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舒城灿烂的黄昏。
“环岛南路234号,庐庄。”姜维一本正经地对的士司机报着地址。其实诸葛亮很想告诉他,只有在锦城才会用得到门牌号这种东西的。严格上来说,舒城是一个岛屿,但这无碍于它的繁华。与锦城森林般的高楼相比,舒城更有一种从这个城市中散发而出的小资情调,教人愿意停下脚步,在街边肆意地拍照、嬉笑,甚至拥抱与接吻。
诸葛亮稍稍放松了自己长久以来一直紧绷的神经,他从车窗外看到了深紫红色的天空,苍穹之上还点缀着几颗不算明朗的星辰。仿佛是回到了大学的时候,和某一个人躺在草坪上看星星的时光,好像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景象。
恍惚间,他发现当年相知的人却不在自己的身边。
在姜维去前台领钥匙的空档,诸葛亮百无聊懒地围观着大堂一角,庐庄的简介。他看着看着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笑容,并且旁边附上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和一连串不熟悉的个人简介。
“周氏集团总裁……周瑜……”
舒城的音乐学院在环岛中路,离这里大约1公里,那是诸葛亮和周瑜读过的大学,其实一个跨国集团的总裁确实是可以学钢琴出身。大学四年,钢琴系的头名只在他们两个之间产生,但他们还是喜欢到考试的时候准备一首四手联弹的曲目去赢得教授们的阵阵掌声,以至于他们的风头一时无两。他们彼此觉得,音乐这种东西不必所有人都听懂,只要有一个知音便足够了。无可厚非地,他们将对方引为知音,在钢琴上做了无数个飞扬跋扈的梦。
后来梦醒了。
毕业后,诸葛亮去锦城发展,周瑜出国,两个人再没有联系。
姜维不晓得诸葛亮对于音乐上的迷失并非仅是在锦城的气氛下让他觉到压抑,更是因为内敛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有些孤单。在璀璨的镁光灯下,没有那样一个人会站在幕后,对着自己的身影抱臂笑道:“喂,错了一个音哟!”
即使是姜维,也不会以一个同行人的态度在音乐上指出诸葛亮的不足,老师毕竟是老师,姜维在骨子里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一直觉得自已没有质疑诸葛亮的勇气。
诸葛亮并不是很期待会舒城遇到周瑜,他觉得这样大的一个公司,任那个人再如何精明强干也应该是年中无休的。如果真的能遇见,他会好好地感谢周瑜,因为庐庄的环境实在是太符合他的审美了。
4号木屋,庭院前重者还未盛放的九重樱。
姜维在小厨房里折腾电磁炉的时候,诸葛亮正站在露天阳台上,看看海浪在橘色的行道灯的笼罩下拍打折沙滩。看着沙滩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他仿佛能听见他们的笑声。
准确地说,庐庄是一片别墅群,虽然其中也包括了两座普通宾馆的建筑物,但来海边的游客大都更喜欢拥有一座朝海的小木屋,即使夜里被海浪吵得无法入睡,他们也是欣然的。
周瑜的办公室就在庐庄两座双子高楼其中一座的最高层,从玻璃窗往下看正好是那片属于庐庄的海滩。尽管周氏名下有许多产业,但周瑜都督喜欢这里,以至于当年他掌舵周氏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总部搬到这里。
因时常加班的关系,他把3号木屋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长久以来,对于他来说,庐庄不仅仅是他上班的地方,更像是他在业内做出的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同学生时期弹得过的每一首曲子一样,都是他的骄傲。以及,他忽然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弹琴了。当年他答应过父亲,大学毕业后便出国,走父亲替他安排好的路。他一直都知道,这意味着他音乐生命的终结。因而,在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他便没有再和诸葛亮联系过,他觉得如果再让他去触碰音乐,那便是满满的悲伤、无奈,以及失落。
似乎是拥有了一切,但却失去了最初的,单纯的理想。
周瑜锁好办公室的门,看见旁边的副手陆逊的办公室还亮着,他在礼节性地敲了敲门之后把门直接推开,他知道里面的人不会介意自己这么做。7点一刻,能在这里的人也只有他们俩了。
