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歌小屋吧 关注:138贴子:24,543
  • 2回复贴,共1

【战论】“上天入地”的终极考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8期,在“主题书评”这一以人文社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栏目中,出现的是两篇有关军事方面的书评,一篇是评海权论先驱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另一篇则是评论意大利人杜黑的《制空权》。这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意外,因为“这一领域向来被认为是极少数军事战略家的专利”。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各种类型的地区冲突层出不穷,军事方面的各种评介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7月14日,以以军轰炸贝鲁特市中心为标志,黎以冲突大规模爆发,军事方面的评论与文章立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样看来,这两篇主题书评的选择又在情理之中。

  这两篇文章讨论的制海权与制空权问题都是属于国家发展的大战略的问题,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一场具体的战争或冲突(当然对具体的战争或冲突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而是指出一种军事的发展方向,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性的策略。比如大力发展海军以及与之配套的航空兵、潜艇部队,以取得的某些海域的制海权等,这不是针对哪一场具体的战争或冲突而采取的权宜之策,而是配合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根据自己的地缘特征进行的长远的战略性考虑。

  马汉和杜黑到底是何许人物,他们的战略思想具体又是怎么样的呢?




1楼2006-10-27 14:12回复
    做出这些努力,无非就是想获得这些地区的一定的制海权与制空权。

      从国际经验上来看,萨拉米斯海战是历史上最早显示海权胜于陆权的经典战例制海权要与制空权相结合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最光辉典范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在1943年的诺曼底登陆。

      对于诺曼底登陆,登陆作战专家、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贺新城大校、于江欣大校认为:诺曼底登陆是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经典战例。从整个战争史上各种作战类型来说,大规模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是最复杂、最精确、联合程度最高、技术含量也最大,可以说是一种顶尖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能体现军事艺术。无论过去现在都是这样。登陆作战共性的东西是一样的,首先夺取制海制空权,有绝对的压倒式的兵力。诺曼底登陆成功是因为盟军以几个月轰炸摧毁了德国的海空作战能力,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权制海权。

      同样的,冲绳登陆成功是因为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制海权。而德国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无限期推迟,是因为不列颠空战德国一直没有掌握制空权,也没有摧毁英国的重点战略目标。

      不久前,即2006年3月31日,伊朗进行了代号为“伟大先知”的反登陆军事演习。主要目的就是检验伊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精确控制能力。中东80%的石油出口都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控制了这条海峡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动脉。而没有一定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光凭陆上部队,想要完全精确的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7楼2006-10-27 14:18
    回复
      现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战争变得越来越复杂,有人认为马汉的海权理论与杜黑指控理论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但这些理论特别是海权理论,是对几千年以来战争经验的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其中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是不会过时的。借鉴与运用的好坏,甚至可以决定一国的兴衰。

        康德的“永久和平时代”如海市蜃楼般,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还处于并将要长期处于霍布斯时代,要适应弱肉强食的“霍布斯法则”。中国的整体战略思想包括海权、制空权等都是为了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内部外部环境,奉行的是永不称霸的发展思想。永不称霸并不代表是要做“弱肉”,不但不做弱肉,而且还要变得强,只不过我们的强不是用来“强食”。要做到这一点,马汉和杜黑的理论还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如此,国人才能很有底气地如西汉名将陈汤那样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8楼2006-10-27 14: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