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文化艺术吧 关注:323贴子:17,094
  • 6回复贴,共1

请家谱
半个世纪以来,家谱一直是我心中的牵挂,其实对家谱似懂非懂,之所以对家谱常萦绕于怀,以至于梦寐以求,近乎于敬畏,根源在于祖母,在于我对寻根的渴望。
原始崇拜
小时候常听饱读诗书的祖母讲故事,尤其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那时候小兴安岭的冬天,风大雪狂,大人、孩子等闲不敢在外面闲逛。日短夜长,吃罢晚饭,人们早早的歇息了。煤油灯下,祖母盘腿坐在滚热的炕头上,眼前是一个在山东老家带来的,装着针针线线零用物件的带盖提篮,戴着花镜,手里缝缝补补,天天讲着我百听不厌的故事。讲的最多是老家的人和事。老宅屋后的山,门前的河,冬天雪地里的大白菜,山上的栗子树,一草一木在奶奶嘴里讲出来都似有灵性,祖母常说:咱家的根在日照,那里有血脉相连的家人,有家族祠堂,有历代祖宗的归宿,将来就是不能叶落归根,也断不敢叫子孙后代忘了根本。临了,满腹遗憾,一声长叹,唉!可惜没抄一部家谱过来,几辈人下来,后人还会记得根吗?
在祖母日后断断续续的讲诉中,老家在我幼小的心目中日益清晰,彷佛老家的一切与我有了千丝万缕的牵连,家谱也在我心中日益神圣,直至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
祖母说:家谱是一个家族的根。家谱记载着家族的起始由来,记载着明贤俊杰光耀门庭的事迹,有家族的秉性传承,有先人济世为人的心怀,有上辈宗祖的风骨。家谱是有根有稍人家才有的,非家族兴旺,子孝孙贤而不能继。
祖母还说:家谱,大多由长房保存,平时恭恭敬敬的珍藏着,等闲不予人看。只有在祭祀和大节日时,净手,焚香,方能请出来,供阖族瞻仰。祖母告诉我:家谱上有家规祖训,是合族上下千千万万人的大名册,上至祖宗下至孩童,家谱都有明确记载,那支那系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家谱上有预拟行辈,不管你在天涯海角,只要是老家在日照的,上下三辈对的上就是本家无疑。只可惜只记住了允世惟贤,嘉祥兆营,往下记不得了......。最叫我心灵震撼的是祖母临终对我的嘱托。
祖母患的是舌癌,临终前两个多月已是卧床不起,在全家三十多口人日夜陪伴的日子里,有一天,祖母拉着我的手,深情的看着我说:咱家来到这关外三十多年了,眼见得已是落地生根,你是长孙,要记着,往后啊,后辈们起名,要按家谱的行辈来,不能乱了规矩。将来老家续谱千万不能疏漏了,真要是漏在谱外,咱家这支人可真成了关东孤魂了啊!说完,眼里滚下大滴的泪来。祖母那一刻在我的心里定了格,时至今日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一九七四年的一个冬天,我那年21岁。
初识家谱
日出日落,春去秋来,斗转星移,益发增添了隔不断的乡思。作为闯关东后裔第三代的我,对老家的情怀随着鬓发的斑白日甚一日。于九六、零六、和二0一一年三次回老家,祭奠列祖列宗,拜谒家族生息繁衍之地。苍天眷顾,在零六年回家终于圆了半世纪的夙愿,亲眼得见刘氏家谱。
二00六年春,因参加堂弟嘉兆婚礼,与爱人携二女儿去曲阜,事毕,与堂姑和堂弟嘉昌回老家日照,席间结识嘉臣,
嘉臣,族弟,和堂姑相熟,修撰我东马陵前支谱主持人之一。其太祖父世江于我太祖父世汉系亲叔伯弟兄。谈起为八修家谱而先续支谱一事,嘉臣颇多感慨。最后提到,亏了寻得七修老谱,否则支脉繁多,无处下手。听嘉臣提到家谱,我心头一震,血往上涌,九六年回家我就千方百计寻觅老谱,历尽周折而未能如愿,今日不经意间得知老谱下落,怎不叫我欣喜若狂?不会喝酒的我,竟然喝了半斤有余,满桌的海鲜无人在意,一家人不停的说家族,话家谱,聊家乡轶事,我醉眼朦胧说了许多,其实大致意思就是一个,嘱咐嘉臣赶快复印一份家谱来。



