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半边天”,关注“留守妇女”,必须标本兼治。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智力搀扶,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背井离乡的生活是无奈的,是建立在家乡不能满足生计的前提上。解除“留守妇女”的后顾之忧,必须把留守妇女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通过积极的“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家政服务等培训,让农民工在家门口能够挣到同外地一样的收入。二是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在劳动、子女抚养、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农业生产的种、收、管理等环节中,还应以集体力量减轻留守妇女的生活负担,尤其是要发挥好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社会氛围。因为,留守妇女忍受的孤独与压抑,是她们为整个社会转型所承担的代价。三是逐步建立双向探亲交流制度。“留守妇女”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从人性化角度推行、试点农民工带薪休假制度,让农民工和留守妇女享受到更多的政府人文关怀,也是一项“维稳”。同时,降低城市的“门槛”,包容和接纳农民工及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