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优化 无外乎三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扣钢筋 扣荷载
比如梁全部用小直径钢筋 省贯通筋
梁尽量做到截面小于550 可以省构造腰筋。
算约束构件体积配箍率 用可以考虑墙体钢筋的构造伐板 基础 等最小配筋率要用0.15% 等等这些最低要求的限制。
这些你多看看混凝土规范的最低限制
用这些来约束设计院。
荷载方面就是 设计院提供的恒荷载计算书
你好好对对一定是算出来多少就是多少
不能放大。比如标准层恒荷载多了个0.3KN每平方
33层的房子 就相当于多两层楼板的重量。对基础设计 整体的抗震设计都会有一定得影响的。
还有活荷载 按规范折减之类的。
结构设计第二个层次
扣结构整体计算指标 扣参数
比如 剪力墙位移角 1/1000 尽量控制在这个附近 不能整出来1/2000的位移角肯定 很浪费。
周期折减 尽量折小点 设计院折0.9 你可以让他折0.95之类的。
最高层次就是从结构方案比较经济性了。
能综合考虑人工 材料 施工条件的结构方案选型优化。
比如 在人工比较贵的 发达地区 那肯定是优先采用工期快施工方便 省人工的设计方案。
而在经济落后地区 人工便宜 肯定是优先采用省材料的设计方案
比较经典的就是梁板式伐板和平板式伐板的基础选型。
发达地区都是采用平板式伐板
落后地区倾向于 梁板式伐板。
第一个层次 你多看看混凝土规范 能看懂STAWE参数就能搞定
第二个层次 多看看抗规 高规 需要你有一定的住宅设计经验 才能搞定。
而第三个层次则需要 你有大量的工程实践 自己积累经验了。或者多看看高手写的书。才能达到那个档次。
就目前楼主的状态 最好是能多参加工程设计实践 才能做好结构设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