,充分反映了凡高的社会道德感。他选择画那些农民,主要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与这些贫穷劳动者之间,有某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共鸣。他在给其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食土豆者,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
             在这幅画上,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灰暗的色调,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朴。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背景设色稀薄浅淡,衬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凡高自己称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的诞生"。他说: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有人指责他这幅画中的形象不准确,而他的回答是: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


          6楼2013-02-20 15:33
          回复

            穿蓝衣的女子
            Portrait of a Woman in Blue
            布面油画 46.0 x 38.5 cm
            安特卫普: 1885年12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207a, JH 1204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2-20 15:35
            回复
              安特卫普 -1885.11.28~1886.2.28-
                这里的花园也很美。有一天早晨,我坐在公园里画速写。我在上星期画了三幅油画习作,一幅习作画的是从我的窗口看到的一些古旧房子的背面,两幅是在公园里画的。我已经把其中的一幅拿到画店里去陈列。
                有一幅画一定要画——为什么不那么纯朴呢? 当我深入观察生活本身的时候,我得到了相同的印象。我看到街上的普通人——好极了,我常常想,工人比绅士们更加有意思;我在这些普通人身上发现了生气勃勃的力量。谁要是想把他们的特殊性格表现出来,他必须用一种坚定的笔触,用一种纯朴的技巧去画他们。
                我一次又一次地去参观博物馆,我不大看别的画,主要是看鲁本斯与约尔丹斯所画的几个人的头与手。鲁本斯在素描中,用纯粹红色的长笔触画人物脸上的线条,或者用同样的笔触塑造手指头,他的这种画法把我完全迷住了。……
                我在城市里画的油画,比在乡下画的,从色调上看来要暗一些,这是奇怪的事。这是不是由于城市里各处的光线并不那样亮? 我不知道。
                昨天我在斯卡拉音乐咖啡馆……那里有一些头部很好看的妇女,真是十分美的。人们所说的安特卫普的女子是很漂亮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
                安特卫普是一个色彩富丽的城市……
                这些日子里,我的脑子里充满着伦勃朗与哈尔斯,因为这里的许多各种各样的人使我想起他们的时代。(凡·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02-20 15:35
              回复

                唐吉老爹的这幅肖像是凡·高一生中最幸福的一个时期创作的。当时他与提奥一起住在蒙马特尔区,他本人在费尔南德·科蒙画室学习绘画。他开始接触其他印象派画家,如毕沙罗、图卢兹-劳特累克、爱弥尔·伯纳德,并与他们一道作画。唐吉老爹深受这群人的爱戴,他经常到克劳泽尔街唐居伊开的店铺聚会,唐居伊允许他赊购物品或用实物换取画布。凡·高出于对这位朋友一片厚意的感激之情,创作了这幅肖像。这幅画风格生动,用色新颖醒目,成为凡·高的杰作。这个时期,凡·高的作品受到新印象派画家的影响,这个画派追求更加自由、更加富于象征意义的风格。高更便是这个画派最活跃的画家之一,他与凡·高的友谊直接影响了凡·高的画风。
                这幅作品的人物造型简洁有力,保留了画家早期风格的许多特点。所不同的是,色彩比以前明快、丰富,溶入了绿、红、青三种原色。画家以坚实的笔触,细致勾勒人物的眼睛、上衣及脸部轮廓。
                19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艺术风靡往来日趋扩大,日本的一切引起了欧洲艺术界的浓厚兴趣。凡·高收集日本木刻版画,其中许多是在唐吉老爹的店铺购买的。他十分欣赏日本版画清晰及隽永的风格,赞叹它午简洁的笔触,这种笔触赋予作品,尤其是风景画明丽的特征。凡·高为唐吉老爹肖像布置的背景不仅再现了老人身边的景物,而且流露了他对日本艺术的倾慕。
                凡·高在这幅画中使用土黄、赭石、白色、绿色,层层堆叠,以表现手的形状及手指的轮廓。衬衣使用以白色、蓝色调成的淡蓝色,外套使用浅蓝色和深蓝色。


