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洗澡的时候想起了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仔细一算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了。本来说的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可我爸坚决不回去,所以我也只能作罢,挑战12306那20秒的票也依依不舍的退掉了。我知道他不想回去也有自己的苦衷。为了我的房子...其实,我真的好想回去看看那些老人们,他们曾经照顾我关心我,我也想好好回报他们。可在这社会,现实的条件只能让我自己岌岌可危。于是,远离家乡,远离那故土。心中还记得那儿时到过的每一寸黄土-- 题记
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一个瞬间,我站在我们家刚刚修好的石砖地坝上,在那最边角上,能眺望远处的高山白云和那远处的马路河水,有一条通往马路的道也与之平行然后转一个弯再下,从那站的地方能俯瞰到进村的客人和行人们,每次看见有人影闪过,便充满了好奇,感觉就像另一个世界来的贵宾。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场景都是那么活泼和有爱的。那一个秋天,地上的玉米已经收割完成,只留下枯黄的玉米杆子在地里迎着秋风瑟瑟发抖。也因为那样,我不喜欢秋天,尽管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是我害怕那种阴暗,那种阴霾直接延伸到我灵魂深处,让我不寒而栗。
我已不记得那是哪一个秋天,但是我能肯定的是那时的我还不到十岁。小时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从我生下来基本都很少有时间在家,而那一年,刚好他也想我妈和他一起去。毕竟我和我妹妹也大了一些,我们都开始在上小学了。那一年好像去的是浙江。走那前晚,我奶奶特地煮好了鸡蛋,再打包了一些吃的用的,整理到深夜。虽然经常能在深夜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但那次是算一次长时间的离别的前兆,心中很是有些不舍。走那一天是一个下午,看着他们的背影从那条小路慢慢的走过,然后再那一个转点消失。心中顿时失落,第一次彻底的于双亲隔离得那么久那么远。那时候电话不是很方便,所以也不可能时时通讯以消挂念的。那次具体走了多久我忘记了,貌似不久又回来了,但是走的那一瞬真的算是一个深深的烙印。走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喧哗也没有来得及细细的道别。我心里是一种很伤感很悲凉的情绪的。只是忍住没有哭。但当她背影消失在视线里的时候眼睛湿润了。从家门走出去到消失在视野那段距离也就十来分钟不到,我就那么怵立着。当真正的意识到再没有父母能够在身边去依靠的时候,才缓过神来。
缓缓的,带着妹妹,进到那空荡的房子,收拾残留的东西,做饭什么的。那时候我是会做饭了的,虽然不是很好吃。就这样我和妹妹单独过了一天。然后奶奶来叫我们。就是去他们那边吃饭。因为走的时候妈妈是生病的。所以也没有给我们什么交代也没有托付给爷爷奶奶他们,爸走得更早更久。虽然是自己亲爷爷奶奶,可还是有一份倔强在作怪。就和妹妹单独两个人撑过去了两三天然后就跟爷爷奶奶他们一起吃了,后来也住那边了。再后来,直到高中毕业基本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妈偶尔回来或者偶尔半年一年在家,但都是很少的时间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感情是很深的,相处的日子多了,感情自然会更多,虽然有过代沟或者争执什么的。但是彼此都是爱着对方的。只是,我所做的远不能报答他们所给予的。甚至还有时候会惹他们生气。现在虽然不会那么幼稚了,却不能在身边好好陪伴,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虽然我一直以他们身体健康而自豪,爷爷都六十多了还能干活,还能下水游泳,还能帮组织村里的人自己集资修了一条公路。如果有际遇的话,我想我爷爷的命运肯定不会在农村。他的思维他的行为比许多城里人还要睿智还要干练。而我奶奶则是那种很溺爱晚辈的。每次被人欺负或者被大人教训后总会能在那里得到安慰。
这些好都只能铭记在心,虽然偶尔打电话给他们,都是比较轻快的,但是那种年轮对老人的侵蚀是不容忽视的。而另一边又是自己的前程和命运,自己就像一根蔷薇,只能夹着着生存。现在,虽然他们在家生活得也还有滋有味,但是子子孙孙都在外,那种凄凉那种酸楚也许他们每个夜晚都会伤感。
现在大了,每次大电话也会问到个人问题,其实这种事情我也不是无所谓。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合适的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卷。虽然他们要求很低,我要求也不高。只是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尘封了许多记忆,好多事情都未曾跟第二个人提起。久而久之,也没有人能真正的走进内心。虽然表面看起来是那么的随和那么的无所谓,也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了城里的生活,和城市人相融合。可在内心,我永远都是独立着的。游离在任何群体之外。我一生的追求就是满足所有爱我或者我爱的人的物质条件,给予足够的精神关爱。然后再去释放自己的心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的梦不在城市之中,不在金钱和仕途之上,而在于大自然那份平静祥和,那种返璞归真。
ps:本来准备睡觉了的,可突然想到上面那些,然后好想写下来,顿时就没有了睡意。回忆是饱经痛楚的。尤其我经过那么多悲欢离合后已经变得很感性了。写中间那一些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然后就想转移下思维。现在稍微平静了。但我已经不知道我写的什么了,已经跑题了。。。。反正也无所谓,都是自己看的。
该睡觉了,明天继续上班。给自己和辛苦的人儿一个晚安!
