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渝北区洛碛镇发现了一座2300年前的巴国岩坑竖穴大墓,大量珍贵文物面世,出土了玉器、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等40余件,绝大部分均系巴渝首见。如此大规模的墓葬,又是怎么避免了历代“挖挖匠”的毒手?
渝北区洛碛镇巴国大墓是重庆市首次发现的积沙墓葬,也是重庆市主城地区最大的战国墓,墓室大小超过差不多同时期的巴国王墓(涪陵出土)。
当时负责渝北巴国墓发掘的白九江介绍,流沙积石确实在重庆古墓中存在。它充分利用了力学原理,一旦盗墓者打盗洞挖到积沙层,沙子就会流到洞里,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气势磅礴,瞬时,盗墓者往往会被葬身于此。
这座战国墓长8.9米、宽6.8米,残深近6米。筑墓者用20余厘米厚的青膏泥封堵了整个墓室,将潮湿的空气和泥土里的水流隔绝在外。棺椁保存完好得益于最外层20厘米厚的清膏泥和夹杂的炭块——隔绝空气和防水渗入,让墓室2000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状态。
实地踏勘发现,该墓属一处岩坑竖穴。棺椁上方6米和侧面数十厘米全是细沙。专家介绍,积沙墓在重庆地区属首次发现,主要为防盗——细沙难成型,盗墓贼打洞进入棺椁时,上面细沙随之垮塌,将其掩埋。
“据我们考证,在渝北巴国墓的这道机关里,石头基本选取的是棱角分明的石块,具有不小的杀伤力。”
提起这次发掘,白九江痛心不已,由于施工的破坏,这座墓穴被铲车破坏掉2/3,施工方还拉走三大卡车墓室内棺椁等物倾倒废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白九江介绍,原至少深6米以上的墓室,仅存1米多深。棺椁遭挖坏后,木材就装满了3辆大卡车,被弃置于深达20米的渣场填埋。棺椁底部余下一些长约6米的楠木板。
考古队员从残存的墓室内,发掘出40余件随葬品,绝大多数是大小不一的玉璧和玉璜,其中一件戈柲冒,虽历经2300年时光,仍熠熠生光,“随葬品基本都以鸟纹为装饰,这说明当时巴楚文化交流频繁。”
西汉中晚期以后,由于竖穴土圹木椁墓逐渐消失,积沙墓也随之稀少。
2005 年7月,在西安西三环一处建筑工地上,修路工人在开挖排水沟时,无意间从地下挖掘出了大量沙子。令人吃惊的是,当工人准备停工清理挖掘时,在准备铺管道的一个洞里,又发现了更多的沙子。工人们心生奇怪,不知道这么多沙子底下到底掩埋了什么,就赶紧停下来,并向上级部门和文物部门汇报。两天后,闻讯至此的西安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现场勘查后,初步推断该沙坑属于古代一种具有防盗措施的墓葬——积沙墓。
考古人员清盛唐时的古墓时,根据墓室和甬道留下的盗洞分析,这座墓先后4次被盗,真正有价值的文物已被盗墓贼洗劫一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王自力表示,这座盛唐贵族墓,最早一次遭盗可能在埋下不久,此后又有3批盗墓贼光顾,最晚一次很可能就在近代。
在甬道两侧的墓壁上,考古人员清理出4个壁龛。在靠近墓道口的一个壁龛里,排放了二十多个彩陶俑,其中仕女俑最多。这些仕女俑有二十多厘米高,刚挖出时,身着的裙子为艳红色。另外还有骑马俑,上面坐的仕女一脸闲情,像是正要去马球场参加一场游戏。
而这些彩陶俑对考古学依然富于价值。
如西安西三环盛唐墓那样,流沙墓葬并不能完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