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的调整
一、 基础的调4钓2调标法
这条理论的基础是以单饵重压沉2目标尖,双饵压沉4目为依据,空钩半水调整浮标露出4目,带双饵延长水线到底,使浮标露出2目,这时水底平衡掉2目饵重,浮标的浮力承担2目的饵重,钓组接近于一种不灵不钝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要想增加灵敏度,可以减铅皮增加调目,也可以下推浮标减少钓目;要想降低灵敏度,可以加铅减小调目,也可以上推浮标增加钓目,因此有了“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钝钓钝”等变化以应对不同的鱼情。但现在的浮标和鱼饵都发生了变化,一粒比重大的搓饵有可能会压下3、4目甚至更多的硬尾标尖,而两粒小比重的拉饵有可能只压下半目的软尾标尖,如果固守调4钓2的理论,前一种情况有可能使双钩饵都已经卧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使双钩饵都不到底。因此,调4钓2就限制了钓组的调钓空间,显然不符合实际的需要。但是,调4钓2理论起码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调整浮标的目的是控制钩饵在水下的状态以适应鱼情;最初确定的基础点应该是接近于不灵不钝的状态,然后依鱼情进行灵钝修正;确定调钓的目数必须考虑钩饵重量这一因素。从这一角度讲,调4钓2理论的贡献是不容否定的!
二、悬坠钓流行的几种调标法
双钩双饵调标法。基本操作是半水情况下按照实际垂钓饵的大小在钩上搓双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成平水或露出几目(一般在2目以内),这时去掉双钩上的钓饵,浮标显示的目数就是你设定的调目。然后重新挂双饵延长水线找底,当浮标露出的目数超过半水双饵状态的目数1目以上时,说明下钩已经到底,此时你可以反复进行带饵一点点下推浮标缩短水线这一操作,使露出水面的浮标目数同半水带双饵时的目数正好相等,这时就可以使下钩处于轻触底状态(找好底后可以用浮标座下面第二粒太空豆进行定位),理论上这时是底钓最灵敏的极限状态,水下的任何动作浮标都会做出反应,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并不大。找到了最灵敏时的钓目和准确的底,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对浮标进行进一步调整,使钩饵及子线的状态适应不同的鱼情。这种调标法的优点是变换钓棚时不需要再调整浮标,只要将饵的重量减轻(比如搓小饵或改拉饵),你就可以随便调整深度钓浮;再就是饵料的损失量可以通过浮标的上升目数清楚地反应出来。缺点是对钓手的搓饵功夫要求很高,饵的大小必须一致,钓点水底必须平整,饵从半水下落到底的损失量必须考虑,不然很容易造成找底不准。
双钩单饵调标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同双饵调标基本相同,区别就是双饵换成单饵,即钩挂单饵在半水状态下调成平水或露出1、2目,去掉饵料后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就是调目。下钩挂饵找底时,上推浮标调整水线使浮标露出的目数稍大于半水单饵状态浮标的目数,然后再反复多次进行带饵下拉浮标找底,使浮标目数同半水单饵目数相同,这时找到的底可以保证下钩饵轻触底,但当我们双钩都上饵垂钓时,由于钓组中又加进了一粒饵重,浮标目数还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实际垂钓时如果我们不再调整浮标,钓组并不是处于灵敏的极限状态,因为有一粒饵重是被池底所承担,但我们仍然可以以此为基点,根据情况对浮标做进一步的灵钝调整。而如果我们利用上钩挂饵找底,当调整浮标目数大于半水单饵目数时,这时如果带双饵垂钓,至少可以保证下钩完全落底,但上钩带饵找底的方法不如下钩带饵找底法精确。
双钩无饵调标法。根据当时的鱼情需要,半水无饵情况下通过增减铅皮确定一个调目(调目的大小应该以当天选择的钩饵重量为参考值),然后下钩挂单饵或相当于单饵重的橡皮泥上推浮标延长水线找底,使浮标露出的目数稍微大于半水调目,此时下钩饵已经到底,再反复进行下钩带饵缩短水线进行微调,直到浮标显示的目数等于半水时的调目,这时上双饵垂钓可以保证至少一个钩饵完全落底(不是轻触底)。这种调标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确定调目时不受饵重差异的影响,调目准确,缺点是在开始设定调目时对钓手的经验要求很高,钓手应该大体清楚自己所用的钩、饵重量,并且能够根据当时的鱼情判断设定调目的数量,不然如果盲目确定调目的话,很可能出现设定的调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需要注意的是,调标所指的半水应尽可能接近水底,这样调整的浮标才比较准确。因为半水调标如果离水底距离太远,一种情况是随着垂钓时水线的延长,延长部分的水线重量会使水面下钓组的重量发生变化,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带饵调标,考虑到饵的雾化损失,半水的饵重同钩饵到底的饵重有较大的差距,这两种原因都会使开始在半水设定的调目同实际垂钓时的调目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