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天尊玄灵高...吧 关注:39贴子:353
  • 12回复贴,共1

虚怀若谷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3月9日 岁次丁丑年二月初一日
【虚怀】自己,如竹节之中空,如山谷之空旷,能容万物,如谷怀愈其大,当然就能更容其物,娘希诸儿女能悟錬自己之【心】能如山谷之空,能习修自己之心能【空】,始能容天下之万物,否则只实而无法容物,那【心】永远是阻滞无用的,同时虚怀己心,可由容物之时机去深入体会仁慈、义理的美妙。一个能虚之怀,其受益不止于此,更可接纳宇宙之祥和之气,以壮己身污灵,即是亦有清灵之作用。诸儿女因未练习到此之地步,故不能深切体会其中之妙耳!今日提示,即是盼望诸儿女能朝此方向去錬修,以为精进自己之依据,作为尔后有机成道之根基。
中肯心怀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4月7日 岁次丁丑年三月初一日
诗曰:心怀中肯意真诚,处世平和理气清,大道涵修无限境。安然自在性堪明。
心怀之中肯,乃人意气真诚之表理,在为人处世就可平和,且能壮气,同时亦是修持无限大道之依据,更可籍以安然自在,同时可明己之性于清纯之境也。
然诸儿女往往在生活之中,无法中肯自己的心怀,亦即是无法真正清纯己身之心地,暗晦于行事,难以光明,亦即是无法将自身真诚的一面赤裸裸的呈现出来,因而阻滞元灵之光辉,无法由中肯心怀来錬修自己之本性,致使任其沉坠,永无清净之日,至堪惜也。
今夜以此此为提纲,就是提示于诸儿女修錬之首要,要能中肯自己的心怀来面对生活的一切,至于修持大道更得如此,否则难有成就之日也,希诸儿女能细悟勉之。
明清自己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4月21日 岁次丁丑年三月十五日
诗曰:明清自己合人身,和乐悠悠最可珍,有得安然无挂碍。知修养性福堪亲。
人最悲哀者,就是不能认清自己,无法认清自己,简明可知就无法成就自己也。如万物亦得适时性而塑造,才能得物之真妙,即所谓【朽木怎能雕出佳物】之意就在于此也,如不适合塑造,再怎么雕塑亦无法成物也。人其实亦同也,能深明自己适合于何种专长,那就在此专长上去发展,就会有所成就,非汝之兴趣于专长,就等于浪费宝贵的时光而无有成就也,同时人亦不必去羡慕他人的成就,因那是他有他的专长所在,如你的专长,他人亦不一定会呢!能知此之理,安然的生活自己,适切的调和自己,在合情合性的情况下去发展,福就在其中也。
至加修道亦然,不要跟他人一窝蜂的崇拜这,崇拜那,更要确实明难找出合于自修真修自己的圣道,努力去耕耘,努力去了悟,久久自有成就也。更不可受【智骗】——无知者来引诱你,那别谈是修道,就连你自己的真性都会受毁也,盼诸儿女能细心去悟理,来光辉自己。



1楼2012-07-22 20:26回复

    安和养性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7月5日 岁次丁丑年六月初一日
    诗曰:养性安和自在身,为人处世脱凡尘,无忧无虑心愉乐,道德清明定可臻。
    人之性得适其安养,才能保持其原本善良之圆融,如疏于养护己性!终久必定腐蛀而败坏矣。本性一旦败坏,请问何种不当之事,何种暴戾之事做不出来?如今社会道德之所以会如此的堕落,其主因在此也,就是未能好好的安养己性所致。
    平日诸儿女只知在无关紧要之事上去求安养,如虚幻肉身外表之维护,无需有之虚荣心安养等,都特别的用心在照顾着,至于真正需要安养的本性,却全然的把它忘掉了,实值深思虑醒之。
    又如现令科技之进步,在养护什么电子宠物等,这只不过是人类科技进步之产品,其实花费时间金线在这方面,纯属没有任何之意义,还不如实实在在的安养自己的本性来得实在,如可能可藉此悟出真谛,转换安养本性最为上策。然本性之安养,除了可修身外,更可利于为人处世,更是道德的提升,诸如此等之好处,自然而然就可形成于无形,造就自己,希能齐勉之。
    去心之秽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7月19日 岁次丁丑年六月十五日
    人心之秽在何?此等之秽并非如同物品之污,以各种清洁剂即可清除的,而是要以自身无比之毅力与决心,以及自身努力的勤修,才可清除得掉的。而一般诸儿女【心之秽】为何?其实日常生活中种种之不当均由心念而起,这些都会滋生心秽之来。如欲念之生,害人利己之来,不求道途,只求利域等,这都是心秽之原,且专事不良勾当!专行不义不仁之事,这些亦是产生心秽之来也。诸如此类非以水或其他清洁用品就可去掉的,只能秉性真修,一步一步的慢慢将之抹去,才能消除,否则将使心愈染愈深黑,终究无法清白,到头来连己身之灵亦跟随之成墨了。故当深明【心秽】之除是己身当务之急,时加留意,莫可轻忽,否则待秽厚成垢,则难以挽回矣,盼能明义而勉修之。
    广结善缘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8月3日 岁次丁丑年七月初一日
    诗曰:广结善缘奠道基,平安顺意德相随,人人和乐无偏执,美满臻祥定可期。
    善缘多结,恶缘避离,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之原则,善缘多结,其必有甚多之善果与善德之存在,同时对自己之为人处世都有莫大的帮助,不只可求己身之平安,更能称畅如意,所以在此点上每个人都得慎意,不可有所偏执,否则会接随恶缘之到来,而造罪业也。
    娘曾示明,一个人自出生后(即是在汝一生之中)合计能有缘与之相聚有多少呢?所以能有缘相聚就属不易,在这其中当然有恶缘善缘之别,恶缘尽力以己化之,善缘尽可能吸勉之,然后能在众缘中齐明于真道上,那本身不但是所谓的修,更能因而造德成德也。
    甚多之诸儿女不能明白此埋,懵懂的交结,糊涂的交往,善缘恶缘不分,致使己身不但无修!更而败德,至为可惜!故娘提示者就是要诸儿女能思悟此理,多明此意,以求广结善缘,多得己身之功业,更可因而致使所有之佳缘能同步于康庄之大道,何患娘会忧心呢?


