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武侠小说名家慕容美,本名王复古,原籍江苏无锡。慕容美本为文艺青年,经常投稿报刊,渐有声名。后来因武侠小说潮流的影响,乃易笔改写武侠说部,终於凭藉《黑白道》和《风云榜》扬名立万,於是辞去公务专职写作武侠小说。慕容美渐成武侠小说名家,还与当时台湾武侠文坛“三剑客”卧龙生、诸葛青云和司马翎分庭抗礼,并有“三剑一美”之美誉。慕容美终其一生写就了二十余部武侠小说,若论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虽不比三大家,但也自有其独特文情和才思,风格类型也算独树一帜,其小说谈不上部部可观,却也成绩斐然。慕容美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擅於运用诗词传情写景,逢景介绍绘声绘色,兼且文笔不俗张弛有度,写景状物如诗似画。故台湾武侠评论家“南叶”叶洪生在从整体上作台湾武侠小说纵横谈之时,把慕容美归属为“诗情画意派”,其实这未免太过牵强附会,甚至显得过於武断偏颇,论断实在有失公允,须知所谓的诗情画意这并不能成为慕容美武侠小说的主要风格和特徵。近日来一气读完慕容美后期作品《十八刀客》,若仅从属悬疑推理风格的故事情节来说,故事的节奏气氛,人物的性格形象,让人感觉都还算不错,以为是慕容美武侠佳作。这也不禁令我回想起十数年前曾经读过的慕容美武侠小说,从《黑白道》《祭剑台》《一剑悬肝胆》《关洛少年游》的感觉一般,再到《风云榜》《不了恩怨不了情》《烛影摇红》的差强人意,实未留下太多太好的印象,总觉得是不尽人意,难以让人满足。尽管叶洪生对《风云榜》推崇备至,认为是其代表作,但我却以为尚且不如《不了恩怨不了情》让我感觉完整和来得喜欢。至於胡正群引荐的《烛影摇红》,据说当年颇受读者欢迎,但我只记得我初读之时是劳累不堪,时隔多年至今也未有心思去再看。但对於慕容美小说的整体风格,却也不得不承认叶洪生论断的准确得当。据资料显示,慕容美的这部《十八刀客》原名《刀客》,成书于一九七七年,稍早於《关洛少年游》。现在回想我早十余年前读过的《关洛少年游》,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早已模糊之极,记之不得。但是看了《十八刀客》之后,却又觉得这两部书应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实平心而论,《十八刀客》这部小说还是很吸引人的,情节精彩处甚至让人赞叹不已。《十八刀客》的故事情节基本走的是悬疑、侦探、推理的路子,写景状物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充满诗情画意,极具电影镜头感、画面感。而且慕容美还时不时在小说中添写些司马翎、古龙乃至后来温瑞安小说中才大书特书的“闲笔”,貌似是闲言碎语,但言辞之间却饱含人生世故和哲理,令人感觉意味深长。故叶洪生说慕容美后期作品,笔法和风格似在效仿古龙,但看《十八刀客》确是感觉如此,仿佛处处都有古龙小说的影子,尽管又有不同之处。但也由此可见古龙小说对同辈乃至后辈的小说创作,影响不可谓不大。若单就《十八刀客》这部小说来说,故事容量和江湖格局未免过小,气魄更加不大,但是情节发展确是悬念丛生,令人难以预测,不到最后难以知晓真相,直如古龙的某些武侠推理小说。此书故事由初出道的后生才俊张弟开始,张弟学艺有成之后,欲寻闻名江湖的“十八刀客”,内心渴望打败其中之一并取而代之,遂成一名真正的刀客。张弟受人指引来到七星镇找寻白天星--一个隐忍的真正刀客,当然也是本书真正的主角。品刀大会的举行,让“十八刀客”有机会齐聚七星镇,也令张弟见识到了渴慕已久的那些刀客们。然而随著刀客们接二连三的相继被害,连环凶手到底为谁,品刀会的幕后真相到底为何?这也成了这部小说最为吸引人心的所在。但随著故事情节的逐步推进发展,各路人马相继出现,内情也由简单变得复杂,最后的真相也颇让人感到意外。然作为慕容美的晚期作品,《十八刀客》笔法才情固然成熟老练,故事布局也算出神入化,但小说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或也仅此而已,那就是能自圆其说的完整讲述一个故事。众所周知,早前的武侠小说连载都是逐日随写的,甚至都没有腹稿底稿,今日也无法知道明天会写什麽。但是看到慕容美的这部小说,深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流畅,以及推理的缜密严谨所折服。能把故事讲述得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且还引人入胜、不忍释卷,这当然是作家的能耐。或许,这就已足够。武侠小说就题材类型而言,也不应承载更多更大的责任和担负。读毕全书,我们或会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这部书没有过多的感情、爱情的描述。当然我们也无法奢望悬念推理小说也能展现一段或几段美好难忘的爱情故事。好的武侠作品或不能离开爱情故事,但好的推理作品却似乎可以无视男女爱情。从我最初知晓慕容美大名,到现在几有二十年。犹记得当年我尚读初中,偶然一次在某报刊内看到“武侠作家沦落江湖”的文章里提到“慕容美中风离武林”。事实上,慕容美病逝至今也近二十年。所看过的慕容美的小说数量,还未及其全部作品的一半,实也不敢太过妄谈。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读过的也自有感悟,无论好与坏,还是过去与现在。此前不论,但读过《十八刀客》之后,我想我不得不重新来审视和对待慕容美的武侠作品。就我记忆而言,我以为慕容美小说的结集出版,似还要早於金庸古龙卧龙生等武侠名家,但从影响力及作品素质而言,也确是不可同日而语。早前不说,但是近十数年来,慕容美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读慕容美的小说,我们也可以发现其文学性比之金庸梁羽生更强,描绘风物人情的细腻之处甚至犹有过之,但娱乐性相对也要弱些,这或也是慕容美作品一直未被大众认可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