1楼2012-06-25 12:21回复
    在八修家谱中还有众多族人做出了默默的贡献,嘉东就是其中佼佼者。嘉东,日照人,经商,天资聪慧,潇洒儒雅,文化底蕴非同一般,对文言文,古汉语,颇有根底。参与修谱时年仅三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生意做的顺风顺水。因醉心于家史,对东关刘氏家族史料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严谨,逻辑缜密,堪称我族之青年才俊。我和他在QQ 群相识,在交谈中,他说,对修谱几近痴迷,以至于好好的生意荒废了。没办法抽身,因为从目前看,对古汉语的理解还没有比我更强的。荒废了生意,值!
    正是有了这些栋梁之才的呕心沥血,家谱得以大功告成。而且比之前七次修谱更加完善。其一:知晓了来日照始祖的名讳。其二:对家族的源头做了初步的探讨。这些都得益于寻得了海州老谱。说起寻谱过程,还颇有些传奇色彩。
    为了搞好这次宏大工程,大连刘祥东注册了东关刘氏网站,开辟了:修谱活动,刘氏家谱,刘氏英烈,修谱论坛等几个栏目,同时建了刘氏家族QQ群。一日,在家族网站里有人留言说:“我知道东关刘始祖的名字”此语一出,立时搅动了刘氏族人的心,特别是修谱办公室的人,每天都在焦急等待他的再次出现。十几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此人音信皆无,神龙见首不见尾。直至两个月后的某一天,留言栏又见:“刘氏海州老谱在山东胶南,刘某某处”。大家惊喜之后,驱车前往,幸好此人在医院,系医生,找人倒是没费周折。得知来自日照,极不情愿见了面,知悉来意,甚冷淡,再三否认,态度决绝。二访采取迂回策略,到此人原住村访其邻户,知悉此村尚有多家刘姓村人,好多远祖竟是由日照迁来,高兴之极。寻访攀谈之中得知竟是我东关刘三支五世祖桂公之后。说起寻谱,竟引出了一段关于老谱的恩恩怨怨。
    始祖名讳失记,历次修谱都以此为憾,备受煎熬,因而寻找海州老谱就成了族人孜孜以求的心愿。此次修谱曽多次到海州问根寻谱,据海州族人回忆,老谱被一在陕西五陵当官的老祖带去,毁于火灾失存。去陕西五陵寻根,得知另一部老谱在民国时于上海失落。此谱是五世祖刘桂明朝天启年在海州教书时抄录下来带到日照的,他随后把抄录的海州族谱资料连同迁日照后的几代先祖名讳世系添加整理,形成草谱一册,其孙刘瀓在顺治初年迁徙时从日照带走,并于顺治十年根据刘桂草谱编修了刘氏族谱,其后代最终住在了胶南。在几百年前,日照族人到胶南寻谱,高兴之余,办了一件失礼的事,未到老林祭奠先人,想瞻仰老谱遭到了拒绝,日照族人走后,此公向后人立誓:断绝和日照刘氏的来往,老谱永不和日照刘氏见面。可惜这段往事,在日照没有流传下来,是时间太久湮没了,还是当事人不愿出口,不得而之。几百年又过去了,这件事胶南的后人没忘,这位持谱人,虔诚地坚守着先人的遗言,尽管你热情似火,他依然是冷若冰霜,翻来倒去二个字,没有!最后大动干戈,请胶南阖族公议,隆重祭祀胶南历代祖宗,方始请得老谱东归日照。
    老谱请回,不仅知道了来日照的始祖,而却知道了由此上溯十五代海州的祖宗,还知道了真正意义上的始祖。海州族谱序说:有吾刘氏公讳善,原系广西苍梧人,为世民。传至汉时,吾祖讳平公,生有武略之风,奉旨征西有功,列封定远侯。汉顺帝三年徙居陕西长安五陵县,住北门里,为五陵县人氏。传至汉献帝三十三年封吾祖讳聪顺公为官江南海州边郡,代管琅琊郡长,至献帝三十七年,曹丕乱世不休,吾祖遂罢官入籍东海,劳守田园,为东海人氏焉,未回陕西长安。五陵县续修族谱,前朝将相一一记清,支派逐户口注明......传至大宋时......被十二世祖永安公,科甲授五陵县训民,......带谱考察宗族,将谱带至衙中,珍楼上......贼叛来至,城陷,火烧官宅,将谱烧毁......。”可见海州族人所记不差。世系图谱明确记载十五世刘榆,子献猷,明永乐二年徙日照。正是来日照吾始祖也!这些资料在东关刘家族QQ群披露那天,群里的族人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相互恭喜祝贺找到了祖宗。人人笑逐颜开,虚拟的酒宴,喝的大家酩酊大醉。找到了老谱。好多疑问,得以释怀。同时为追根溯源提供了线索,比如:老谱记载:传至汉时吾祖讳平公,.....列封定远侯,这就为追溯古远提供了线索。
    


    3楼2012-06-25 12:21
    回复
      拜读。


      5楼2012-07-01 19:08
      收起回复
        现在有专门销售家谱的了,设计考究,绢绫封面,线装装订,13个章节,是送想修家谱长辈最好的礼物了,才200多一套,淘宝网搜索“爱有天意620”店铺,拍拍网,QQ:1071666816,13805311793


        6楼2012-08-27 14:03
        回复
          你好!关外什么地方?我是日照的,巨峰的,应该是珀公一族,常回来老家看看!


          IP属地:河北7楼2015-07-10 16:1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1-17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