    3楼2012-07-22 20:27
    回复

      錬性祥和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8月17日 岁次丁丑年七月十五日
      诗曰:錬性祥和日日新,培功进道德堪亲,能知化育期圆满,后福无穷自在身。
      诸儿女日常所欲求的祥和,不外乎能在生活上求得舒适,在金钱物质上能不匮乏,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切能如意吉祥,即是希望能事事称心如意,其实这些只不过是过往之云烟,纯属虚幻不实之现象。试看世间世人有多少人能长期安享福禄?人生变化莫测,难以预断,短暂之荣华富贵,不可迷误而沈坠自己。再看世间有何物才是真正不变的存在呢?其有都是虚假的,所以唯有能将已【性】多加錬化,把己身錬化得安然祥和,不但处世上无任何之障碍,也是真正返本还原之根基所在,这才是真正永远可存在而不毁灭之物也,所以当时时以此来自勉!常常常以此来自錬,让已性能真正的祥和,实在的圆融,到那时性明灵清而升华矣!才能得到实际拥有之宝物也,盼诸儿女能细加体会明悟行之。
      亲情珍惜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9月2日 岁次丁丑年八月初一日
      诗曰:疼惜亲情最可珍,互相谅解乐频频,能知和睦人伦正,社会安祥日日新。
      在茫茫世间里,那么多的诸儿女能会聚就是不容易,也就是得有相当的缘份才会相会的,况乎【亲情】呢?其因经常会处在同一个屋檐下,那这种情份更是又重、又当知珍惜才对啊!
      世闻俗话所云:【打虎抓贼亦得亲兄弟。】此话言喻着亲情之可贵,亦即是亲情才能付出一片之真意,相互的扶持,彼此的解难,共谋美满幸福之人生也。但见如今之世人往往不这么想,总把这份【亲情】予以淡视,不但不知珍惜,反而为小事或家产等身外之物而争吵不休,感情破坏了,人伦荡尽了,真令人不解也!何不细思友人及他人都有情感之存在!何况日夜相处之亲人呢!所谓【相煎何太急】,都出现在亲情伦理上较多,更当省思。
      如今社会演变,道德沦丧,主因在于此也。根源有问题,怎可期待其能长大成物呢?所以社会要能和乐安祥,得先从基本亲情用始,才能造就美好的人生。
      贴切的付出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0月2日 岁次丁丑年九月初一日
      诗曰:贴切情怀最可珍,为人处世实堪亲,能知运用功无限,生德仁和自在身。
      人之所以贪痴不明,总在于自己能得到什么,总不去思及我到底付出了什么,最可悲的在于痴迷的付出,到头来所得到的【回报、回收】都是无限的悔恨。
      所谓贴切的付出,不论是亲人也好,或是不识的众生也罢,如能一视同仁,有难有灾,适时的伸出援手予以救度,那不只是及时造功立德之机,更是你菩萨仁慈心的表现。诸儿女总是私心于己亲人之贴切,未能广及于众生的关怀,故而德少功稀,如能广发己心于大众,那功德就广大也。人总不可只局限己心之范围,只如此更会失去为人处世之真谛,只在于己身之范围内,不但无功可言,在人情事故上更是受人所垢病也,所以当能先广心怀于众生,那在任何一处的生活领域,必可自由自在,且功德成就矣,盼诸儿女能在此多细悟理以行之。
      


      4楼2012-07-22 20:28
      回复

        义教亲情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0月16日 岁次丁丑年九月十五日
        诗曰:义教亲情不畏辛,安祥和乐可为真,无知悟理来行道,害己祸人害己身。
        现今之社会,人情淡薄,众所皆知,连至亲之亲情亦无不如此,实在令人寒心!为人子女者除了难以人伦之礼奉教双亲外,就是为人父母者亦有疏于亲情教化之情况,难怪乎如今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青少年之遗害比比皆是,实在令人扼腕也!这都是不能做到【义教亲情】的严重后果也。
        然今工商社会,人人为了争名争利,不眠不休,总是忽略了亲情的管教,只以为可供子女丰衣足食就可以了,其有他们的内心中是空虚无奈,缺少了种种人伦义理的灌输,所以青少年把持不住了就为非作歹,等到受害了才痛哭流涕,这又何用?毁了子女的前程,更毁了自己的希望,此等现象,如今之社会难以尽书,这也是大家共认的事实。奉劝诸儿女,钱可少赚些,义情应多加以照应,不然那就如同俗云:【偷鸡不成蚀把米】呢!希望能思悟娘言,多付出一些心力在自身之亲情身上,免尔后遗憾终生,更可因而巩固社会的和谐,听娘言绝对不会错的,勉之。
        正念灌输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0月31日 岁次丁丑年十月初一日
        诗曰:正念灌输第一先,培功立德志当坚,无边后福由心造,德荫儿孙继万年。
        【物种心造】,这句话含藏无限之深意,亦即是要造福自己,全凭己心,但此亦得由【正念】起始,所谓之正念,乃全靠诚善而来,如此坚心造功立德而行,则真正之后福才会随之而来也,如非如此,惟有造罪造业一途也。
        诸儿女在日常生活中,首先须正念自己,也就是得时常灌输自己有正念之存心,绝不可有所偏颇,那就会因而积功累德矣,更可因而扩及到你所接触的人,加以感化之,更重要的是不必遗留大多之钱财给儿孙,这并非赐儿孙之福,可能亦会导致子孙之祸源,当时常教育子女以【正念】而面对世尘的一切,以正念来生活,端正自己。有此种之灌输,就是真正给予子女的无边后福也,此种之心态必须常存自己之心头力行之,不止可造就自己,更是真正予以儿孙之真福也。
        在人生的过程中,就是因为不能把持住这种观念,才会造成今日社会之动荡不安而人心惶惶,不只损德、败德,更是罪孽重重也,希能醒悟行之。
        和心伦理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1月14日 岁次丁丑年十月十五日
        诗曰:和心伦理德堪亲,养性修身化育仁,道在其中期勉励,将人处世乐频频。
        伦理乃社会道德之规范,亦是为人行止道德之准绳,亦是人生必遵之原则,除此则必败德乱行,无有其正理之存在也。然伦理亦即是正德之根源,如缺少了它,则无人伦之约束,整个社会将无有天日也。
        安己心,和睦于伦理之上,这乃属人心之良知,良知之显现,伦理之规条,乃正乃义,乃是一个生活之准则。一个人自生以后,无不受此规范而生活,如有违背,你将是社会之罪人,你必为人所不耻者,故可知【伦理】乃实现仁心、正义之所在也,也是人生造德修德之基础,违背了伦理,可说无道可修也。故娘在此期勉诸儿女能在【传理】的根源去完成道业,必定是完整无缺,在此勉行之。


