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97贴子:87,747,112
  • 12回复贴,共1

给大家讲个我们回族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故事的名字叫《莎车王》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希望那些你们从这里面能找到一点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光亮(信仰)。声明一下,这是我从叶尔羌道堂的微博中转载过来的。


1楼2012-02-09 10:18回复
    好啊,前排


    IP属地:湖北3楼2012-02-09 10:18
    回复
      我没JJ


      IP属地:陕西4楼2012-02-09 10:18
      回复
        前文中说,夏·奥里亚贤哲途经库车县时,曾给一个因欠债而被殴打的人送了两个元宝,并预言他以后会当上莎车县的县太爷(当时称之为:莎车王)。原来,这个欠债人名叫吾布力,是个赌徒,以赌钱为生,一无所有也没有妻室儿女。他后来的经历完全应证了夏·奥里亚贤哲的预言。三年后,库车发生了动乱。在动乱中这个赌徒立了大功,经库车王的安排,去莎车县当了县太爷。他在莎车执政时,一日闲暇之时,突然回想起往事,感慨万分:像我这样的赌徒能当上县长,根本不是我自己能力所为,而是那个曾经赐我两个元宝的人,那一定是一位安拉受喜的伟人,想到此,县太爷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决意一定要寻访到这位贵人!于是,他从城中年长的知名人士中打听:“你们中是否有人曾经见过一位20多岁左右,中等身材,操一口流利的波斯语,高鼻梁、大眼睛、头戴伊禅帽、身穿粗布长袍的英俊青年?”他们纷纷议论起来,原来这些人曾经诋毁过贤哲,他们羞于说出口,只好敷衍说:“如果是操一口波斯语,那肯定是阿富汗或印度来的人了,请您向来往于那边的商人询问吧!”县太爷又向来往于阿富汗的商人打听,其中一位说:“我们认识这位尊者,他是我国的王子,是一个大贤哲,他为传播道乘学周游四方,来去不定”。吾布力县太爷听到此消息激动万分,他宣布说:“既然你们认识我的导师,就请你们把要卖的货物,全部拿到我这里来,不论是什么样的货物,原先出售一元钱的,我用十元钱买,原先出售十元钱的货,我用一百元买下”。听到此消息的阿富汗商人们纷纷将自己的货物甚至连坐骑也拿来出售,县长派专人一一登记造册,将物货全部收下。但在付货款时,只给每个商人一匹马和往返阿富汗的路费,并交代说:“请你们回到阿富汗后,把我的导师请来,然后我再付给你们其余的货款。否则我概不退货”。商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莎车县的县太爷是要我们带回伟大的贤哲!
        


        5楼2012-02-09 10:19
        回复
          前排求粉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2-09 10:19
          回复
            看了一遍原文,不懂;又看了一遍原文,还是不懂。再看了一遍原文,实在不懂。最后看了一遍回帖,懂了我为什么不懂……于是我懂了,人有时候要学会放弃


            IP属地:江苏7楼2012-02-09 10:19
            回复
              他们不得不返回阿富汗。这些商人在返回的途中议论道:“尊贵的王子夏·奥里亚贤哲是个来去不定的人,我们如何能找到他呢?”一切尽是安拉的定然!正当他们无限迷茫之时,却惊喜的发现,贤哲和七位海里发正向着他们走来。商人们欣喜若狂,立即选出三人,前往莎车快马报信,其余商人便跟随贤哲向莎车县方向返回。快马加鞭的报信人至莎车向县太爷报信说:“您要找的贤哲已抵达塔什库尔干附近了”。县太爷听后,激动地率领自己管辖下的艾兰木(主管一个县或一个地区教务的教长)、穆夫提、尕咀以及地方头领等来到离莎车15公里名叫甫帕的地方,恭候贤哲的到来。此时,同县太爷一同来的人们,相互议论说:“我们迎接的这位伊禅据说是阿富汗国的王子,他一定会带来很多礼品吧?”他们翘首等待。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下着鹅毛大雪。县太爷及其随从人员看到以贤哲为首的一群人向他们走来,县太爷率领众人快步向前去迎接。人群中有人暗暗嘀咕:“真是有眼无珠的赌徒,让我们迎接的人竟是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苦修僧。”他们虽议论纷纷,但也无可奈何上前迎接,此时的县太爷却激动地向贤哲道色兰、拥抱贤哲,久久无语。伟大的贤哲向大家道色兰之后说:“我们只是一些可怜的“穆萨菲尔”(出门人),没有什么好的东西送给大家。”说罢,命身边一位海里发,去摇动路边一颗早已干枯了的桑树,海里发走过去轻轻摇了一下,干枯的桑树竟然被摇下了丰盈的桑葚,撒落满地。贤哲亲手将桑葚拾到自己的衣襟里,送到大家面前,并说:“这就是我给你们带来的礼品”。结果,吃了桑葚的人,个个如痴如醉,伏倒在贤哲脚下,放声痛哭。此时,一位宗教大学者,立即做祈祷接嘟哇表示,情愿将自己的500亩土地和一座院落敬献给伟大的尊者,并当场颂诗以表敬意。诗云:何时何地妒贤哲,安拉必给降灾祸。资助好人行善事,今世后世受恩赐。一树累累千只果,你吃善果他食恶。不论善恶何人为,善得善果恶食恶。
              


