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文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日期: 2005/03/18 发言人: 史马蒂
主题: 关于朱子治家格言之争辩:具体该如何处理呢?
内文:
如果碰到类似问题 (经典内容和当代观念差异太大),或者孩子有疑问时,大家觉得该如何处理呢?是以一句时代不同,观念有异,轻轻带过?或者干脆避(某些部份)而不读?还是承认即使经典里也可能有一点点泥沙,但不要因噎废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光是指责人家鸡蛋里挑骨头,似乎不太有建设性。
日期: 2005/03/20 发言人: 王财贵
内文:
史马蒂先生所言甚是,凡发言最好有建设性。不能把问题随意带过。而史先生所举数种方法,皆可用。其实也大概只有这些方法了。以下,我顺着这个意思,略说几句:
我常思考,认为提出类似疑难的总根源其实是起因于对读经教育的不够理解。因此,如要解决这些疑难的最佳方法,也就在于:让他清楚整个读经的意义,甚至要让他明白整个教育的本质才行。
有时,连已经在读经了,但因只略慕读经之名,未能深入其理论的人,都自己不免有类似的情形,边读边疑。何况对理论一无接触之人,单凭其主观(或者从众)的一贯的思考,怎么可能不责难连连呢!
又,如果疑难提出来了,而我们果真就其责难回答了,因为读经教育,是一整套有体系的思想,不是一点一点可以辩明的,所以对方总是还有话说,或者是问题再引问题,层出无穷,或者是各执一端,绝不信服。真庄子所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而世间人皆〔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争端永远难止难了,到最后常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真是白费口舌,更添对立。故庄子提出一个止息争端的好办法,叫做〔莫若以明〕。所谓〔明〕,以我的理解,即是能跳出自己偏见之外,平正地站在两端之上,通观两端,明知其所以争,既知己知彼,而其争便息。
现在,如有不理解读经的人,以一般的教育观,来看读经,总是横生疑端。而我是自信能掌握到他们所以生疑之原因的,因为我也是一般人呀,我也与一般人一样,在一百年来的教育观中长大的呀,故老实说,所有的质疑,其实都是老生之谈,了无新意,谁不知道他们所说的那些道理呢?(其实,一般的教育理论之所以会成为一般,乃是它被此时代之大部份人所接受。而既能被多数人所接受一段很长的时期,信之不疑者,想必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并非全无是处。只是其是处不尽,故应随时反省改善。而一般人却常执一般之见以为一切,自恃高则排他性强,不思长进。此人之常情也,实亦无可厚非。)
倒是读经,相较之下,反而是新的理论,虽然要了解它,也并不困难,但毕竟世人多忙,往往顺俗了事。尤其是自以为走在时代前端的人,谁还能虚心地静下来好好了解这表面上看起来就很迂阔的理论呢?
所以我才说在还没出来推广时,我就知道了所有会发生的疑问,因此,历年来各种质疑,在我看来,都并不以为奇怪。但如对起疑的人,考察其实情,却发现这些人真的尚不理解读经之意义,甚至有的连接触也没有,就直觉地反应。也曾好好建议他们来了解一下,他们总也不听。所以我常说他们的心灵是很片面化的,而不是多元的,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很固执的,不是开放的。
所以,从某方面说,不作回答,暂时减少与人争论,可少立几个敌对的人。把精神收回来,埋头努力再做推广,乃是比较好的,或者说最为务实的解决方式。所以,选择不与人争论,并不是一味地要唐塞或逃避别人的质疑。
史先生希望能有针对性的回答,其实,也是可以答的。只是,这些问题常是一些假问题,即是一些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种没有深思的情形下发生的问题,但他一定要问。如告诉他,这不是问题,恐怕他反而生气呢。对这些假的问题,如虚与委蛇,作假的回答,固是相欺骗;而若真正的回答,对方又不一定接受。总之,常让我觉得两面为难。
日期: 2005/03/18 发言人: 史马蒂
主题: 关于朱子治家格言之争辩:具体该如何处理呢?
