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神灵“对话”
在影片《夺宝奇兵》中,描述了一种巨大的被称为“约柜”的人造金属宗教器物,据称是“能与上帝对话的接收装置”。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这样一种仪器可以供人们与神灵对话,但神经科学家却做出了类似的装置。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波辛格博士设计制造了一台仪器。这台仪器可以在人头部周围产生特定的磁场,引起脑部颞叶产生类似于癫痫轻微发作的症状。让健康人感觉到身体在漂浮、变形,并引发有关宗教内容的朦胧幻觉。
基于多年对宗教体验神经学基础的研究,波辛格又设计了更为精确和详细的实验,用以测定超自然接触时的精神过程。实验证明,“颞叶瞬变”(TLT,即颞叶上的神经放电节律模式发生瞬时增加和不稳定)可引发宗教体验。这种瞬态现象类似于颞叶癫痫患者发作的较轻微状态,有时也会在健康人中出现。
至于为什么颞叶瞬变会生产宗教相关的特殊体验。波辛格认为左脑颞叶皮层在维持“自我意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右脑的相应部分有“与之匹配”的活动。然而,当右脑的活动与左脑不同步时,比如在颞叶瞬变情况下,左脑将右脑给出的信号翻译为“另外的自己”或关于上帝的“感应现象”。这种体验的产生与大脑颞叶皮层下区域的过分刺激相关,尤其是与情感相关的松果体及与自我记忆相关的海马体的刺激。对于这些区域的刺激会引起个人宗教体验。这些颞叶瞬变案例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由危急情况、长期焦虑、濒死体验、高海拔、饥饿、节食、生活环境的频繁变化及其他的生理紧张引起的右颞区域敏感性或不稳定性增加,脑部缺氧,血糖变化等。
波辛格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健康人群中做了很多对照实验。他们认为,人在颞叶瞬变情况下,即使没有“轻微癫痫发作”现象,左右脑之间仍然存在不协调的趋势。大量健康人和产生宗教体验的人的脑电波的对比表明,利用脑电图曲线的低频分量(θ节律),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宗教体验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健康人群,θ节律的紊乱与“感应现象”的产生相对应。颞叶皮层下(边缘)出现不协调时,宗教体验随之产生。实验得到了出现宗教体验倾向与脑内部颞区信息传输相关的证据。
这些结果非常有趣,不过波辛格所做的激发宗教体验的实验则更令人惊异。典型的实验程序是这样的:将被试者与声源分开,蒙上眼睛,头上戴一个装螺线形电导管的头盔。螺线管产生有序的极低频磁场,在被试者脑部产生电流,导致部分感觉缺乏。在此过程中,要求被试者大声地说出体验到的感觉,并记录下来。通过控制磁场,实验人员可以控制脑部电流的位置和波形。当对准颞叶的皮层下(边缘)区域时,被试者易产生身体变形、被外力推动的感觉,并伴以强烈的情绪反应。一位测试者在实验中感觉到身体晃动,被拉直,腿被拉长至半空中,还感到一阵强烈的愤怒,以及一丝恐惧。当刺激主要针对颞叶皮层时,被试者往往会出现神秘的或与宗教内容有关的幻觉。例如,一位新闻记者在实验中看到了童年时住的房子,朦胧中拜访了西藏寺庙中的喇嘛,并获得了宗教情感的“实现”,他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西藏喇嘛。在实验中使用耶稣受难像或东方音乐的时候,被测试者的幻觉更为敏感。
对照前文提出的3个疑问,用波辛格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来回答。波辛格坚信,颞叶皮层下系统对于超常声称和宗教体验有很大影响。当左右脑不协调时,脑部颞叶皮层区域影响“自我感觉”。他的对照实验数据都支持脑部颞叶传导对宗教体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波辛格的理论明确否认大脑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上帝感知单元”。他认为,脑部关于宗教体验的部分正是负责“自我感觉”、情感反应和自我记忆的部分。虽然他的实验不涉及这个问题,不过他的相关数据支持这个观点。由此看来,很多人声称的与上帝的对话,不过是大脑工作中出现的小小纰漏。在有关宗教是否先天形成的疑问方面,波辛格没有提出明确的观点。但是,波辛格也多次指出,宗教体验可以产生积极效果,并认为颞叶瞬变可以作为极端焦虑症的一种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