                9楼2013-02-20 15:36
                回复

                  对一个到巴黎来闯世界的无名荷兰画家来说, 伦勃朗是凡高羡慕的榜样。凡·高最早的几幅自画像中的这一幅画面是深黄褐色, 最光亮部分在脸上, 这幅作品不管是自我欣赏之作也好, 还是向他的荷兰同胞伦勃朗表示敬意而作也罢, 似乎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参照了那位17世纪大画家的风格。在这幅自画像里, 凡·高穿着短上衣, 系着围巾, 帽子稍向后仰, 就刚刚抵达巴黎。除了在风格上对伦勃朗的效仿之外, 凡·高对伦勃朗的敬意还表现在另外点上。伦勃朗的许多自画像可以被看作是对各种身份的塑造和各种职业角色的想像。他将自己描绘成普通市民、绅士、花花公子、哲学家、预言家以及圣人。似乎受伦勃朗借助服饰改变形象的影响, 凡·高也在自画像里利用各种服饰装扮成许多角色;总之他的自画像或煞有介事或较为随便地多次变换装束和姿态。跟伦勃朗一样, 他在自画像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身份: 中产阶级绅士、农民、画匠、伤员、外国和尚等等。凡·高将这些自画像的风格分别界定为自然主义风格、印象主义风格、点画风格、象征主义风格——当然最主要的是将其界定为现代派风格。


                  10楼2013-02-20 15:37
                  回复

                    阿尔的朗卢桥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布面油画 60.0 x 65.0 cm
                    阿尔: 1888年4月
                    巴黎: 私人收藏
                    F 571, JH 1392
                    凡·高画了很多以桥为主题的作品, 他仔细观察蓝天和四周生机盎然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 千方百计地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
                      这幅画可以说是凡·高的色彩实验, 画家大量使用蓝、橙补色, 整张画在三原色调的展现下, 达到画面平衡和谐的效果。光影的感觉在画中不太明显, 全然以颜色为主导。笔触纵横交错, 细致入微, 赋予作品浓郁的日本风格。
                      在给提奥的信中, 凡·高写道: "今天我带回来一幅有吊桥的油画, 有一辆二轮小马车从桥上走过, 背景是蓝天——河也是蓝色的, 河岸是桔黄色的, 岸上长着绿草, 有一群穿着衬衣与戴着五彩缤纷便帽的洗衣妇女……
                      提奥, 我感到好像是在日本一样。我说得一点也不过火, 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景色。……无论如何要来一趟, 最好能住一阵子。惊讶吧, 居然有这种颜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3-02-20 15:39
                    回复

                      凡·高在阿尔居住期间,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巨大的金色向日葵的千姿百态,既有紧闭的苞蕾,也有盛开的花盘,花朵的黄色呈现出丰富的色调,从深橙色到近乎绿色都有。
                        1888年8月,凡·高画了大量的向日葵写生,他打算用这些习作装饰"黄房子" 内他自己房间。他在12月病倒后,借绘画帮助自己恢复健康。无论在原作还是后来的复作中,凡·高的用意都是利用色彩表现自我,"我越是年老丑陋、令人讨厌、贫病交加,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
                        在这些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画像里那种短促的笔触,在这里,他的笔触坚实有力,大胆恣肆,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12楼2013-02-20 15:41
                      回复

                        星光灿烂的夜空
                        Starry Night

                        布面油画 73.0 x 92.0 cm
                        圣-雷米: 1889年6月
                        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
                        F 612, JH 1731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3-02-20 15:43
                        回复

                          加塞医生肖像
                          Portrait of Doctor Gacher
                          布面油画 67.0 x 56.0 cm
                          奥弗: 1890年6月
                          私人收藏 (1990.5.15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
                          F 753, JH 2007
                          在奥弗, 凡·高的画以深青色、藏青色为主。他一生中对于社会的不理解所作的抗争, 对于真善美所作的追求, 还有生存中的苦恼与欢乐, 似乎都孕育在这天空的蔚蓝里。他写给妹妹的信中说:"这一张画与在纽南画的古塔、坟墓等习作, 似乎很相似, 只是现在所用的色彩, 或许更富于表现力、更为华丽。"
                          凡·高由纽南的教堂开始, 经过不同的时期, 最后走到奥弗教堂, 完成了他生命和绘画的旅程。 在凡·高的许多作品中,颜料都涂得很厚实。像这种涂得厚厚的技法称之为"厚涂法"(impasto),被许多印象派的画家所采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3-02-20 15:44
                          回复

                            作品名称:奥维尔的教堂
                            创作者: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年代:1890年
                            类型: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规格:94x74cm
                            现藏:奥赛美术馆
                            作品简介:1890年5月21日,梵高来到法国小镇奥维尔(Auvers-sur-Oise)接受加歇医生(Doctor Gachet)的治疗。这幅画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描绘的是奥维尔当地的一座教堂。画中的教堂位于中央,从图上延伸上来的V字形路,使画面看起来更宽广。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3-02-20 15:48
                            收起回复
                              http://lhlxx.jdedu.net/kj/myweb/fangaowangzhan/fangaoqihua/zaoqi1/1881-83-1.htm
                              分享一个连接。梵高作品集


                              17楼2013-02-20 15: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