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茶叶,我从来都很敬畏,每喝一次,就彻夜难眠一回。我想茶是属于思想者的。
我的二表叔是潮汕那边的人,茶不离手。多年不见的他,给我捎来一盒大红袍。一看这名字,敬畏之心又油然而起。大字不用多说,高调亮相。一个红字,是多么的饱满自信。那个袍字才真叫吓人,皇袍加身,这哪是吃吃喝喝的事儿啊。仔细看了冲泡说明,烧水,温壶,烫杯,洗茶,不知是粗手笨脚不灵巧,还是心中敬畏太紧张,或许根本就是扶不住这底气太足的大红袍,喝过一泡就大汗淋漓,头发都贴在了脑门儿上。
带着无比的好奇与敬畏,上了一趟武夷山。
第一次到武夷山的人,都会去看半山腰上那六棵大红袍母树。严格地说,不应该叫山,是一些高矮不一的岩石陡峭山丘,就在峭壁上,六棵母树俯瞰着芸芸众生。望着这几棵树,它的高度还不及旁边用红油漆涂过的“大红袍”几个字,我心里很感慨,原来汉语中树的高大与茶是没有关系的。舒婷诗里写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讲的是相忘于江湖的爱情,跟茶也无关。大红袍的一个袍字让人总联想起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的绿荫。真是望文生义。
在峭壁旁有一座凉亭,只卖一种食品,一种叫大红袍的茶叶蛋。炉子上咕嘟着,热得烫手,这就是风景区常见的小吃,不值得流连。可当地人说来这里不吃这个来干嘛了?我说看大红袍母树啊。人家回答,茶又不是花,不是拿来看的。呵呵,还真是这个理。买了十个茶叶蛋,吃下一个之后,你就懂什么叫欲罢不能。
在武夷山,没有人说喝茶,都说吃茶。曾经有个年轻的修行者总问师父很多问题,师父总回答他三个字“吃茶去。”后来年轻人悟到,茶看似无味,细品却有百味,如同人生,懂得了师父所言,于是总结成一句经典,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就在当地的一个小村寨,一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轻描淡写地就让我们见证了这句经典。一处老宅门口的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吃茶不要钱,我们好奇地走进堂屋,一位中年妇女招呼我们坐下吃茶,随手用开水把小茶碗一浇,说,给你们泡我家的醉贵妃吧。当然不是贵妃了,这只是岩茶的一个品种。我问她一天吃多少茶,她说早起就开始吃,不停地喔。我又问都吃茶去了谁干活呢?她哈哈大笑起来,哪里分得那么清楚,边吃茶边干活啊,你看我,就这样还生了几个娃娃。我吓一跳,问,计生办不管你啊?我躲起来啊。躲躲藏藏这日子多难熬啊。是很难啊,我一个人住在山上,什么都要自己种,要不就没得吃,我种菜,种茶,采茶,炒茶,卖完春茶娃娃也落地了呢,看一看,是女孩就再生,是男孩就算完成任务啦。说话间,她完全像在讲别人家的事儿,如同一个不关痛痒的旁观者。
我从心底里由衷地尊敬她,生存的千辛万苦,不用千言万语来表达,只需一杯茶就过滤了,随风而去的是苦难与艰辛,留下的是明天的继续。那个时刻,我明白了文化的真正意义,它不是高深的哲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能让我们感觉到更多愉快,享受和希望的生活方式而已。就像九十岁的波兰诗人米沃什写的那首诗——
雾一早就散了
我在花园里开始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
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遭受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
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我的二表叔是潮汕那边的人,茶不离手。多年不见的他,给我捎来一盒大红袍。一看这名字,敬畏之心又油然而起。大字不用多说,高调亮相。一个红字,是多么的饱满自信。那个袍字才真叫吓人,皇袍加身,这哪是吃吃喝喝的事儿啊。仔细看了冲泡说明,烧水,温壶,烫杯,洗茶,不知是粗手笨脚不灵巧,还是心中敬畏太紧张,或许根本就是扶不住这底气太足的大红袍,喝过一泡就大汗淋漓,头发都贴在了脑门儿上。
带着无比的好奇与敬畏,上了一趟武夷山。
第一次到武夷山的人,都会去看半山腰上那六棵大红袍母树。严格地说,不应该叫山,是一些高矮不一的岩石陡峭山丘,就在峭壁上,六棵母树俯瞰着芸芸众生。望着这几棵树,它的高度还不及旁边用红油漆涂过的“大红袍”几个字,我心里很感慨,原来汉语中树的高大与茶是没有关系的。舒婷诗里写的,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讲的是相忘于江湖的爱情,跟茶也无关。大红袍的一个袍字让人总联想起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的绿荫。真是望文生义。
在峭壁旁有一座凉亭,只卖一种食品,一种叫大红袍的茶叶蛋。炉子上咕嘟着,热得烫手,这就是风景区常见的小吃,不值得流连。可当地人说来这里不吃这个来干嘛了?我说看大红袍母树啊。人家回答,茶又不是花,不是拿来看的。呵呵,还真是这个理。买了十个茶叶蛋,吃下一个之后,你就懂什么叫欲罢不能。
在武夷山,没有人说喝茶,都说吃茶。曾经有个年轻的修行者总问师父很多问题,师父总回答他三个字“吃茶去。”后来年轻人悟到,茶看似无味,细品却有百味,如同人生,懂得了师父所言,于是总结成一句经典,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就在当地的一个小村寨,一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轻描淡写地就让我们见证了这句经典。一处老宅门口的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吃茶不要钱,我们好奇地走进堂屋,一位中年妇女招呼我们坐下吃茶,随手用开水把小茶碗一浇,说,给你们泡我家的醉贵妃吧。当然不是贵妃了,这只是岩茶的一个品种。我问她一天吃多少茶,她说早起就开始吃,不停地喔。我又问都吃茶去了谁干活呢?她哈哈大笑起来,哪里分得那么清楚,边吃茶边干活啊,你看我,就这样还生了几个娃娃。我吓一跳,问,计生办不管你啊?我躲起来啊。躲躲藏藏这日子多难熬啊。是很难啊,我一个人住在山上,什么都要自己种,要不就没得吃,我种菜,种茶,采茶,炒茶,卖完春茶娃娃也落地了呢,看一看,是女孩就再生,是男孩就算完成任务啦。说话间,她完全像在讲别人家的事儿,如同一个不关痛痒的旁观者。
我从心底里由衷地尊敬她,生存的千辛万苦,不用千言万语来表达,只需一杯茶就过滤了,随风而去的是苦难与艰辛,留下的是明天的继续。那个时刻,我明白了文化的真正意义,它不是高深的哲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能让我们感觉到更多愉快,享受和希望的生活方式而已。就像九十岁的波兰诗人米沃什写的那首诗——
雾一早就散了
我在花园里开始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
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遭受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
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http://hiphotos.baidu.com/%CD%F5%D0%A1%D1%BE%D6%D0%CE%C4%CD%F8/pic/item/3f9142824710b912b376ef46c3fdfc0393452258.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