        5楼2012-07-22 20:29
        回复

          造心慈仁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1月30日 岁次丁丑年十一月初一日
          诗曰:心造慈仁第一先,群生度化志当坚,安祥和乐从兹起,大道康庄继万年。
          生为人,慈心为重,亦即是慈仁是为人之根本。有慈有仁,心地才会光明;有慈有仁,始可感化天地万物,有慈有仁,才能安祥和谐;有慈有仁,才能统御感化万灵;有慈有仁,始可成证仙佛圣神境域;有慈有仁,始不负苍天所赋之本性。总言之,慈仁于心,如此非比寻常之一股力量,是万化一切之根本也。
          是而,人当建心于仁慈之上,不论是致事、致道,才能有所成就,否则难言其功,难有成证也。世人总因尘凡之染,将此原本完圆之心倾离,偏于暴戾、狠虐,致使腐蛀败坏,当然始终不能有所悟证,这些都该明了知道的,盼诸儿女能细于体心自己于【慈仁】,才能成化所有之一切,齐勉行之!
          义正养心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2月14日 岁次丁丑年十一月十五日
          诗曰:义正存心德气生,安祥养性道清明,坚行不渝收功果,自在逍遥上玉京。
          【义、正】可养己心,使之正气升华,安详錬养己性,可使得正道由起而清明,如能坚行不移,就能收得丰硕之功果,不用说,当然可证位瑶京也。
          【义】可养气,使气充塞天地之间,使之蕴薄,使之浩然;【正】可养性,正可养灵,可遍行天下而无任何之偏差,这就是【义、正】可贵之处。
          诸儿女如能存养心性于义与正上,那性灵就可藉以提升,更可由而光辉,故每一事之处理,得存正、存义去面对,不可因任何之诱惑而有任何之偏颇,或是失义,以败德为害,则伤灵害性,当必慎之!
          然在今日之社会里,诸儿女定可见义、正己渐偏离真遗,使得己身或是他人在任何之情况均有失怙之感觉,茫茫然不知所归,如诸儿女均能义正养心,更可增进寰宇的和样,人人善存于此,个个即可安和,勉行之。
          弊习莫因循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6年12月30日 岁次丁丑年十二月初一日
          诗曰:因循弊习慎当思,明德正心造性基,恶去善存归大道,修持功就定堪期。
          诸儿女自生以来,受各阶段之尘染,难免积习其多,如系好的则无妨,如是恶者常速予清除,因这些不去注意之恶习,会沾污了本身灵气之光明,阻碍了道修之成就,就是恶不去,善就无法积存,则当然就无有其功可言也。
          诸儿女总是责人者严,责己者宽!因循的原宥自己,所以恶积难除,性灵永是暗昧无光,故当明知此理,反道而行之,须【责己严,待(责)人宽。】不止可慈仁己心,更可感化而造德,如此精造何患乎功德不就呢?除此之外,当然还得注意心念之弊,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不可忽视,因念及行及,好坏都在一念之间来产生,心念正宜道,行止则必止于德,心念离道趋恶,行止则必危祸也,故当特予明勉自己,求得道果之成就。


