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梁晓声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收视率颇高,引起老知青们的极大关注。我和老伴都插过队,断断续续看了不少集,感觉不错。但同时觉得梁晓声毕竟是兵团出身,写兵团游刃有余,写陕北和山东屯的插队生活,就略显逊色。当年全国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主要形式还是插队。
我是天津知青,序属
“老初二”。1968年夏天,天津老三届中的高三、初三去黑龙江兵团,发灰冬装和皮帽子,我们很羡慕。走时火车站红旗飘锣鼓响还有人慷慨发言,火车开远了,才有个别母亲姐妹忍不住流泪,还得赶紧抹了,怕人发现。
但情况很快就变了,过年他们回来,野气裹着怨气,不见了先前的豪气。过了年,就轮到老高二、老初二了。我们也想去兵团,不图挣工资,好歹过集体生活吃食堂,但不行,必须去农村。等到我们离开时,车站一片哭声,不少母女捶胸顿足。
梁晓声为人正直并充满理想,《知青》中也透出这种气息
。但我估计有不少老知青对剧中的环境不太认同,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插队之初,起码到1970年夏天之前,知青在很多乡村干部和社员眼里是“在城里犯了错误的学生”。剧中的村干部非常有“人情”,令人感动。但在当时,整个中国都处在狂热中,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干部,身在阶级斗争第一线,天天与“地富反坏右”斗,心肠很难面对一帮知青就软下来。何况,多数知青也不像电视剧中显示得那么成熟。特别是男知青,为了生存,偷鸡摸狗的事也难免,和社员的关系总体上并不是太融洽。
我周围一些插过队的朋友,也感觉这部剧中的知青无论形象还是举止,都明显“成熟”了些。
就说我吧,我是1969年3月到村里,在大队部,面对我们10名知青(6男4女),5名生产队长都摇头不要,只好抓阄,一队俩。抓着女的笑,抓着男的愁。愁啥?日后问,队长说:本来口粮就少,又来两个争饭碗的。笑的:队里不少光棍汉,兴许给谁做了媳妇。
往下就是“落户”和给予“再教育”。两队女同学待遇较好,房东家是瓦房。两个男队,连房东都没有,一个对面屋是库房,一个是下不了炕的“五保户”。我们俩还不错,有房东,但房子很差,旧草房。住西屋,窗下是猪圈,晚上和猪隔着一层纸小合奏,气味属人畜混合型(闻一阵就习惯了)。当然,房东对我们很好,一段时间以后,处得如同一家人。几月后,队里把村边库房收拾出两间,我们就搬了过去单过。
说起来,从到队里第二天开始下地挑粪,挣工分,就和社员没什么不一样了。唯一的待遇,是头一年从公社粮站买粮,到10月,彻底归位,上场院跟着社员一起分粮(一年360斤毛粮,即连皮计算),分啥吃啥。年底结算,一天十分价值三毛六分。至于穿呀戴呀,除非赶集串门才穿得干净些。下地干活,泥头巴脑,男知青又不会缝补,破破烂烂,多数还赶不上村里日子略好的社员。
至于过日子,就别提了,人家社员下地回来,吃好吃赖有口热饭。我们不行,再累也得烧火,柴少柴湿,沤得满屋烟,好不容易吃上,下地的钟声又响了。男知青如果三四人以上在一起,常为做饭挑水烧火的小事闹意见,以至后来多数都一个人单过。我有很长时间一个人过,四下都是庄稼地。若是女知青,根本不敢住。
时间长了,知青的境遇慢慢发生了变化,社员对知青也开始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彼此关系愈发亲密了。等到出现了“选调”,有人到工厂、商业当工人当职工,我们的“插队”的生活从此就有了盼头。但盼的年头可不短呢,我盼了5年,还有7年、8年、10年的。以至后来多少年里还时不时做这样梦还在村里耪地,心里急,怎么还轮不到我出去?
插队生活的磨炼,于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豫章随笔
何 申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
我是天津知青,序属
“老初二”。1968年夏天,天津老三届中的高三、初三去黑龙江兵团,发灰冬装和皮帽子,我们很羡慕。走时火车站红旗飘锣鼓响还有人慷慨发言,火车开远了,才有个别母亲姐妹忍不住流泪,还得赶紧抹了,怕人发现。
但情况很快就变了,过年他们回来,野气裹着怨气,不见了先前的豪气。过了年,就轮到老高二、老初二了。我们也想去兵团,不图挣工资,好歹过集体生活吃食堂,但不行,必须去农村。等到我们离开时,车站一片哭声,不少母女捶胸顿足。
梁晓声为人正直并充满理想,《知青》中也透出这种气息
。但我估计有不少老知青对剧中的环境不太认同,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插队之初,起码到1970年夏天之前,知青在很多乡村干部和社员眼里是“在城里犯了错误的学生”。剧中的村干部非常有“人情”,令人感动。但在当时,整个中国都处在狂热中,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干部,身在阶级斗争第一线,天天与“地富反坏右”斗,心肠很难面对一帮知青就软下来。何况,多数知青也不像电视剧中显示得那么成熟。特别是男知青,为了生存,偷鸡摸狗的事也难免,和社员的关系总体上并不是太融洽。
我周围一些插过队的朋友,也感觉这部剧中的知青无论形象还是举止,都明显“成熟”了些。
就说我吧,我是1969年3月到村里,在大队部,面对我们10名知青(6男4女),5名生产队长都摇头不要,只好抓阄,一队俩。抓着女的笑,抓着男的愁。愁啥?日后问,队长说:本来口粮就少,又来两个争饭碗的。笑的:队里不少光棍汉,兴许给谁做了媳妇。
往下就是“落户”和给予“再教育”。两队女同学待遇较好,房东家是瓦房。两个男队,连房东都没有,一个对面屋是库房,一个是下不了炕的“五保户”。我们俩还不错,有房东,但房子很差,旧草房。住西屋,窗下是猪圈,晚上和猪隔着一层纸小合奏,气味属人畜混合型(闻一阵就习惯了)。当然,房东对我们很好,一段时间以后,处得如同一家人。几月后,队里把村边库房收拾出两间,我们就搬了过去单过。
说起来,从到队里第二天开始下地挑粪,挣工分,就和社员没什么不一样了。唯一的待遇,是头一年从公社粮站买粮,到10月,彻底归位,上场院跟着社员一起分粮(一年360斤毛粮,即连皮计算),分啥吃啥。年底结算,一天十分价值三毛六分。至于穿呀戴呀,除非赶集串门才穿得干净些。下地干活,泥头巴脑,男知青又不会缝补,破破烂烂,多数还赶不上村里日子略好的社员。
至于过日子,就别提了,人家社员下地回来,吃好吃赖有口热饭。我们不行,再累也得烧火,柴少柴湿,沤得满屋烟,好不容易吃上,下地的钟声又响了。男知青如果三四人以上在一起,常为做饭挑水烧火的小事闹意见,以至后来多数都一个人单过。我有很长时间一个人过,四下都是庄稼地。若是女知青,根本不敢住。
时间长了,知青的境遇慢慢发生了变化,社员对知青也开始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彼此关系愈发亲密了。等到出现了“选调”,有人到工厂、商业当工人当职工,我们的“插队”的生活从此就有了盼头。但盼的年头可不短呢,我盼了5年,还有7年、8年、10年的。以至后来多少年里还时不时做这样梦还在村里耪地,心里急,怎么还轮不到我出去?
插队生活的磨炼,于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豫章随笔
何 申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