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photos.baidu.com/plutosoft/pic/item/9b6678d98d1001e9d2ef74b6b80e7bec56e797e6.jpg?v=tbs)
不过这只潜力股现在还看不出有增值的迹象,不管在制鞋业还是博彩业都不象大有前途的样子,他的机会究竟在哪儿呢?
其实机会已经悄悄降临到他身边。刘裕十四岁那年,一个能干的三十四岁贵公子到与京口仅一江之隔的广陵走马上任,就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开始招兵买马,编练新军,他的名字叫谢玄。两年后,谢玄移镇京口,因当时京口又有“北府”的叫法,这支新建的精锐之师,便有了一个在后来威名远扬的名字:北府军!日期:2010-02-25 07:57:28
慕容垂与刘裕相较,雄才伟业,一时瑜亮,但刘总是给我感觉人品较慕容差多了,也阴多了.不知老师以为如何???
--------------------------------
我也比较喜欢慕容垂。只是看资治通鉴里的记载,这位也太高大全了吧。
--------------------------------------------------------------------
和刘裕比起来,慕容垂比较讲道义,更有人格魅力,但他办的多少错事,恰恰是他的这些特点造成的,从那个标准来看,他都不能算“高大全”吧?刘裕更理性,更能抛开感情因素做出冷冰冰的理智判断,虽然有时有些不必要的残忍,但总的来说,刘裕比慕容垂犯得错误要少。 那这些侨置太守治所在哪里? 他们应该承担那些职能? 薪水具体打折多少?
------------------------------------------------------------
对不起,这个问题太难了,在下无力准确解答。可能不会有固定的治所和稳定的待遇。日期:2010-02-25 08:05:00
另外,很感激朋友们的热情,尽管可能让大家失望,在下还是不得不向大家坦白交待,争取宽大处理:
因在下时间和水平有限,无法与天涯众多高人相比,没有能力做到每日更新,今后可能要三天甚至四天更新一次。原先《慕容垂评传》能够做到每日更新,那是因为在连载前基本上已经写完了。连载用了三个月,而在下实际写作用了九个月。不过既然挖了坑,在下一定会坚持将它填完的。特此向朋友们致歉!日期:2010-02-26 07:39:24
刘裕像,和传统的岳飞像挺相似。![](http://tieba.baidu.comnull.gif)
![](http://img13.tianya.cn/Photo/2010/2/26/18287910_29626884.jpg)
日期:2010-02-26 07:40:23
另一篇刘裕像,更有帝王气一些。![](http://tieba.baidu.comnull.gif)
![](http://img9.tianya.cn/Photo/2010/2/26/18287916_29626884.jpg)
日期:2010-02-26 07:43:02
曾老师,期待您新的大作。
我觉得慕容垂出身王族,少年成名,家族有很多人才可以依靠,所以贵族气质多一些,遇到事情相对轻松,刘裕出身社会底层,人少力孤,对社会的残酷认识的更加深刻,所以忧患意识更加强烈,遇到危机时只能采取更残酷的方式。
我也姓刘,挺佩服刘姓强人刘裕。
------------------------------------------------------------
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在下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
“ 中国历史上的创业之主,其青少年时代的表现常走两个极端。一般说来,其中出身豪门者往往是模范青年,如王莽、司马懿、慕容垂、李世民等;而出身社会下层者常常是问题少年,如刘邦、刘裕、朱温、王建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出身豪门的人,对他们来说仕途的大门一出生便是敞开的,不用费力去挤,但同时也身处舆论的监督之下,名声良好与否对他们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而对下层人来说,在“礼不下庶人”的时代,是不会有人去关注一个穷孩子是否好学上进,是否德行出众的。出身低微的人中,只有那些蔑视规矩,敢想敢干,带有赌鬼性质的亡命之徒才更有机会抓住命运的赐予,来实现鲤鱼跳龙门。”
其实机会已经悄悄降临到他身边。刘裕十四岁那年,一个能干的三十四岁贵公子到与京口仅一江之隔的广陵走马上任,就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开始招兵买马,编练新军,他的名字叫谢玄。两年后,谢玄移镇京口,因当时京口又有“北府”的叫法,这支新建的精锐之师,便有了一个在后来威名远扬的名字:北府军!日期:2010-02-25 07:57:28
慕容垂与刘裕相较,雄才伟业,一时瑜亮,但刘总是给我感觉人品较慕容差多了,也阴多了.不知老师以为如何???
--------------------------------
我也比较喜欢慕容垂。只是看资治通鉴里的记载,这位也太高大全了吧。
--------------------------------------------------------------------
和刘裕比起来,慕容垂比较讲道义,更有人格魅力,但他办的多少错事,恰恰是他的这些特点造成的,从那个标准来看,他都不能算“高大全”吧?刘裕更理性,更能抛开感情因素做出冷冰冰的理智判断,虽然有时有些不必要的残忍,但总的来说,刘裕比慕容垂犯得错误要少。 那这些侨置太守治所在哪里? 他们应该承担那些职能? 薪水具体打折多少?
------------------------------------------------------------
对不起,这个问题太难了,在下无力准确解答。可能不会有固定的治所和稳定的待遇。日期:2010-02-25 08:05:00
另外,很感激朋友们的热情,尽管可能让大家失望,在下还是不得不向大家坦白交待,争取宽大处理:
因在下时间和水平有限,无法与天涯众多高人相比,没有能力做到每日更新,今后可能要三天甚至四天更新一次。原先《慕容垂评传》能够做到每日更新,那是因为在连载前基本上已经写完了。连载用了三个月,而在下实际写作用了九个月。不过既然挖了坑,在下一定会坚持将它填完的。特此向朋友们致歉!日期:2010-02-26 07:39:24
刘裕像,和传统的岳飞像挺相似。
![](http://tieba.baidu.comnull.gif)
![](http://img13.tianya.cn/Photo/2010/2/26/18287910_29626884.jpg)
日期:2010-02-26 07:40:23
另一篇刘裕像,更有帝王气一些。
![](http://tieba.baidu.comnull.gif)
![](http://img9.tianya.cn/Photo/2010/2/26/18287916_29626884.jpg)
日期:2010-02-26 07:43:02
曾老师,期待您新的大作。
我觉得慕容垂出身王族,少年成名,家族有很多人才可以依靠,所以贵族气质多一些,遇到事情相对轻松,刘裕出身社会底层,人少力孤,对社会的残酷认识的更加深刻,所以忧患意识更加强烈,遇到危机时只能采取更残酷的方式。
我也姓刘,挺佩服刘姓强人刘裕。
------------------------------------------------------------
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在下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
“ 中国历史上的创业之主,其青少年时代的表现常走两个极端。一般说来,其中出身豪门者往往是模范青年,如王莽、司马懿、慕容垂、李世民等;而出身社会下层者常常是问题少年,如刘邦、刘裕、朱温、王建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出身豪门的人,对他们来说仕途的大门一出生便是敞开的,不用费力去挤,但同时也身处舆论的监督之下,名声良好与否对他们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而对下层人来说,在“礼不下庶人”的时代,是不会有人去关注一个穷孩子是否好学上进,是否德行出众的。出身低微的人中,只有那些蔑视规矩,敢想敢干,带有赌鬼性质的亡命之徒才更有机会抓住命运的赐予,来实现鲤鱼跳龙门。”
![](http://hiphotos.baidu.com/plutosoft/pic/item/9b6678d98d1001e9d2ef74b6b80e7bec56e797e6.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