          6楼2012-07-22 20:29
          回复

            道田广播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元月13日 岁次丁丑年十二月十五日
            诗曰:道田广播志为先,化育群黎尽向前,不畏任何来阻碍,当仁不让继年年。
            回顾年来,敕命无极禅化院南天虚原堂之显化成立于凡间,在诸儿女等勉力之下,功效卓著,道务日蒸,不负娘之期望,足堪慰也。然道之难以普化,实在是因为凡尘世间欲染太深的关系,但诸儿女不必灰心,只要坚心坚志,无有不克者也,而今堂基已奠,道之发扬不怕没有成就,只要能齐力而行,定有辉煌之成果的。当然在此众恩师及娘等都会协助诱化世人归善、归德、归道,以期懿敕之禅化院能光芒四射于凡间,值此岁末之际,因诸儿女勤力之功可嘉,故再予以勉之。
            寅起道发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2月11日 岁次戊寅年正月初一日
            诗曰:道心寅起志当坚,修已度人尽向前。有待开花齐结果,大千禅化继年年。
            在年前,由南天玉绍敕旨创立【无极禅化院.南天虚原堂】,乃娘懿令关卿能将无极天之【禅化院】显化于世间,同时亦敦请太上道祖为院尊,太上道祖勉为其难的应允,故甚为致意于禅化院道务之发展,依禀呈所知,尚差强人意,跟尚有待加强之处甚多,但在寅(虎)年之始,盼能更齐心力于道务之发展,当然无极天等均会暗中助力道之成长,这都得神人合力才行,盼能在不久之将来,如所愿的禅化整个大千世界。
            年来诸儿女之努力下,成果尚可交待,当然诸天圣神仙佛亦在鼎助之,如圣书之著,都是佳乘之选,来壮院堂之名声,尔后当然亦会继续行助之,尤其【经典】之著,更是院堂之圣(盛)事,非常可赐允著者,然【南海古佛观世音菩萨】已应允助成,这可说是该堂破天荒之佛经,这都是尔后成助之主力,并希能坚忍齐道心以赴之,然娘亦甚少对虚原堂特予懿示,藉寅年之初,特懿示勉行之。
            虚空明道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2月27日 岁次戊寅年二月初一日
            诗曰:虚空进道道明真,历练勤修不畏辛,自在逍遥无挂碍,坚心造化可称神。
            道修之大碍,均出自于己身心志之无法达于【虚空】之境,虚者能容,空者能纳,此之能容能纳,并非加其任何之欲念于内,此之能容能纳,主在于心境达于此状之时,就可无形的吸入道之妙,这就是道妙之容纳之意义也。
            诸儿女心念之内所存的都是一般俗尘之利、俗尘之欲,且充塞的满满的,哪有空闲能再存纳真正之道妙之所在呢?故而造成无道入而离道去也,这是修的最大忌讳。所以说,【虚空】始能明道之真妙也。
            当然要想錬就【虚空】的境界,立非一蹴可及,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只要诸儿女能从看淡世俗之一切是幻、是假开始,就会慢慢体悟到虚空之美妙处,本来是虚无、空无的世事,总被诸儿女误认为是实、是有之情境,所以总难以去明道虚空。盼能在此多多反复领悟道的真味,才能历练出来,亦才能无挂碍的真正逍遥快乐也。
            


            7楼2012-07-22 20:29
            回复

              让道法落实于生活之中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5月10日 岁次戊寅年四月十五日
              诗曰:道法人生最实真,无忧无虑德堪亲,能知了悟来生活,自在逍遥化育仁。
              【道法】无奇无他,每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亦即是说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含藏无限的道法,在诸儿女之行、住、坐、卧之中,无所不是道法之所在,只不过诸儿女不能深入去了解到此之真实性,而无法去体悟出道法之真妙耳。
              如同诸儿女在生活里,处处都是为了自己,总难以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想,雨眼总是向外看,看别人的错,看他人的不是,自己总无法细心向内去探讨,自己有错而不知。又诸儿女总希望别人来关照,而自己从来不去思虑别人等等,这里头就含藏了有多少的道法,这里头有多少之哲理,这就是生活的道根,不能做到,谈什么深理奥义都没有用,所以当知【道法】得时刻融入生活之中,那你就是在修道,你就是在学道,你就是在成道,盼能确切了悟行之。
              端品己身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5月26日 岁次戊寅年五月初一日
              诗曰:端品己身造化长,坚心行善德堪扬,归良社会无他法。个个省思道可昌。
              社会如今之紊乱,可说责于每个人之身上,由于每个份子之不能依道、依德来励品自己,所以造成不可收拾之地步。加上每个人因各种利欲之薰心,总在于这里头钻营,不去理会励品之重要,一有不良现象,不知扪心自明,都怪罪于他人,请问这社会混乱之现象怎会不令人檐心呢?
              端正己身品德是如今归良社会的良方,不可不知也,每个人如能在自身的举动上细细的加以审慎,有无违背道德规范?在每一行事之前,先思虑有无背反良心?经常如此的思研,那每一事就可正德正道而无偏失,每个人都如此的话,社会哪来的动乱呢?细加研究如今社会之令人寒心,就在于缺少这一点的【励品】观念所导致,使得整个社会**的**,违德的违德,不把这当作一回事,试想道德怎会不沦丧呢?娘每思及于此,无不泪湿满襟,亦盼诸儿女能思及到此重要性,一齐归思于端正自己的品德,齐归整个社会的善良,早归回娘之身边来。
              莲花人生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6月9日 岁次戊寅年五月十五日
              诗曰:洁净莲花不染尘,能知了悟最堪珍,人生圆满无他法,启发良能得实真。
              莲花生于水,长于水,花却能出水面,洁净而不受污染,人应该如同莲花一样,生于世,长于世,籍著原灵的升华,超脱俗世,而不受俗世之污染才对。
              诸儿女,在每个人的心中均有一朵莲花,含藏着无比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即可得善果,福慧无量也。奈何诸儿女总是沉迷,偏离本性,无法激促,致而沉坠,实在可怜!天地含养万物,处处禅机,里头深含道义,要能细心去体悟才能了解,人为万物之灵长,当以物悟理,以理明智,认得先机,那本灵即可圆澄矣。人生的真正价值,是在能求得元灵的圆满,并非是身外一切虚幻的拥有,因这些是无法充实己身之性灵的,故盼诸儿女能实际的有所体认,那你就可迈入真实的莲花人生,勉之。


