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县里每有活动,都会有这样的致词“襄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县”,这样的印象深入人心,但是要细究起来:襄汾是怎样的一个文化大县呢?恐怕致词的那个人都说不上来,至多说一句:悠久的丁村文化……对了,后来又添了一个陶寺文化。
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索命丁村文化和陶寺文化的意义和内涵呢?必须承认,大部分人,不了解我们的生身之地——一个极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我是在城关长大的,上大学之前基本上连县城都不出,算是极孤陋寡闻的,小时候,记得县里还是有一个公共的露天体育馆,似乎每年还有运动会,体育馆旁边是文化馆,虽然地方不大,但有一个图书馆,我跟着妈妈去看过一回书,记得很清楚,书名是《新中国十大元帅》,周末的时候文化馆有舞会,我的交谊舞就是在哪里由姥爷交的,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舞场里跳舞的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妈妈说,文革的时候不让跳舞,所以他们这一代几乎都不会。文化馆的对面是大礼堂,从小学到初中,我在那里参加过很多次文艺汇演。往火车站走的路上有电影院,很小很小的时候,跟妈妈在那里买票看过电影,记得人还是很多的,后来去的人就渐渐少了,就是有人去,也大多是学校单位包场,我记得高中是学校包场去看过《孤儿泪》大家都哭得站不稳了,相互扶持着走回学校。
这就是我对襄汾县文化设施的一点硕果仅存的印象,可是到现在,这一点印象也都没有了,体育场早就变成了集贸城,文化馆也在盖广场的时候拆了,大礼堂好像成了展销会的专用场所,电影院干脆成了超市(现在又变成什么了?)
和这些设施相对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赌博嫖娼这类的事,越来越多,县城越来越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不仅县城这样,底下的村镇也是这样,仅我就知道好几个地方赌博成风,(当然,现在有一部分人分流去斗地主了)成家的子女不赡养老人成风……
我们正在渐渐失去赖以自豪的文化,文化的缺失比经济的落后更可悲。
最近才找到这个帖吧,知道了从前不知道的关于襄汾的很多事,特别庆幸的看到,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对家乡的过去一无所知,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样不关己事的麻木着,有那么多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关注着襄汾的变化。
从帖吧知道丁陶文化公园要开放了,这真是一件好事,也许正是襄汾“文艺复兴”的开始,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一直觉得文化局应该是襄汾最受重视,可做的事情最多的部门,文化的复兴不是一两个图书馆博物馆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对所有老百姓的教育,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多希望有关部门能提起重视呀!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主要是这几天看帖吧里的帖子有感而发,这几年,县里的经济是一年年见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年年见好了,但是文化呢?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何时才能复兴?
作者: 家住大运路边 2007-4-3 14:15
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索命丁村文化和陶寺文化的意义和内涵呢?必须承认,大部分人,不了解我们的生身之地——一个极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我是在城关长大的,上大学之前基本上连县城都不出,算是极孤陋寡闻的,小时候,记得县里还是有一个公共的露天体育馆,似乎每年还有运动会,体育馆旁边是文化馆,虽然地方不大,但有一个图书馆,我跟着妈妈去看过一回书,记得很清楚,书名是《新中国十大元帅》,周末的时候文化馆有舞会,我的交谊舞就是在哪里由姥爷交的,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舞场里跳舞的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妈妈说,文革的时候不让跳舞,所以他们这一代几乎都不会。文化馆的对面是大礼堂,从小学到初中,我在那里参加过很多次文艺汇演。往火车站走的路上有电影院,很小很小的时候,跟妈妈在那里买票看过电影,记得人还是很多的,后来去的人就渐渐少了,就是有人去,也大多是学校单位包场,我记得高中是学校包场去看过《孤儿泪》大家都哭得站不稳了,相互扶持着走回学校。
这就是我对襄汾县文化设施的一点硕果仅存的印象,可是到现在,这一点印象也都没有了,体育场早就变成了集贸城,文化馆也在盖广场的时候拆了,大礼堂好像成了展销会的专用场所,电影院干脆成了超市(现在又变成什么了?)
和这些设施相对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赌博嫖娼这类的事,越来越多,县城越来越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不仅县城这样,底下的村镇也是这样,仅我就知道好几个地方赌博成风,(当然,现在有一部分人分流去斗地主了)成家的子女不赡养老人成风……
我们正在渐渐失去赖以自豪的文化,文化的缺失比经济的落后更可悲。
最近才找到这个帖吧,知道了从前不知道的关于襄汾的很多事,特别庆幸的看到,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对家乡的过去一无所知,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样不关己事的麻木着,有那么多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关注着襄汾的变化。
从帖吧知道丁陶文化公园要开放了,这真是一件好事,也许正是襄汾“文艺复兴”的开始,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一直觉得文化局应该是襄汾最受重视,可做的事情最多的部门,文化的复兴不是一两个图书馆博物馆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对所有老百姓的教育,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多希望有关部门能提起重视呀!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主要是这几天看帖吧里的帖子有感而发,这几年,县里的经济是一年年见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年年见好了,但是文化呢?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何时才能复兴?
作者: 家住大运路边 2007-4-3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