“小陆,要一起吃饭么?”周瑜笑容满面地看着从一叠文案中探出头来的陆逊。
“环岛南路234号,庐庄。”姜维一本正经地对的士司机报着地址。其实诸葛亮很想告诉他,只有在锦城才会用得到门牌号这种东西的。严格上来说,舒城是一个岛屿,但这无碍于它的繁华。与锦城森林般的高楼相比,舒城更有一种从这个城市中散发而出的小资情调,教人愿意停下脚步,在街边肆意地拍照、嬉笑,甚至拥抱与接吻。
诸葛亮稍稍放松了自己长久以来一直紧绷的神经,他从车窗外看到了深紫红色的天空,苍穹之上还点缀着几颗不算明朗的星辰。仿佛是回到了大学的时候,和某一个人躺在草坪上看星星的时光,好像看到的也是这样的景象。
恍惚间,他发现当年相知的人却不在自己的身边。
在姜维去前台领钥匙的空档,诸葛亮百无聊懒地围观着大堂一角,庐庄的简介。他看着看着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笑容,并且旁边附上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和一连串不熟悉的个人简介。
“周氏集团总裁……周瑜……”
舒城的音乐学院在环岛中路,离这里大约1公里,那是诸葛亮和周瑜读过的大学,其实一个跨国集团的总裁确实是可以学钢琴出身。大学四年,钢琴系的头名只在他们两个之间产生,但他们还是喜欢到考试的时候准备一首四手联弹的曲目去赢得教授们的阵阵掌声,以至于他们的风头一时无两。他们彼此觉得,音乐这种东西不必所有人都听懂,只要有一个知音便足够了。无可厚非地,他们将对方引为知音,在钢琴上做了无数个飞扬跋扈的梦。
后来梦醒了。
毕业后,诸葛亮去锦城发展,周瑜出国,两个人再没有联系。
姜维不晓得诸葛亮对于音乐上的迷失并非仅是在锦城的气氛下让他觉到压抑,更是因为内敛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有些孤单。在璀璨的镁光灯下,没有那样一个人会站在幕后,对着自己的身影抱臂笑道:“喂,错了一个音哟!”
即使是姜维,也不会以一个同行人的态度在音乐上指出诸葛亮的不足,老师毕竟是老师,姜维在骨子里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一直觉得自已没有质疑诸葛亮的勇气。
诸葛亮并不是很期待会舒城遇到周瑜,他觉得这样大的一个公司,任那个人再如何精明强干也应该是年中无休的。如果真的能遇见,他会好好地感谢周瑜,因为庐庄的环境实在是太符合他的审美了。
4号木屋,庭院前重者还未盛放的九重樱。
姜维在小厨房里折腾电磁炉的时候,诸葛亮正站在露天阳台上,看看海浪在橘色的行道灯的笼罩下拍打折沙滩。看着沙滩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他仿佛能听见他们的笑声。
准确地说,庐庄是一片别墅群,虽然其中也包括了两座普通宾馆的建筑物,但来海边的游客大都更喜欢拥有一座朝海的小木屋,即使夜里被海浪吵得无法入睡,他们也是欣然的。
周瑜的办公室就在庐庄两座双子高楼其中一座的最高层,从玻璃窗往下看正好是那片属于庐庄的海滩。尽管周氏名下有许多产业,但周瑜都督喜欢这里,以至于当年他掌舵周氏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总部搬到这里。
因时常加班的关系,他把3号木屋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长久以来,对于他来说,庐庄不仅仅是他上班的地方,更像是他在业内做出的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同学生时期弹得过的每一首曲子一样,都是他的骄傲。以及,他忽然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弹琴了。当年他答应过父亲,大学毕业后便出国,走父亲替他安排好的路。他一直都知道,这意味着他音乐生命的终结。因而,在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他便没有再和诸葛亮联系过,他觉得如果再让他去触碰音乐,那便是满满的悲伤、无奈,以及失落。
似乎是拥有了一切,但却失去了最初的,单纯的理想。
周瑜锁好办公室的门,看见旁边的副手陆逊的办公室还亮着,他在礼节性地敲了敲门之后把门直接推开,他知道里面的人不会介意自己这么做。7点一刻,能在这里的人也只有他们俩了。
“小陆,要一起吃饭么?”周瑜笑容满面地看着从一叠文案中探出头来的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