              9楼2012-07-22 20:31
              回复

                正观自己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6月24日 岁次戊寅年闰五月初一日
                诗曰:正观自己好修行,处世为人事理明,錬性养身归大雅,逍遥自在得康亨。
                诸儿女常思及事有阻滞,总归罪于其他的因素,不但不细加检讨,反而造成甚多之困扰,然而任何之事,最大的阻碍与敌手就是你自己,如想能在日常生活中很舒适顺畅的度过,那都得多细心检讨你自己,反观你自己,到底真正的因素在哪里?那一切就可迎刃而解矣。
                试想,人有双眼,总是往外看,而论斤称两,说长论短,都是别人的错误,而很少眼向内思看自己到底有无错失?这也是通常之大弊病也,值须深讨也。这如人之嘴一样,都是说及他人的不是,很少检讨自己一样,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叹也!故人嘛,都得知此之大病,凡事多反观自己,到底缺失在哪里?
                不论为人处世,甚或是求道进道都该如此,那你必定是一个处世圆满且是位逍遥自在之人,同时也可依此作为持修自己的依据,那必可进道、成道也,盼在简言中能悟得真理。
                


                10楼2012-07-22 20:32
                回复

                  第二辑
                  心灵的育教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7月8日 岁次戊寅年闰五月十五日
                  诗曰:育教心灵正八方,为人处世绽光芒,回升大道归清境。世态平和遍地香。
                  世人常言【心灵】之改革,是很重要,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亦即是当将每个诸儿女之内心彻底的加以育教,始可为功也,否则光是倡谈,而不去真正极力的施行是没有用的,只不过形式上喊喊而已,终究还是因而社会沉沦,无法挽回也。
                  心灵的育教,亦是得从每个诸儿女本身开始,先自身的教育自己,让自己在善正的范围下行使,在归德的领域之内施行,个个能细加的研悟,努力的向内去探求,就可正己之德矣。除此之外,还得籍此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自己的亲人、自己所接触的每个人,使得心灵能都归达于美善,那每个家庭的成员均是如此,社会岂有乱源之来?社会怎会不安平呢?最主要形成如今社会形态之涂炭,其因就是除自身心灵之无法归正外,当然连下一代都难以使之归于平和,所以造成道德之败坏,社会伦常之腐迂,这是最为痛心,也是最得去检讨的要题,希诸儿女能思悟出娘所言之道理,先由自己开始,再尽己之力,勉力于你的家人、朋友、社会,使得整个社会能渐渐的纯朴起来,就是娘最大的愿望,勉行之。
                  虚元为心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7月23日 岁次戊寅年六月初一日
                  诗曰:虚元为本最堪珍,正性修持自在身,慈悲存心行德泽,利人利己道明真。
                  虚者能空,空者能纳万物,能容万情,故而虚即可清明本灵之元,故錬虚以正己灵,这是非常重要之课题。
                  无虚则实,实则满,满难纳而溢,浅显无实,如能錬心虚空,则即是道养之最高境界!同虚之无而能成万物,即是无中生有,有中及无之理也。然诸儿女每于錬道之无法突破,就在于不能识破此【虚】之奥秘而难以成就,致使本灵越加趋于硬化,难有成就也。
                  希诸儿女能经常见广宇宙虚空之奥,以为錬心修心之指标,使之己心能类宙宇之情形而效仿之,这即是道明真之处也。今夜娘之言当细加玩味始可体悟,但理还是浅明的,只盼诸儿女能虚心錬就之。
                  清明本性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8月6日 岁次戊寅年六月十五日
                  诗曰:光明本性见生心,不惑世情众所钦,宏德慈仁存道气,真灵显现造根深。
                  性者乃是人之生心是也,然自生于后天,本心是圆明纯净的,是赤裸裸无任何之尘染,所以所赐致之本灵是澄圆洁净的,这些诸儿女应该可以体会出来的,这个道理,每个诸儿女哪个生下来不是如此的呢?光洁无瑕的来到了世间,意指要诸儿女也能无任何之瑕疵来面对你生活的一切,故其所含藏的意义是深远的,但是诸儿女往往背先天之道而行,不但不能体悟到此理之真缔,反而不爱惜自己而尘染,同时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实在令人惋惜痛心。
                  性当求其清,求其明,才能返回原体之光明,也就是才能求得本灵之光明,藉此等清明之己性,宏扬道德!发扬仁慈之心与济化这个混乱的世界,才是真正光灵自己的方法,所以当知己心己性之光明是非常重要的。莫言事之不能为,当知事者在于人之为与不为耳。先錬己之性于善、于博、于仁、于慈,久久含性!就可籍以历练而炉火纯青矣。道在人为,非人在为道所弃,盼能思悟勉之。
                  