              8楼2012-02-09 10:20
              回复
                一行人返回县城之后,县太爷邀请贤哲住在自己的官邸。贤哲说:“我是一名修功办道之人,住在官邸是不合适宜的,你就安排我们住在经文学堂里吧。”于是,县太爷在学堂举办了盛大的宴会,热情款待贤哲,并请来了当地有名望的宗教学者、教长、寺院伊玛目等头面人物。宴会结束后,县太爷激动地说:“我已归信伟大的贤哲了,他是伟大穆圣的第25代后裔,我亲身体验了他在我之上显现的奇迹,我及我的家人将忠诚地跟随贤哲。”众人听罢之后,纷纷要求归信贤哲。贤哲为众人做了嘟哇并说:“凡是归信了我的人,教乘方面要全面履行经典、圣训、公议类推等方面的教规,坚持伊玛目·艾则木学派的教义,还要按照当地信仰虔诚的宗教学者的指点,遵行天命,圣行“瓦智布”(当然的)和“穆斯泰哈卜”(受喜的)。道乘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履行道乘功修,遵循千年复兴者——伊玛目·冉巴尼贤哲之道。主要是学习领悟道乘的七个阶段、七种赞词的韵调,十四种状态、二十一本经书以及功修的十项细则等”。并给归信的人一一传授了做孜克尔的方式方法。然后又说:“首先要做到内心赞念,最好每天清晨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静坐参悟,反复赞念后,你将会看到这个部位出现一束光亮(指安拉之光)。此时,再继续赞念,说到这儿贤哲用手比划着说:“在这个部位即靠近左胸**二指下面一指宽的地方就会出现一束亮光。”在做孜克尔之前要先念消灾词,并传授了消灾词的内容。然后又说:请大家靠近我。”于是大家腿挨着腿、膝盖靠着膝盖、紧紧地围坐在贤哲的周围(以肢体的接触沾连贤哲的吉庆),待大家坐下后,贤哲为大家向安拉做了祷告,当场有数十人“凡纳”了(陶醉、消失了自我)。从此追随贤哲的人络绎不绝。就这样,夏·奥里亚贤哲在当地向弟子、教众们传授教义、教法和各种功修的方式方法,长达六个月。此期间,县太爷派人在城郊盖了一座有50多间房屋、内设经文学堂的大清真寺,请贤哲居住。又从印度请来四名有凭证的宗教大学者,担任经文学院的导师,并从众信徒中挑选了一批年轻、有才能、喜爱学习宗教知识的人,来经文学堂,接受宗教大学者的教诲。贤哲亲自培养了一批海里发,并于1750年建立了驰名中外的“叶尔羌道堂。” 在此期间,贤哲未去外地,在道堂传教长达十年。这完全是为了叶尔羌道堂的兴旺,使道乘、教乘的功修更加完善并得到各地的认可。十年中,信教民众迅速增加。此后,贤哲将七位海里发中的三位留在道堂中,让其管理道堂事务,其余海里发跟随贤哲前往和田。途中在各县城镇停留了数月,一路向人们公开传授隐义学和表义学,宣讲道乘、教乘功修,使人们了解了真谛。凡是支持真谛的宗教学者都归信了贤哲,为真谛之道做出了很多贡献。从此,和田地区跟随贤哲之人坚持并传承了苏菲真谛,使其发扬光大。


                9楼2012-02-09 10:21
                回复
                  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简单的一段故事,贤哲对一个落难之人的出手相助,却是冥冥中安拉的安排。逃亡的赌徒变成一地之王的奇迹,足以证明尊贵导师的金口玉言。伟大道祖夏·奥里亚所显现的奇迹,确已应证了《圣训花园》中穆圣说:“‘真主说:我喜悦的那个人,我是他的眼,他用来观看;我是他的口,他用来说;我是他的手,他用来拿;我是他的脚,他用来行走。’”而这段圣训中,真主所说的语言,隐含的意义:我即是他,他即是我!即便你是一颗珠宝,也必须有一位识珠宝之人。他能把你从一堆乱石中发掘,将你打磨凿光。你才能发光发亮,否则你也只是乱石堆中一颗乱石。伟大安拉在尊贵《古兰》中说:安拉因爱穆圣而创造了世界。而在中天这个世界中,没有引导之人的因由,我们无法洞悉安拉的能力、安拉的创造、安拉的俊美,原来,安拉创造这个世界皆是为了这个“因由”啊! 那个曾经被贤哲救渡两世的赌徒,他幸运的成为尊贵贤哲的跟随者,并履行了他的诺言:忠实的跟随并全力扶持了真谛之道。他归真时,莎车县及周围县市的百姓参加了他的站礼“乃玛孜”,并为他修建了拱北——莎车王拱北。
                  


                  10楼2012-02-09 10:21
                  回复
                    d


                    IP属地:安徽11楼2012-02-09 10:22
                    回复
                      可能大家看不太懂但是这是为那些不被今世所误导的灵魂所预备的。


                      12楼2012-02-09 10:30
                      回复
                        人类将以自己的言行回归真主,最后的审判在真主那里。我们(灵魂)从真主那里来还要带着自己的功罪回归决定最后的归宿。


                        13楼2012-02-09 10:32
                        回复
                          成王败寇


                          14楼2012-02-09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