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仪公后代从汾阳向南方和海外的迁徙情况
长子曜公后裔有两支迁徙:
1、唐时迁往河南固始,五代时郭嵩由固始迁往福建福州,居闽县、长乐、福清、莆田、仙游、泉州、延平一带,其中除延平外均在海边。明以后郭氏后裔从海边州县陆续迁往海外。
2、五代时郭在徽迁往江苏南京,其后裔又迁往江西吉州,居庐陵、吉水、安福一带。南宋时郭亮一支迁往湖南桂阳县。元时郭益埙由吉州迁往广东南海,其第三子郭好智则由吉州迁往湖南,后人则由湖南、广东播迁至海外。
曜公裔孙唐末迁往河南光州固始县,其中一支名郭嵩,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跟随王审知的从弟王想来到王审知任后梁闽王的福建福州,王想被任命为新宁县(今福建长乐县)县令,郭嵩随往,居新宁县芝山。安家后,在芝山的北峙溪择地建汾阳王庙,称地名为“郭坑”,庙名为“福惠庙”,以志不忘先祖子仪公和历代先祖。
郭嵩有三子:赘、贵、贽。郭赘世居郭坑,郭贵迁居到长溪县(今福建霞浦县)。郭贽有二子:恂、绚。郭恂字正道,官明贤侍郎,由郭坑迁居兴化府仙游县(今福建仙游县),卜居北郊大蜚山下,号“郭宅宫”。后世屡有灾异,乡人立庙祭祀郭恂,称之为“司马圣王”。郭恂子郭斌,字尚文,不久迁至泉州高桂坊。郭斌子郭瑛迁至惠安县北门外东赤程村。郭恂另一子郭质,字尚同,移居仙游县碧溪,郭质裔孙郭惟高,于北宋咸平年间由仙游碧溪迁至莆田县魏塘,称居住地为“郭埭”。其后裔闻名于世者有南宋初郭义重、元初郭道卿、南宋末郭廷炜,分别被朝廷旌表为孝子,后人以此为荣,称为“魏塘三孝子”。
郭绚字弘道,五代后唐时官福唐县(今福建福州县)训导,曾访汉代何仙姑遗迹,看中了该县玉融山下的南阳村,于是在此筑室定居。此支此后三百二十年中失考。至元初,郭初迁居福清县马山之西。郭初二子:耀、华。长子郭耀元中叶迁居福清县东南五十里之化北里下泽朗后洋之中兴社。耀子京,京子显,显子贵卿、子贵、建朗。至此分为天房、地房、人房三支,枝繁叶茂,播迁各地。据说当时就有谶言说:“南泽岐,北泽朗,五百年后衣冠火良火良。”后来真有不少人做了官。郭初次子郭华迁居泉州府城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