内文:
如果碰到类似问题 (经典内容和当代观念差异太大),或者孩子有疑问时,大家觉得该如何处理呢?是以一句时代不同,观念有异,轻轻带过?或者干脆避(某些部份)而不读?还是承认即使经典里也可能有一点点泥沙,但不要因噎废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光是指责人家鸡蛋里挑骨头,似乎不太有建设性。
日期: 2005/03/20 发言人: 王财贵
内文:
史马蒂先生所言甚是,凡发言最好有建设性。不能把问题随意带过。而史先生所举数种方法,皆可用。其实也大概只有这些方法了。以下,我顺着这个意思,略说几句:
我常思考,认为提出类似疑难的总根源其实是起因于对读经教育的不够理解。因此,如要解决这些疑难的最佳方法,也就在于:让他清楚整个读经的意义,甚至要让他明白整个教育的本质才行。
有时,连已经在读经了,但因只略慕读经之名,未能深入其理论的人,都自己不免有类似的情形,边读边疑。何况对理论一无接触之人,单凭其主观(或者从众)的一贯的思考,怎么可能不责难连连呢!
又,如果疑难提出来了,而我们果真就其责难回答了,因为读经教育,是一整套有体系的思想,不是一点一点可以辩明的,所以对方总是还有话说,或者是问题再引问题,层出无穷,或者是各执一端,绝不信服。真庄子所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而世间人皆〔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争端永远难止难了,到最后常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真是白费口舌,更添对立。故庄子提出一个止息争端的好办法,叫做〔莫若以明〕。所谓〔明〕,以我的理解,即是能跳出自己偏见之外,平正地站在两端之上,通观两端,明知其所以争,既知己知彼,而其争便息。
现在,如有不理解读经的人,以一般的教育观,来看读经,总是横生疑端。而我是自信能掌握到他们所以生疑之原因的,因为我也是一般人呀,我也与一般人一样,在一百年来的教育观中长大的呀,故老实说,所有的质疑,其实都是老生之谈,了无新意,谁不知道他们所说的那些道理呢?(其实,一般的教育理论之所以会成为一般,乃是它被此时代之大部份人所接受。而既能被多数人所接受一段很长的时期,信之不疑者,想必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并非全无是处。只是其是处不尽,故应随时反省改善。而一般人却常执一般之见以为一切,自恃高则排他性强,不思长进。此人之常情也,实亦无可厚非。)
倒是读经,相较之下,反而是新的理论,虽然要了解它,也并不困难,但毕竟世人多忙,往往顺俗了事。尤其是自以为走在时代前端的人,谁还能虚心地静下来好好了解这表面上看起来就很迂阔的理论呢?
所以我才说在还没出来推广时,我就知道了所有会发生的疑问,因此,历年来各种质疑,在我看来,都并不以为奇怪。但如对起疑的人,考察其实情,却发现这些人真的尚不理解读经之意义,甚至有的连接触也没有,就直觉地反应。也曾好好建议他们来了解一下,他们总也不听。所以我常说他们的心灵是很片面化的,而不是多元的,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很固执的,不是开放的。
所以,从某方面说,不作回答,暂时减少与人争论,可少立几个敌对的人。把精神收回来,埋头努力再做推广,乃是比较好的,或者说最为务实的解决方式。所以,选择不与人争论,并不是一味地要唐塞或逃避别人的质疑。
史先生希望能有针对性的回答,其实,也是可以答的。只是,这些问题常是一些假问题,即是一些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种没有深思的情形下发生的问题,但他一定要问。如告诉他,这不是问题,恐怕他反而生气呢。对这些假的问题,如虚与委蛇,作假的回答,固是相欺骗;而若真正的回答,对方又不一定接受。总之,常让我觉得两面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