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吧 关注:26贴子:67
  • 3回复贴,共1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论课程、教材、教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论课程
1确定课程教材的基本标准
适合当时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个人年龄与学历的情况,以及时间不浪费、思想不混乱。”――《徐特立文存 ? 教育讲座》
2)课程设置的构想
第一,基础课程按从日常生活常识到科学常识的顺序排列;
第二,学术性课程按从科学常识(合科)到学科(分科)的顺序排列;
第三,“学科与术科伴着发展,互相转化,互相帮助… …脑与手的亲密合作,反对只向一面发展,造成半身不遂的、畸形发展的国民。”――《徐特立文存 ? 教育讲座》
3)课程标准与课本活用
一方面,统一的课程标准是必要的,“课程标准是典型的规定,不许降低,上升是自由的,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毕。”
另一方面,不应把“课本神圣化”,应“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实践中,批判现有的教科书”, “师生都成为课本的审查者和编辑者” 。――《徐特立文存 ? 课程标准的重要和课本的活用》
2.论教材
徐特立一贯重视教材建设,主张教材编写应“从简到繁,体现认识的规律;内容丰富,体现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注重文化基础,把政治教育与文化基础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长沙师范学校《怀念徐特立同志》第37-38
1)精选“必要的”知识
“我们要学生学习普通必要的知识,要学生参加某些生产劳动并学习这些生产上的技术和道理,都必须针对培养目标,极力讲求效果。……所谓普通必要的知识,不是繁琐的知识,而是对于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需的以简驭繁的知识。”在确定课程教材时,“要分别基本知识,充足知识和常识,分别原则和技术。”――《徐特立文存 ? 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
2)“典、显、浅 ”
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典、显、浅”的要求:
,就是有事实根据、有典型意义,“有根据的,是唯物主义的,没有根据,则是唯心主义的。”


1楼2012-11-23 10:51回复
    ,就是教的东西要是明显的,大众周知的,大众经常遇到的,普通存在的,显著的。
    ,指“学科学起初不能从科学出发,而是从常识出发,从原始的东西出发。……不是肤浅之浅,不是停止在常识方面,而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由近到远、由感性到理性,大众能够接受的东西。”
    3)“去空、去杂、去孤”
    向学生传授知识,必须“去空、去杂、去孤”:
    ,指没有事实的理论,或没有与理论结合又没有原则处理、与原则无关的事实。
    ,指没有联系的、无生命、非科学的东西。
    ,指单纯化的、没有历史的发展和环境的影响,没有来源去路的东西。――《徐特立文存 ? 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化教育》
    4)乡土教材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这些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以删削和补充。”――《徐特立文存 ? 教育讲座》
    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时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徐特立文存?教育讲座》
    3.论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教师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二者组合而成的东西。”――《徐特立读书眉批》第246
    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是只在教课时候的方法,而是在教课前后,在教课的周围环境,教课实施的条件,一切和教学有关的东西,尤其是社会方面,都放在我们的考虑之内,而不是用过去的孤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徐特立文存 ? 各科教学法讲座》


    2楼2012-11-23 10:51
    回复
      方法不仅是技术问题,而含有一定的观点与立场。”――《徐特立读书眉批》第245
      1)“纯粹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纯粹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一切方法都是被本质决定的”。我们研究教学法,决不能是“纯学术的”,“抽象的”、“一般的”,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 (包括人力物力在内)”全面进行考虑。――《徐特立文存 ? 各科教学法讲座》
      2)应坚持理论与实际一致
      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下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就是立场与科学统一,理论与实际一致。――《徐特立文存 ? 各科教学法讲座》
      求知识是需要读书,但如果只有书本知识,那只是书柜子罢了,算不得有头脑的人。书本上的知识,必须经过自己劳动实践去体验,那才能够接受和消化,才能够成为自己有血有肉的知识。”――《徐特立文存 ? 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
      3)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
      要广泛的组织各种形式各门学科贯彻思想教育的座谈会。
      在学习普通知识当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方向。”――《徐特立文存 ? 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各个问题》
      4)传授知识与培养学习能力相结合
      一方面,学习知识是提高思考力、发展创造力的必要因素。“凡是伟大的人物,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新的事物,都是由于他吸收了过去人类历史的知识遗产而来的” ,“绝不是凭空产生的”。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再多,也不可能满足他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需要。因此,必须“养成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终身受用,有所作为。
      5)强调学生主体性
      注入式教学禁锢学生思想、压制学生意见,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启发式教学重视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但不能是 “问答式”的启发式,因为这种方式是“以先生为主体去启发,而不是学生奋发。”
      4. 论师生关系


      3楼2012-11-23 10:51
      回复
        1)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一切都是相互的平等的关系,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叫做教学半’(教者学者各负一半责任,就没有资产阶级的所谓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之对立),或教学相长。在教和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利益,都获得进步。这是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徐特立文存 ? 各科教学法讲座》
        2)教师是领导者
        “教师是领导者,不是平等分工的一半。”――《徐特立文存 ? 各科教学法讲座》
        “教师是在教育工作中占主要地位者。”――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第369
        3)尊重学生个性
        个人主义要不得,个性是非常重要的。――《徐特立文存 ? 漫谈》
        不能完全求中的而消灭个性。
        没有个体发展也就没有系统的发展。――《徐特立文存 ? 漫谈》
        4)对学生实行民主管理
        民主是智慧的产地,领导的方法。”――《徐特立文存? 转变作风,加强教学,为自卫战争培养大批干部》
        为加强对学生的民主管理,要实行思想自由,冷静对待不同意见,不要思想统治;要发挥学生个性,不要拿一个模式铸造学生;要温和、体贴,不要压抑、强迫;要加强学生自治,不要包办把持;学生会要为学生服务,不要简单地布置行政任务。
        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虽然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学生一定要超过先生,甚至要打倒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先生的光荣”。


        4楼2012-11-23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