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5.2.1 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结构(混凝土结构)》5.2.6条说明:当连梁内力由风荷载控制时,连梁刚度不宜折减。
不知各位大侠是怎么理解这条的。很迷惑,风载控制时,那我在连梁配筋算不过的情况下要不要折减?
附抗规5.2.1 说明: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均采用弹性刚度参与整体分析,但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相对墙体较小,而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很大,配筋设计困难。因此,可考虑在不影响承受竖向荷载能力的前提下,允许其适当开裂(降低刚度)而把内力转移到墙体上。通常,设防烈度低时可少折减一些(6、7度时可取0.7),设防烈度高时可多折减一些(8、9度时可取0.5)。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以保证连梁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回答:
风控时不宜折减,非要折减的时候系数不能太小:
1、在当前的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忽略了轴向变形,但实际上轴向的变形协调,会导致力的二次分配,使得实际计算出来的连梁的刚度偏大,从而导致整体结构侧移刚度偏大,对结构埋下安全隐患。
2、基于以上应原因,连梁刚度就得人为折减,这样有助于减少连梁内力计算值和配筋量,原因是地震是按照刚度和变形分配的,从而实现大震下连梁首先出现塑性铰以耗能。
3、折减的缺点是:在弹性阶段有可能低估了连梁的实际内力,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较大的裂痕从而影响了其正常工作。地震下的目的是牺牲连梁以耗能而减少整体结构的破坏。所以连梁的折减,要慎重对待。从第2条看出,连梁折减是为了大震下连梁首先出现塑性铰以耗能,风控的时候,耗能不是主要的了,这个时候满足正常工作是主要的。
所以得出如上结论。其实,我回答原因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所以自己的知识成体系很重要。成体系了各种情况就能包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