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五十弦吧 关注:1,812贴子:226,167

【蓝田】诗词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丰富内涵,陶冶情操!(本帖不水,纯发诗词)一起来发吧!


1楼2013-02-07 08:56回复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玩水。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时间。​


    2楼2013-02-07 08:57
    回复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红豆,象征爱情与相思。相传古代有个征夫死在边地,他的妻子在树下大恸而死,化为红豆,所以又名相思子。本诗四句正好分别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通过对红豆的赞美,寄托了最为深厚而真挚的相思。文辞清新,构思新奇,余韵悠悠,情感细腻。


      3楼2013-02-07 09:00
      收起回复
        杂诗
        王维
        君故自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蓍花未?
        赏析:
        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遇到了同乡人,不胜欣喜,可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问了一件平凡的小事,您来的时候,窗前的腊梅开花未?语言通俗而亲切,思乡之情感人之极。


        4楼2013-02-07 09:01
        回复
          木兰柴
          王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赏析】
          王维在这首诗中,以一位画家对光和色彩的敏锐感受,画出秋山夕照中飞鸟回巢、山光绚烂、岚影明灭闪烁的瞬间景象,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和美感愉悦。尤其是“彩翠时分明”一句,闪耀着自然生命的灵光,展现出诗人心灵的颤抖,体味着禅家瞬间的顿悟。其中意味浓郁,妙不可言。沈德潜《唐诗别裁》:“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


          5楼2013-02-07 09:13
          回复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山中送别了你,太阳落山时把柴门掩上。春草年年转绿,不知你能不能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了诗人依依难舍的深厚友情,表现了送别友人后诗人寂寞和思念的心情。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6楼2013-02-07 09:15
            回复
              栾家濑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赏析】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流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8楼2013-02-07 09:23
              回复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近郊。
                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像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已经来到细柳营。
                回头看,那打猎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赏析】
                《观猎》是王维前期描写将军射猎情景的诗作。从打猎的高潮写起,展开一连串飞动的场面,末两句以平缓反衬,使刚才的纵横驰骋之状仿佛仍然历历在目。风格轻爽劲健,结句又耐人回味。
                  黄生《增订唐诗摘钞》卷一:\"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复壮激,故五六以悠扬之调作转,至七八再应转去,却似雕尾一折,起数丈矣。\"
                  清沈得潜《说诗晬语》卷上云:\"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又:\"唐玄宗\'剑阁横云峻\'一篇,王右丞\'风劲角弓鸣\'一篇,神完气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
                  清人施润章曰:\"白尚书以祜观猎诗,谓张三较王右丞未敢优劣。似尚非笃论。祜诗曰: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细读之,与右丞气象全别\"(《蠖斋诗话》)。
                  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
                  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采取倒装句式,巧妙地点明了狩猎者的身份——将军、狩猎的地点——渭城郊野、天气状况——劲风鸣吹以及狩猎的方式——角弓利箭以射之。起句“风劲角弓鸣”颇具突兀之势,诗“先声夺人” ,让读者顺着角弓弓弦在劲风中所发出的尖利声响去翘首寻觅挽弓者的英武形象,给读者造成一种引而不发的悬念。这里,一个“劲”字,渲染出风势之大且猛;一个“鸣”字又反衬出\"风劲\"和弓力之强。起句极善“绘声”的五个字,为将军的出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环境气氛,并为稍后刻划将军姿态的英武、动作的敏捷和心情的欢畅作了\"定场诗\"般的铺垫,表现出将军那“挽弓当挽强”、敢于傲风驰骋、勇于和困难作顽强斗争的坚韧不拔的强者的精神和气质。王维诗中的形象往往具有画的形态和动感,又吸收了音乐的精髓,因此就能兼收诗画音乐的综合魅力,特别深刻感人。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主要描写射猎时的情景。这里,“草枯”、“雪尽”在绘景的同时,给我们传达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鹰眼疾”、“马蹄轻”正面写战马、猎鹰狩猎时的动作体态,并未直接描绘将军的神情,但\"疾\"、“快”却是将军内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从侧面渲染出了将军驾鹰纵马追逐猎物时身势的灵巧敏捷和斗志的昂扬旺盛。
                  最后四句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是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忽过”与“还归”的对称出现,既刻画出了将军骑术高超、猎技神奇和射猎一天犹精力充沛的形象,又表现出将军满载而归时喜悦轻快的心情。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相传是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驻兵之地。射雕:《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 :‘此射雕手也。’”这里,诗人活用\"细柳营\"和\"射雕\"两个典故,不仅包含赞美将军身具周亚夫和斛律光的雄才之意,同时也暗示了这次射猎活动的战果辉煌。在踏进军营之际,将军的一个“回看”,更是别有韵味。它一方面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希冀择日再往的心绪和情致,另一方面也使诗的结尾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这首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 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9楼2013-02-07 09:40
                回复
                  文杏馆
                  王维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10楼2013-02-07 09:40
                  回复
                    我来一首晓梦喜欢的吧。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诸说,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不管诗人当时怎样谋篇创句,潜行于心的人生价值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有什么用?人怎样活才有用?”),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倾注于笔端,只不过他更善于用诗化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也正是因为这种人生的悲剧色彩和诗作的悲剧氛围,本诗才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1楼2013-02-07 09:49
                    收起回复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只为寻找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瞬
                      我飞羽成仙,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13楼2013-02-07 18:38
                      回复
                        《式微》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出自《诗经·国风·邶风》
                        译文:
                        天渐渐黑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若不是国君的缘故,怎么会身披露水之苦!天渐渐黑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若不是国君的驱使,怎么会在泥泞中辛劳!
                        诗经里面的话,字面的意思是,天就要黑;但可引申为:原指王室的衰微,现多指衰落,渐变的无足轻重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2-08 00:38
                        回复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聚首多麽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15楼2013-02-08 08:57
                          回复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16楼2013-02-08 08:59
                            回复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卿;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   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   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   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注释】:   送钩,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东西让人猜。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19楼2013-02-08 0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