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一个瞬间,我站在我们家刚刚修好的石砖地坝上,在那最边角上,能眺望远处的高山白云和那远处的马路河水,有一条通往马路的道也与之平行然后转一个弯再下,从那站的地方能俯瞰到进村的客人和行人们,每次看见有人影闪过,便充满了好奇,感觉就像另一个世界来的贵宾。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场景都是那么活泼和有爱的。那一个秋天,地上的玉米已经收割完成,只留下枯黄的玉米杆子在地里迎着秋风瑟瑟发抖。也因为那样,我不喜欢秋天,尽管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是我害怕那种阴暗,那种阴霾直接延伸到我灵魂深处,让我不寒而栗。
我已不记得那是哪一个秋天,但是我能肯定的是那时的我还不到十岁。小时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从我生下来基本都很少有时间在家,而那一年,刚好他也想我妈和他一起去。毕竟我和我妹妹也大了一些,我们都开始在上小学了。那一年好像去的是浙江。走那前晚,我奶奶特地煮好了鸡蛋,再打包了一些吃的用的,整理到深夜。虽然经常能在深夜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但那次是算一次长时间的离别的前兆,心中很是有些不舍。走那一天是一个下午,看着他们的背影从那条小路慢慢的走过,然后再那一个转点消失。心中顿时失落,第一次彻底的于双亲隔离得那么久那么远。那时候电话不是很方便,所以也不可能时时通讯以消挂念的。那次具体走了多久我忘记了,貌似不久又回来了,但是走的那一瞬真的算是一个深深的烙印。走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喧哗也没有来得及细细的道别。我心里是一种很伤感很悲凉的情绪的。只是忍住没有哭。但当她背影消失在视线里的时候眼睛湿润了。从家门走出去到消失在视野那段距离也就十来分钟不到,我就那么怵立着。当真正的意识到再没有父母能够在身边去依靠的时候,才缓过神来。
缓缓的,带着妹妹,进到那空荡的房子,收拾残留的东西,做饭什么的。那时候我是会做饭了的,虽然不是很好吃。就这样我和妹妹单独过了一天。然后奶奶来叫我们。就是去他们那边吃饭。因为走的时候妈妈是生病的。所以也没有给我们什么交代也没有托付给爷爷奶奶他们,爸走得更早更久。虽然是自己亲爷爷奶奶,可还是有一份倔强在作怪。就和妹妹单独两个人撑过去了两三天然后就跟爷爷奶奶他们一起吃了,后来也住那边了。再后来,直到高中毕业基本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妈偶尔回来或者偶尔半年一年在家,但都是很少的时间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感情是很深的,相处的日子多了,感情自然会更多,虽然有过代沟或者争执什么的。但是彼此都是爱着对方的。只是,我所做的远不能报答他们所给予的。甚至还有时候会惹他们生气。现在虽然不会那么幼稚了,却不能在身边好好陪伴,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虽然我一直以他们身体健康而自豪,爷爷都六十多了还能干活,还能下水游泳,还能帮组织村里的人自己集资修了一条公路。如果有际遇的话,我想我爷爷的命运肯定不会在农村。他的思维他的行为比许多城里人还要睿智还要干练。而我奶奶则是那种很溺爱晚辈的。每次被人欺负或者被大人教训后总会能在那里得到安慰。
这些好都只能铭记在心,虽然偶尔打电话给他们,都是比较轻快的,但是那种年轮对老人的侵蚀是不容忽视的。而另一边又是自己的前程和命运,自己就像一根蔷薇,只能夹着着生存。现在,虽然他们在家生活得也还有滋有味,但是子子孙孙都在外,那种凄凉那种酸楚也许他们每个夜晚都会伤感。
现在大了,每次大电话也会问到个人问题,其实这种事情我也不是无所谓。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合适的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卷。虽然他们要求很低,我要求也不高。只是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尘封了许多记忆,好多事情都未曾跟第二个人提起。久而久之,也没有人能真正的走进内心。虽然表面看起来是那么的随和那么的无所谓,也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了城里的生活,和城市人相融合。可在内心,我永远都是独立着的。游离在任何群体之外。我一生的追求就是满足所有爱我或者我爱的人的物质条件,给予足够的精神关爱。然后再去释放自己的心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的梦不在城市之中,不在金钱和仕途之上,而在于大自然那份平静祥和,那种返璞归真。
ps:本来准备睡觉了的,可突然想到上面那些,然后好想写下来,顿时就没有了睡意。回忆是饱经痛楚的。尤其我经过那么多悲欢离合后已经变得很感性了。写中间那一些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然后就想转移下思维。现在稍微平静了。但我已经不知道我写的什么了,已经跑题了。。。。反正也无所谓,都是自己看的。
该睡觉了,明天继续上班。给自己和辛苦的人儿一个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