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之恋
伺弄田园是种快乐与享受,对有的人来说则是痛苦和累赘。有的人把种地干农活当做光鲜的附丽,栽几棵果树种几垅小菜儿点缀日子,以为这就是“采菊东篱下”体面的田园生活了,其实,这还很不够。我觉得,真正理解土地与之人类的意义,便会有种经营收获人生的体会,当你在耕耘收获之时,期待喜悦之情会让你忘记疲劳和烦恼:田园给人不仅仅是物质的回报,它还让人精神世界获得愉悦和充实。
小的时候,父亲在镇上工作,为全家填饱肚子,还没锄杠高的我,从春种到秋收母亲就带着我伺弄生产队分给的两亩地,有时累急了就和老妈嘟嘟囔囔。成家后分开过日子,土房带着半亩地,父亲给我拿了几样农具,虽不怎么会农活,也只好硬着头皮模仿邻家,不会什么或没有种子就回妈家。老爸常念念有词:“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我听了就像隔靴挠痒,葱蒜、豆角那天栽种就按老妈说的为准。有了孩子后,就开始想着他们喜爱吃什么,便试着栽种,尝到了“种瓜得瓜”的甜头。
在林场时,人们常把谁家园子种的好说某某真能干,家家跟比赛似的。到了局机关工作,业余时间宽裕,就在房头的沙石地上垫上黑土,有半亩地之多。起早贪晚在地里收拾,同事看见了就说你这田园生活挺滋润啊;也有的说我看你就是农业科长的料,对此,我总是付之一笑。对邻居的羡慕夸赞,我从没沾沾自喜张扬过,也从没因有人不理解而影响种地的热情。
89年夏,我带林业局少年女子篮球队代表省参加全国比赛,从北京到承德大约坐8个小时火车,钻了几十个山洞,满眼都是裸露的石头山。山的缓坡处凡能耕种地方,都用石块垒起“V”字型石墙,小的一铺炕大小,大片的有几十平米,或种玉米高粱或小麦。这让我想起“七高八岭一面坡,草帽底下种块地”的大寨人,他们竟是那样的珍惜土地。我听当地人讲,承德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我亲眼看到胡同拐角处也种一棵冬瓜,没有一点撂荒闲地。这和我们黑龙江广袤的大平原黑黝黝的土地相比较,我们地头地脑扔的都比人家都多,实在可惜。
要说种园子翻地不累人是胡扯,就看你用什么心态来对待,我伺弄田园天生有瘾。早起打开园子门,看到满园子高高低低秧苗,就像久违的孩子,天天都有新鲜亲切感,每天都是快到点了才进屋吃饭上班。种地要用心、钻进去,什么作物喜欢什么肥料,株距多远好,什么时间播种、间苗、打叉、上架、追肥等,都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不能违背其生长规律。播下了种子就是播下了喜望与期待,明知几天发芽出土,天天都要看上几遍。关心天气预报比老农还心切。邻居说我种地跟绣花似的,其实,我比绣花还用心。庄稼你对付它一回,它糊弄你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