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宪吧 关注:271贴子:8,228

【整理】破江陵以后到西魏的萧家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2-25 17:35回复

    破江陵以后到西魏的萧氏:
    萧该(萧衍弟萧恢孙)
    萧吉(萧衍兄萧懿孙)
    萧捴(萧衍弟萧秀子)子萧济
    萧圆肃(萧纪子)
    淮南公主萧妙瑜(萧纪女)嫁杨敷
    萧大圜(萧纲子)
    萧大封(萧纲子)
    安固公主(萧绩女)嫁郑译
    


    2楼2012-02-25 17:36
    回复

      另外:
      萧纲的儿子萧大封在周书里被写活了,在南史里被写死了?
      《周书 萧大圜传》:
      魏恭帝二年,客长安,太祖以客礼待之。保定二年,诏曰:“【梁汝南王萧大封】、晋熙王萧大圜等,梁国子孙,宜存优礼,式遗茅土,寔允旧章。大封可封晋陵县公,大圜封始宁县公,邑各一千户 。”寻加大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赐田宅、奴婢、牛马、粟帛等。俄而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预焉。梁武帝集四十卷,简文集九十卷,各止一本,江陵平后,并藏秘合。大圜既入麟趾,方得见之。乃手写二集,一年并毕。识者称叹之。……【大封位至开府仪同三司。大象末,为陈州刺史。】
      《南史 梁简文帝诸子》:
      汝南王大封,字仁睿,简文第九子也。初封临汝公。太清三年,简文即位,封宜都郡王。大宝元年,奔江陵。湘东王承制,封汝南王。魏克江陵,遇害。
      应该《周书》是对的吧。。。
      


      3楼2012-02-25 17:39
      回复
        也许当时南北音讯不通,造成误传大封被杀了,姚察奉诏写梁史搞错了?他儿子也没发现这个错误就没改过来= =最后这个错误李延寿也没发现= =
        为令狐写了具体的封赏的诏书,那还是以令狐为准吧……


        4楼2012-02-25 23:16
        回复
          因为令狐写了具体的封赏的诏书,汗,4楼漏了个字= =


          5楼2012-02-25 23:17
          回复
            梁书里没有萧大封和萧大圜的传,他们的传在周书里。
            另外,梁书里只记载了萧纲12个儿子,而南史则记了20个。可能李延寿写南史的时候没仔细看周书,加上萧纲的儿子在侯景之乱死的不少,就顺手也把萧大封当成死去的儿子给写死了。
            令狐写的应该是对的,他不可能假造一个北周不存在的萧纲儿子吧。
            萧大封在周书里活到北周末,在南史里却在西魏时期死了,奇观啊
            令狐德棻:萧大封活到北周末!
            李延寿:萧大封死于西魏时期!
            令狐德棻、李延寿:萧大封,我们让你活就活,让你死就死!!
            萧大封:我到底死没死啊?
            (开个玩笑。。)


            6楼2012-02-26 09:18
            回复
              乐死我了~~~~


              7楼2012-02-26 20:17
              回复
                有意思吧,这可比什么加点不加点好玩多了。
                一直在脑补令狐德棻和李延寿争执的画面。。。


                8楼2012-02-26 22:27
                回复
                  话说,一般史书不同版本就是字不同呀,比如说:
                  《北齐书 独孤永业传》里的“崔彦睦”和《周书 崔彦穆传》的“崔彦穆”。
                  《北史 张琼传》里的“张欣”和《北齐书 张琼传》的“张忻”。
                  或者是人名不同:
                  《隋书 李彻传》里的李彻老婆:大业中,其妻【宇文氏】为孽子安远诬以咒诅,伏诛。
                  《北史 李彻传》里的李彻老婆:大业中,其妻【元氏】为孽子安远诬以咒诅,伏诛。
                  《隋书 韦世康传》的韦世康老婆: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魏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北史 韦世康传》的韦世康老婆: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
                  像萧大封这种在《周书》里活了在《南史》里死了而造成史料冲突的情况很少见啊
                  所以,史官是万能的。。。


                  9楼2012-02-26 22:57
                  回复

                    李延寿:萧大封死于西魏时期!
                    令狐德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到了北周末!
                    李延寿:纳尼?他在北周末又死了一次?
                    萧大封:什么叫又?
                    


                    10楼2012-02-26 22:58
                    回复
                      嗯,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其实给某些领域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外来民族的读音问题之类的,如破六韩这个匈奴姓,有的书写作破落韩、破六汗、破落汗等等,这对于语言学研究总能带来可供研究的案例。


                      11楼2012-02-26 23:06
                      回复
                        李延寿:萧大封死于西魏时期!
                        令狐德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到了北周末!
                        李延寿:纳尼?他在北周末又死了一次?
                        萧大封:我一直都活着,好吧
                        萧大圜:我作证!他还活着!
                        


                        12楼2012-02-27 08:16
                        回复
                          这种很有可能。
                          我还有另外的假设:
                          1.既然他去了西魏,那他对于南朝就是遇害了,于是《南史》写他遇害。
                          2.他确实死了,去西魏的是个冒牌货,于是出现两种记载。


                          IP属地:江苏13楼2012-02-27 16:29
                          收起回复
                            按周书上说,他是和他兄弟萧大圜一起去西魏的


                            14楼2012-02-27 16:51
                            回复
                              史料记载没有第一点所说的这种记载原则或者说习惯,之所以出现那种记载,多半是信息掌握不够丰富出现的错误。
                              第二点也不成立,在西魏的有那么多萧家人,大家都认识,不大可能出现冒牌货。


                              15楼2012-03-02 1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