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的吧 关注:6贴子:32
  • 6回复贴,共1

赏莲池美景 品书院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莲池书院是清代直隶省的最高学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直隶总督李卫奉召而建,建于素有“城市蓬莱”之称的古莲花池内,并以莲池冠名书院。乾隆曾多次驾临并赋诗50余首。


1楼2012-11-16 11:11回复
    莲池有名,是因为有莲池书院。莲池书院当时在全国是很有名的。莲池书院历时170年,名师荟萃,人才辈 出,章学诚、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硕儒名家曾在此讲学,践行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学精髓,培育出冯国璋、刘春霖等近代知名人物。近日,记者 到古莲花池,探访莲池书院的“前世今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书院文化。


    2楼2012-11-16 11:12
    回复


      3楼2012-11-16 11:12
      回复
        莲池书院的辉煌历史  走进古莲花池,很难不被满眼的绿意吸引,莲花清新的气息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暗递,红墙绿瓦尽显皇家园林大气尊贵的气质。记者漫步于楼榭回廊间,置身于苍松翠柏中,仔细聆听古莲花池博物馆馆长、莲池书院研究会副秘书长柴汝新娓娓而谈。


        4楼2012-11-16 11:12
        回复


          5楼2012-11-16 11:12
          回复
              莲池书院因古莲花池而得名,古莲花池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初建于1227至1234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召在古莲花池内建设了莲池书院,为清代直隶省最高学府。书院分北园和南园,北园设教学区和藏书楼,南园为学生课余时间休息讨论问题的场所。
               莲池书院成立后的170年间,不仅名师荟萃,而且人才辈出。章学诚、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硕儒名家曾执教于此,也曾涌现毕沅、冯国璋、傅增湘、张继 等高官显宦,还培育出贺涛、刘春霖、吴闿生和宫岛大八(日本)等文学高才,以致形成以保定为中心的“北方桐城文派”和在日本的“张裕钊书派”,成为“全国 书院之冠,京南第一学府”。鼎盛时期的莲池书院与湖南岳麓书院交相辉映。当时和以后的文人称誉莲池书院为“北方文化的渊薮”。


            6楼2012-11-16 11:13
            回复
                探寻莲池书院的今日印迹  现在的古莲花池中,游人可以参观的关于莲池书院的景观和遗迹有莲池书院展、莲池书院法帖以及莲池书院碑刻。记者跟随导游的脚步,在其翔实而流畅的讲解中了解莲池书院。
                 导游介绍,莲池书院北园位于古莲花池西北部,现为颐高数码广场。南园位于古莲花池东南红枣坡一带,现部分被开发为商业用房。为给参观莲池书院的游人一丝 慰藉,莲池博物馆于2006年在寒绿轩开办了莲池书院展,图文并茂地介绍莲池书院的创建、发展过程,以及书院的规格、生源、名师、名徒等。
                 莲池书院法帖位于古莲花池门口西侧,嵌在碑廊的墙内,包括唐代褚遂良的《千字文》、颜真卿的《千福碑》、怀素的《自叙帖》,还有宋代米芾的《虹县诗 帖》,元代赵孟頫的《蜀山图歌》等。书院的学子们就是每天临摹这些法帖学习书法的。莲池书院碑刻有《莲花池修建书院增置使馆碑记》、《莲池书院增修讲舍 记》、《万卷楼藏书碑记》等。《莲花池修建书院增置使馆碑记》由直隶总督李卫撰文,记载了书院的创建经过和地理位置、建筑格局的约略情况。


              7楼2012-11-16 1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