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烛无烟吧 关注:15贴子:898
  • 2回复贴,共1

【冷烛无烟】《楚歌》题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2-29 18:52回复
    《神奇秘谱》:
      臞仙曰,是曲者古曲也。按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于时之人,感其事而作弦歌以悼焉。
      《浙音释字琴谱》:
      希仙曰:是歌也,祖自张子房所作。而后人增之,按祖王谱曰:古曲也……(与《神奇秘谱》同,惟虞兮作虞姬)……下多“噫!悲夫。”
      《谢琳太古遗音》: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前同)……姬既自刎羽溃围南奔,兵散势去,至乌江亦自刭。后追其事而作此操。
      《西麓堂琴统》:
      项籍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有并吞秦汉之志。淮阴侯围之垓下,会军中作楚歌。楚军闻之皆散去,因遂破籍。后人仿之,故有此作。
      《太音补遗》:
      羽至垓下,闻四面皆楚歌声。乃夜起饮帐中,作“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歌别虞姬。至乌江处刎。后人伤之,故作是曲。或曰留侯作,后人增益之耳。
      《重修真传》:
    与《神奇秘谱》同。
      《杨抡太古遗音》:
      按是曲,乃汉师张子房所作也。昔……(下与《神奇秘谱》同)


    2楼2012-02-29 18:52
    回复
      《发明琴谱》:
        同《谢琳太古遗音》、《黄士达太古遗音》。但无小标题。第三段虚徇身作虚拘身。第六段也消长作也消丧。战袍下多一而字。第八段慨自刎作慨然剧。
        《西麓堂琴统》:(全曲十段仅第七段有附词)
        第七段 泣别虞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重修真传》:
        同《谢琳太古遗音》、《黄士达太古遗音》。但一段有小标题歌声慷慨四字。三段虚徇身作虚拘身,半纸功名作半张功名,谁愿指望作谁指望愿。八段薰天气作薰天地。十段奈大亭长去矣作大事去矣。
        《扬抡太古遗音》:
        第一段
        始皇无道,天心厌乱除剿。万姓离心,处处雄据英雄,吴会势坚牢。论将略,羽称最骁,力能拔山,志殄秦朝。长驱八千貔虎,遂尔奉行天讨,匆匆那行色,别江东,星驰电扫。待富贵回乡,列土那分茅,论心倾倒。
        第二段
        祖龙大肆茶毒,二世法严令酷。坑儒焚书,虐用民力,众叛也,天下共逐其鹿。钜鹿之战,沉船破斧,决胜负,咸阳遂屠。喑哑叱咤,面缚独夫。章邯辈,望风那降附。汉高皇,府首鸿门,听迁於巴蜀。这毫气,有谁人敢触。惜乎残愎也,范增而见逐,舍关中,都彭城,沐猴之蜀。更怜他,诛无道,巨勋泯没。
        第三段
        赤帝鸿沟败约,重瞳屡挫军威。正清秋,风卷乎旌旗,月色溶溶,戍楼书角,点点频催。时有铁笛,迎风戴月轻吹,声透重围,如怨如慕如啼,思想故乡而具归。辞父母,事君王,沙场两泪交垂。楚羽闻之,慷慨啼悲。楚曲楚声楚人吹,汉何为有此。
        第四段
        令人闻知,展转踌躇,余音嘹亮也满疆宇。天意欲忘予韩侯妙计,播楚歌,送入那西楚王之耳。初非是画楼中鼓之声,又非牛背闻短笛之音。只此这牢笼,不必用刀兵。英雄听,心胆惊,席卷势,笛腔中。堪嗟他百胜威,到此成空,天禄永终。
        第五段
        九里由前,巧计排成,八千子弟,一旦潜踪。想昔日貔貅虎旅也,今日狐奔,兵与将两不相关。多则是断肠声,散了他的雄兵。
        第六段
        堪叹英雄气消,又叹霸业徒劳。空自也伤怀抱,百倍增烦恼。汉三杰计离,摆列下百万雄兵,十面埋伏也最难逃。图王事,全没下稍。龙逢在于浅水,虎陷也网牢。于时有谁授救,更猜何人计较。提起心间事,魂飞在九霄。
        第七段
        虞兮,虞兮,虞兮,汉兵追迫,同林鸟各自也分飞。想当日誓谐那连理,今朝呵永别鸳帷,顿觉泪伤悲。王帐佳人也节坚持,香魂花貌,夜逐剑光飞,志难移。
        第八段
        项籍百战之豪,产自江东,论地利,必能分晓,胡为乎失道。只为那时不利,追兵到,多颠倒。更恨田父诡言诒诈也,迷误了。出龙潭,入虎穴,祸灾非小。遥望江东,咫尺也无缘到。
        第九段
        不渡乌江果天乎,天心渡汉不渡楚。势穷促,纵使渡,难恢复,有何面目。度帝魂,新安骨,这岂是卷土江东之仁术。
        尾泛
        至今长江浩荡无恙,楚汉亡羊。


      5楼2012-02-29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