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心飞翔吧 关注:101贴子:8,350
  • 9回复贴,共1

【10.11.每日一帖】 吐槽中国古代文学的“人与自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
在所谓“三百篇”中,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义,才能开诚咏言;说是有内在的联系,更多的是不相干地相干着。学士们只会用“比”、“兴”来囫囵解释,不问问何以中国人就这样不涉卉木虫鸟之类就启不了口作不成诗;
楚辞又是统体苍翠馥郁,作者似乎是巢居穴处的,穿的也自愿不是纺织品;
汉赋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禽兽鳞介的谱系,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
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已岂是“拟人”、“移情”、“咏物”这些说法所能敷衍;
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若兰,脉息终于微弱了;
接下来大概有鉴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绝妙好辞已被用竭,懊恼之余,便将花木禽兽幻作妖化了仙,烟魅粉灵,直接与人通款曲共枕席,恩怨悉如世情。
中国的“自然”宠幸中国的“人”,中国的“人”阿谀中国的“自然”?孰先孰后?孰主孰宾?从来就分不清说不明。



IP属地:浙江1楼2012-10-11 00:02回复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2-10-11 15:00
    收起回复
      中国人习惯寄情于物


      3楼2012-10-11 22:03
      回复
        有赵老师出场么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0-11 22:56
        收起回复
          九月初九意凤玻氧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2-19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