                  11楼2012-07-22 20:32
                  回复

                    慈化万灵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8月22日 岁次戊寅年七月初一日
                    诗曰:慈化万灵最可珍,仁心相感得良因,存含义德真功果,正道前行日日新。
                    有形与无形之灵,虽无法以肉眼得见,但是其相感之情是可得知之,而且以仁心互相感应,这必可得到良好的因果关系,所以得相互去感应才是最可珍贵的,这里头含存着有无比的德义,而这也是真正之功果也。希诸儿女能依此正道勉行之,那就可因而成证道果也。
                    诸儿女总以为无形者不必认真,可视若无睹,对人不含有任何之影响,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无形不得见者才厉害呢!像神佛亦是无形的在主宰,在护佑群生,且鬼魂亦然,虽属无形,亦将对人有其之影响,千万莫可谈视!因现实生活之中往往可体会到此道义之实真,非娘之虚言也。盼能本正己德,以慈化有形无形之万灵同归于善境,德之贵者就在于此,除了能正有形之灵物而外,更当扩及于无形之灵物!希能一同勉悟行之。
                    万法心生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9月5日 岁次戊寅年七月十五日
                    诗曰:法在心中莫远求,悟知妙理道堪修,灵清无碍常安乐,上证佛仙愿可酬。
                    所谓【法由心生,心生万法。】这是一句绝对正确的道修指标,即是说明了【法】本于人之心中,不待外求,往往诸儿女就因为不明此理而胡乱向外企求,结果呢?不但没有收获,反而偏离了自性,实在值得深思。
                    当然诸法存于三界之中,这也是没错,但是诸界之中之法理,亦得由诸儿女之【灵心】去体悟,才能彻底的悟觉出来,这外界之中妙理并不是由你去求,而是由【心】于悟,所以说道法在人之心中,就是这个道理。又每种宇宙的事态,也各有其本身心悟之道法,这也得由诸儿女有【心】去认悟,才能籍以修己之【心】也,故而心生万法之理在此也,故当内求己心,外悟三界,自能得知也。又如人之【心】也是变化多端,法之变亦难以捉摸,就如同人之心念,自己之误,不知其错而自以为是,这就是所谓心相(心生法之因也)。无法及时的更正,因而造成终身之心执心误,无法回头,所以诸儿女应知晓惟心是道,惟心是法,多内敛谨修,自可悟明万道万法矣。
                    净业轻身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9月21日 岁次戊寅年八月初一日
                    诗曰:净业轻身最可珍,无忧无虑脱凡尘,奉行不怠收功果,定必逍遥自在身。
                    诸儿女不知知否?每阁人总是被其宿世所带来之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于消沉坠落,无法消除解难,使得永远在滚滚红尘里打混,无法翻身,痛苦万分。也就是说这【业】(各种之业)真是要命,但诸儿女总不知这业利害的关系,或执念于无稽之说,所以还是无可奈何的过生活,更加深重的造业,使得永劫无法承受,是故唯有设法净业才是解法一切的根本之道,不然怎能轻松己身呢?人身之业就如己身之债,债怎可不还呢?既有债欠,得想办法赚钱还之,不就愉快轻松了吗?理之同也,但诸儿女却无法明白这个道理。如今娘提出来,就是要你们能知道这是人生为何有不同际遇、不同之差别,就在于个人累世业解决之情况来定了,解多业,甚至于无业,一切可安享,少解业或不去解,拄定永远受苦难当,所以净业、解业而外,还可籍收无量之功果,如此毅力行之,何患之不自由逍遥?何患乎道之不能成证呢?勉思行之。
                    


                    12楼2012-07-22 20:33
                    回复

                      自心求道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10月20日 岁次戊寅年九月初一日
                      诗曰:道在心中莫远求。何需奥理苦来修。欲登彼岸当知善,立德行仁愿可酬。
                      大道无形,充弥寰宇,无所不在,随处可修,随时可得,不待向外企求。道本于正,而上天赋予诸儿女之心中自有道在,自有其真理,只要能一心归正,立于善道,行仁立德,凛遵不息,那道就会在心中涌现出来,诸儿女当明知此理,就可修矣。又欲登彼岸(道岸),首先应知善道,且不让自己之心受到任何外在之境所影响,不受任何意志所动摇而守其正,如心不能正,则必入邪、入魔,那【道】必然从己心而去离,当然就无法求得【道】悟,所以只要能明白此真缔,道何需在深奥之理去摸索而一无所获,盼能知之而行。
                      诸儿女大多碍于执念,以为外求之道才有助益,其实不然,可观阅所有成证道者,都是其自【心】之得悟而来,希诸儿女能深入思解以勉之。
                      苦海人生速醒修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11月3日 岁次戊寅年九月十五日
                      诗曰:凡尘浊浪路茫茫。苦海煎熬欲断肠。切莫心田常自昧。春秋几转见无常。
                      凡尘十丈,浊浪滔天,而前程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一世奔波,劳苦懊恼,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到白头始醒觉一事无成,徒增悔恨!回首一生在苦海中煎熬,却总无法称心如意,思及于此,人生之苦是斯也。
                      所谓【苦海人生】,一点都不错,但凡事都有其解决之道与方法,如能把握得住,即可迎刃而解!而解人生无边苦恼,惟能自知速醒速修,就不会受到世苦之局囿,就可减轻苦恼,每个诸儿女都是如此,总被连续无数之苦恼困扰着,如能突破在正常的过程中兼修道业,就可无烦恼矣。在人生的过程中,每们人都得经过各种之历练,但得把握住正当的思想迈进,并兼修正道,虽无以流芳百世,亦不会遗臭万年,这是最值心安之事,盼能勉之,同时更不可因苦海之人生而轻生,那罪更不可恕也,盼亦能醒明之。
                      忙碌何苦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11月19日 岁次戊寅年十月初一日
                      诗曰:人生忙碌走西东。叹叹徒劳总是空。若不勤修多积德。南来北往有何功。
                      娘常见诸儿女终日如热锅上之蚂蚁,盲冲乱撞,东奔西忙,不知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良田万顷?难道是为华屋遍连?难道是为了家财万贯?难道是为了独富一方?难道是为了有得而能显耀自己吗?试看古往今来,一旦别世,又有谁能拥有呢?一旦三寸气断,又有难能带走什么呢?可见这都只不过是虚象而已,非真正的有所其得也。 得须在有目标之德性上去忙、去求,才是真正的有得,如不能如此,非只徒劳无功外,还可能加上所造之罪业随身,试问此等之人生是多么的无意义。
                      人生在世,此之道理懂的人也不少,但实际上能看开去做的人则不多,诸儿女可再深入的去体悟,世上有饿死的人吗?何不速加醒理以求真正光辉的人生,盼诸儿女可多细悟之。
                      


