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吧 关注:1,013贴子:7,110
  • 2回复贴,共1

淮海战役我军也有失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个大主力兵团在徐州地区徘徊,不敢北上与华野决战,这说明国民党军士气已经比较低落,无心恋战,不是难打之敌。可是无论是华野围攻黄百韬兵团,还是中野围攻黄维兵团,战斗都十分惨烈,都付出了十分大的代价。
当时,黄百韬兵团正向徐州撤退,本不愿苦战,而将其包围的华野官兵也乐观估计,两三天就可解决问题。可是一打才知道敌人十分顽强,我军伤亡十分惨重,而推进速度十分缓慢。此时,李弥与邱清泉两大兵团由徐州东援黄百韬,我军则派出三个纵队阻击援军,但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伤亡极其惨重。。。。。。
倘若不将黄百韬围死,而在东面留一个小缺口。那么将会出现三种情况:1.黄百韬全军向东突围。如此我军则三面追击,如此势必造成敌军的大混乱,我军则可极大地歼灭敌军有生力量,待其离开碾庄坚固的防御工事后,再将其围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2.黄百韬原地死守。若如此,由于东面有一小缺口,那么敌军从上到下必不愿死守,阻击就不会那样顽强,会有许多人从缺口里逃出来,我军只需在缺口以东的南北两翼,各埋伏一个师左右的兵力,便可全歼逃窜之敌,而包围圈中的守军也必然瓦解。3.黄百韬令一部分阻击,一部分突围。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谁都不会愿意担任阻击任务,就算有将领愿意,士兵也不干,如此势必造成大混乱,我军则乘胜追击,大量歼灭敌军,再次包围,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黄百韬兵团可迅速歼灭,而阻援部队也不会有那样大的伤亡,这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讲的“围师遗缺”,敌军的士气本来不高,可要是把他围死了,他只有拼死一战,别无出路,如此则造成了围攻的无比艰难与惨烈、而且旷日持久。围歼黄维也是同理。


IP属地:江苏1楼2012-09-07 22:16回复
    一孔之见,姑妄言之,欢迎各位网友斧正。。。


    IP属地:江苏2楼2012-09-07 22:22
    收起回复
      @圆规大师
      另一头有救兵并没有给黄百韬带来多少希望,他本来是向徐州撤退的,当被包围以后,他几乎已经绝望,对救兵只是抱有一种幻想,此时如果知道有一面没有敌人,他是一定会跑的,因为不跑只有死路一条,就算他不跑,手下的将领也会跑,其实当时黄百韬已经非常乱了,整天躲在地下室,对外面的情况基本不知,此时我军如果“围三缺一”,敌师必溃。
      至于黄维,开始突围的时候是挺强,但也是被逼出来的,后来突围失败后,我军则转守为攻了,倘若之前不要四面包围,敌人在受挫失利、陷入绝望的时候,必然是不堪一击,此和黄百韬同理。而强弱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夫战,勇气也”,打仗靠的是士气,除了“作困兽之斗”,在解放战争中,我就没看到国民党有厉害的军队。。。


      IP属地:江苏5楼2013-01-13 17: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