                      13楼2012-07-22 20:33
                      回复

                        开发禅机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12月3日 岁次戊寅年十月十五日
                        诗曰:圣道流传古至今。修持正理有良箴。聪愚贤智均能悟。惟赖灵台不另寻。
                        何谓【禅机】?乃是无法以【逻辑】来阐释的玄虚,也就是说其能适应于每个人不同变化的心境下,如何去悟出【慧觉】的一种功夫是也。
                        然而在相同的情境下,在每个人的心境下所查察的情况就有差异,好比【远山是山】,有人见之如掠云雾影,有人见之有如海市蜃楼,有人见之因时刻之不同而有多种之变化。又【近水是水】,有人见之如绿平之地,有人见之则认为是碧蓝一片,又有人见之则认为是荡漾奇异,这都是因为每人之情境不一样所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己身无深入之理念,则真不知何去何从,陷入彷徨矣。其实禅机之开发,就是要能滋生出【慧觉】,其方法也很简单!只要能意识专注,无任何之差池则可得矣,因为心境有所失迷,那行为必定偏失,慧觉荡然矣。这都是特别应加留意之事,修道最首要工夫,就是要能【慧觉】朗照,心性自可明清也。
                        【禅机开发】正符合【无极禅化院】之道院旨意!即是希望能以【禅机】来带动所有之修子同步于善境,希能明悟之。
                        以静观世俗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7年12月19日 岁次戊寅年十一月初一日
                        诗曰:心无邪念免心惊,处世为人表至诚,万物静观皆自得,若能了悟一身轻。
                        人以静,心则无邪;人以静,心无私欲;人以静,心无杂念;人以静,心能滋生正气;人以静,心能达于无我、忘我之境;人以静,可突破一切之逆境;人以静,生活可达于真、善、美之境。所以,能静可致甚多之微妙也。
                        心如动:邪念生,私欲起,杂念出,人身正气暗晦,且心总自私自利,永远陷于逆境,无以逃脱。心念生动,永远生活如炼狱也,故可知心莫可随意蠢动!常慎养其【静】以安身。世俗百态,处处可见因心念之杂动而造罪造业,生灾生厄,同时因心念之动而无法安然的生活,到处惹事生非,因心念之动招来杀身之祸者甚多,世态恶源,皆因不知【静】妙所害也。故诸儿女当须悟得【静】之妙处,常加练习,你将受用无穷也,勉之。
                        涵养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1月2日 岁次戊寅年十一月十五日
                        诗曰:钟灵毓秀自天成。日月精华孕育生。谩说无能开困境。尚期一气启昏明。
                        人乃是由天地精华所成,亦由日月五行精华孕育成长,所以人即是【钟灵毓秀】。人身集天地之精英,含藏先天一菓,绵延不断,故虽落于后天,灵智被蒙蔽,尚可由此不绝之一菓来导引,还是可以求得原本圆真之性也。而此之先天一菓要能使之不灭,得靠一人经常之【涵养】而来,并看其功夫之深浅来定夺,涵养功夫深者,如遇本灵有所歧路,即可明而脱离,如涵养功夫浅者,一旦本灵受昧,那无挽回也。
                        【涵养】及修持之真功夫,系得内涵外养始可见其功也,不但可使本性归原,亦可使本灵归真返本也,亦是所谓修炼之功夫如何可见得之也。然涵养亦可保肉身之宜健,缺乏涵养之人易于逆气而行,那血脉不顺,血气逆升,百疾从生,肉身难保,谈何借假修真呢?所以说,涵养不论在何方向之道均息息相关也,应深入去悟解此理,求取持修之妙,勉行之。
                        诚心怖施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1月17日 岁次戊寅年十二月初一日
                        诗曰:怖施种德福无边,利济众生结善缘,功果难量成惠泽,力行不怠是当然。
                        所谓:【施比受更有福。】施予与承受,双方均有不同的心境,施者心中是愉如的,承受者心中念念不忘,常存感德之念,所以可知【施】者要较【受】者有福也。
                        又诸儿女在修持之过程中,也一定要经常的造功立德,才能对修持有所助益,同时也可藉功德来消解宿世之业,也才能藉施怖之功来多立造本身之功,以广己德,故而能怖施是一件真正有意义之事也。然怖施就以常见常言的:【时施、法施与无畏施】来加以说明之,同时也当确实开悟出这三施之意义,不要受到局限,那才能更广你之功德。
                        一、财施:一般来讲,即是花钱造功德,但是花钱即是等于利用后天之财来建立先天之命,聪明者愿施之也,即是将钱时花费在利济众生之身上,这就对了。不管是有形无形的用财,都含括了其意义,所以应明而行之,不要只认为造桥铺路这些有形之时施,像是困苦贫病之赞助也是无形大德之财施也。
                        二、法施:所谓法施,简单的说即是将圣佛仙神之道法能传送到世间,且能劝化世人为主要目的,如古时以抄录或口述来行法施,如今科技进步亦可行之,但得正确,不可不确而误大众。现今最好法施之道,就是能助印善书(这里头包括仙佛呕心之著)来普化最为方便,同时还兼有财施之功德,诸儿女可悟出此理而行之。
                        三、无畏施:在一般诸儿女认为没钱,又没能力宣讲,只有靠劳力来保护檀场,来帮助道堂等谓之无畏施,其实可广而化之,不要受局限,如收容流浪犬,托儿所或是照顾无依老人,或是地方环境之整洁(无代价之行),这都是广泛的无畏施也,所以在有能力之下,做些对别人或众生有益的,都存有莫大的功德也。
                        以上述明,亦盼诸儿女能悟理来勉行自己,以成己之道功。
                        


                        14楼2012-07-22 20:33
                        回复

                          寅末悟思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1月31日 岁次戊寅年十二月十五日
                          诗曰:戊寅将去悟思明。发奋图强志气生。岁月匆匆宜自勉。莫留空白事无成。
                          岁之将去,心念悠悠,感慨时光之不留,在短短数十寒暑之人生之中,如不知力思勉励自己于善道之上,终究会怨恨自己,枉费空白人生也。
                          在年末,诸儿女致力于道程,可说尚能坚志不息,娘甚心感也!扩大道程,亦能两堂齐心并济,完成圣命,难怪乎上苍之器重,圣善佳书一部接一部,故也因而诸儿女跟随所缔之功果不差也,这也是娘心所感者也。如只一堂还是平平而过,诸儿女能期勉自己,加重道程之负荷亦泰然过也,故可见只要坚志奋力,何怕道果之不成。又在短短之二年之中,【虚原堂】能将娘之懿训书悻印,广为普化之;亦不亏娘千里迢迢之苦心,这也是娘之有所感触之处也,功善亦不少,盼望诸儿女在往后的岁里,再接再励,缔造更佳硕果,勉之。
                          守份制欲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3月2日 岁次己卯年元月十五日
                          诗曰:欲离守份最安然。罪业不生乐性天。立德润身存道义。他年福禄必连绵。
                          社会物质之文明,人欲横流,人伦道德渐次没落,人际之间只存功利主义、人权私欲而已,所有美德、良知尽失,真令人费解!深究其因,不外乎人的欲望太大、太多,永无止境,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样是所谓的动物(人),为何与其他动物有所差异呢?其他动物只不过争求温饱而己,或是世代的延传罢了,但是世人则不同,今日有这个还嫌不足,更想那个,今日稍有财富,更想扩张拥有权势,无有了时,真是悲哀。
                          然诸儿女当知:【福乃祸所依】之理,福中暗藏有祸,不知其害,绝不可过于贪婪、强求,或逞贪私欲,如此更会造成不可收拾之地步。如今社会之紊乱,不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吗?所以宜淡泊以明志,如此即是安份,克制无限之欲念。又守份、安份,其实并不是不长进,其主要在于能戒慎自己,不为贪欲所束缚,不为贪欲所困惑,更能在守份中积极求长,所以理明可得也。希诸儿女能多守己之份,以光己性,这也是新春之始,母娘所企望者也。
                          诵经与经之真谛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3月18日 岁次己卯年二月初一日
                          诗曰:诵经贵在意真诚。念正安然义得生。忘我和融相配合。仙神心印自清明。
                          经咒之缘起,乃是圣佛仙神为了度化众生,将自己悟道、得道的心印,籍各种之方式流传下来,以期世人亦能得益精华而成证道果,故此即是经源之真实意义也。又诸儿女应如何诵经始可达于宏效呢?做到下列几点,应可悟得。
                          一、心得诚真:诵经,心不诚心则不印,心不印,意难明也,所以心如无法真诚,亦属枉费工夫也,亦即是神佛心印之真髓,无法意会其真也。
                          二、要能浑然忘我:如能达于忘我之境,道、经之重要即是灵入于性,故忘我融和是不可或缺之要旨。
                          三、要心无任何之意识旁骛:心无杂念,灵可虚性,性可藉以达明,心印可得也。
                          又何种情况不宜诵经:
                          一、身心有疑虑:就是心情不好(因诸儿女在尘凡杂务之所影响),难免会受影响,因如此诵经绝对无法达于纯净、诚敬,故诵经无益。(即是没有效果)
                          二、在至为吵杂之处不要诵经:这种情况必定受到干扰,**扰则亦难有其效。
                          三、如有心境不佳亦不可诵经:此时心必难定静,不静则失其诚,如有丧事或其他之噩耗,均属之也。
                          以上所提只因参考,每每诸儿女在堂诵经,希能尽力勉之,以达全效之心印,那修则可精得矣,在【观音妙道莲华经】完经之先,娘简以勉之。
                          明福积善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4月1日 岁次己卯年二月十五日
                          诗曰:为人处世莫贪求。富贵荣华前世修。乐道安贫行善德。天心至正福堪酬。
                          福,诸儿女等所喜者也,然而福并不是随意可求,或是以不当之行为可得之者,须以【善】来换【福】,得以【善】来致【福】始可也。
                          诸儿女总迷悟在为何他人总称心心如意?自己总是落魄无依,怨天之不公平,怨地之不能合意,这都是不对的,然而自己有没有想过:你在这一生中做过多少之善?积过多少之德呢?难怪无法称意,故而【自求多福】,由此而可悟知矣。
                          积善如积水,汝今生之不能如意,处处受折磨,老是受阻碍,理由安在?乃是你善德之永不积,故得受此之折磨,能明悟此理,当力求行善以弥补上辈子不足之善水,使其满盈,那必可苦尽甘来也,同时善得经常去累积,才能成其大、成其丰,不但可福,也还能以此盈满之善德来荫汝之子孙也,所以不论善功之大小,多设法常行常积,自能丰硕,福不求可自得矣。盼诸儿女多思悟勉之,你就不会有所怨叹矣。
                          明性净境
                          无极皇母大天尊 降
                          中华民国88年4月16日 岁次己卯年三月初一日
                          诗曰:抛开色相可明心。见性自然智慧深。切莫非非多妄想。当宜致力静中寻。
                          人之一生,均生活在动念之中,念动则境生,念静则境无,境由心生,心生诸种种之境,心如空寂,境则阙如,动之极至,则均是幻象、幻无之境,且如心动则境生,生境虚妄,捉摸不定,使之心乱如麻,这都是由于不能明己之心性所牵发出来之现象,亦即是无法明己之性而受境所牵制之故也。
                          所以,修则当求已性之清明,其理在此也,如己心能清、能净、能明,外境何来之于扰,怎会受外境之引诱,造成失德偏性之情事,故而,谈修常言【明心见性】就在这个理上,且可纯然的养身己性归正归灵、归其升华,这就是【明性净境】之义也。希诸儿女能在此多深入探讨,以求己心之真正光明,切勿再受外境无端之著相,懵懂了己性,失却修的真缔。悟理之!
                          


                          15楼2012-07-22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