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吧 关注:28,236贴子:784,953
  • 5回复贴,共1

楞严经》破妄精华篇之七处征心【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2-03 20:30回复
    第一处 心不在身内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的内容是我们了解佛法本质极为精彩的一段解说。对于有心了解大乘正法的同修们是很需要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世尊的讲述: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这是一段以阿难和世尊的对话形式的经文,这里是世尊开始问阿难)
    阿难,我现在问你,当初你因为看到如来三十二相而出家,是用什么来看的呢?是谁在喜爱好乐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回答佛说:世尊啊,这样的爱乐是用我的心和眼睛。因为看到如来的美妙相貌,内心喜爱,所以发心,希望也能够了脱生死。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佛告诉阿难说:就像是你说的那样,爱乐是由于心和目。如果不知道心和目的所在,也就不能降伏尘劳的困扰。就如同一个国家被匪徒所侵扰,出兵平息匪患,那一定要知道匪徒所在的地方。能够使你轮转生死的,心、目就是原因。我现在问你,这个心和目,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阿难说道:一切世间的不同种类生命,都是识心处于身体之内的。纵然是如来您,如同青莲花一样的眼睛也在佛的颜面上。我看这眼、耳、鼻、舌 都是在我的颜面上。而这心的确是在我的身体之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
    佛告诉阿难:你现在坐在如来的讲堂之中,看见只陀树林(经堂外的树林)在什么地方呢?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回答:世尊,这广大重叠楼阁的讲堂在给孤园中,而只陀树林实在讲堂的外面。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说:阿难,你在讲堂中都看到什么了呢?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说:世尊,我在讲堂中看到了如来,还有听闻佛法的大众。向外望去,才看到树林。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阿难啊,为什么你能看到讲堂外面的景物呢?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世尊,这个讲堂的窗门宽敞洞开,所以我在讲堂中才能看到外面的景物。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以金色的手臂,摩阿难的头顶,告诉阿难和大众,有三摩提称为大佛顶首楞严,具足一切法十方一切如来都是从这条庄严妙法之路而证果。你要认真听取。阿难顶礼,表示接受佛陀的慈悲教诲。
    下面世尊开始一层层分析心的内涵。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佛告诉阿难,就如同你所看到的那样,身体在讲堂之内,门窗洞开,从中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园林。那么有没有人能够在这个讲堂中没有看到如来和室内的景物,却可以看到讲堂外的景物呢?
    (就是问,有没有可能这个人,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东西,却看不到室内的东西呢?)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说:世尊,在讲堂内没有看到如来,却能看到讲堂外的景物,决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难啊,你也是这样啊。你的心对于一切都明了,如果这个心的确是在你的身体之内,那么你应当先了知你身体内的情况。先看到身体内的情况,然后才能看到身体之外的情况,纵然不能看到心肝脾胃,那么毛发指甲的生长,筋脉的转动,应该可以明了的。为什么不知道呢?不知道身体之内的情况,怎么会知道身体之外的情况呢?故此你所说的觉知的心在身体之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认为大脑是人们神经活动和思维的中枢。但是按照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道理看,大脑能够通过神经活动来进行思维,听到外界的声音、看到周围的图像、尝到种种味道、闻到各种气味,却不能对自己的神经进行感知,我们无法知道那根神经正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也不能感知到神经的工作与休息时是一种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形象、声音、味道。
    所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事物,思考问题,大脑仅仅是做了一部分工作,真正能够思维的还不是这一团神经细胞。
    再打个比喻,现代科技,可以实现图像的数字化,把外界图像变成一个个数字,储存于计算机的硬盘、闪存当中,这就如同我们看到物体,把图像转变为神经信号。存于大脑。但是计算机永远也没有妄想、没有各种感情,虽然很多科幻作品中对于机器有了人的感情大加描述,可惜我们知道的是,计算机永远是根据程序运作的。他没有超出程序之外的东西。
    也就是说大脑不过是一个超级的计算机,我们之所以有种种情感、种种创造、种种思维,大脑并不是始作俑者。
    


    2楼2012-02-03 20:30
    回复
      二 。心不在身外
      上一次,阿难认为我们的‘心’实在身内,世尊对其进行了开示。指出其错误之处。阿难于是进行下一步推测。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阿难向佛稽首然后向佛说道:我听到如来这样的说法,才知道我的心实在是在我的身体之外。为什么呢?如同灯光在屋子里,这灯必然是先照亮室内,通过屋子的门然后才能到达庭院。一切众生,看不到身体内的情况,却能看到身体外的情况,如同灯光,如果在室外就不能照亮室内。这个道理很明显,再没有疑惑的地方。是不是和佛所说的究竟佛理一样啊?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佛告诉阿难:诸位比丘,刚才到和我到室罗筏城乞食,回归只陀林,我现已吃过斋饭。那么你看诸位比丘,一个人吃的时候,其他人能否得到饱足呢?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阿难说:不会的。世尊。这些比丘,虽然是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但是身体性命各不相同,怎么能够一个人吃饭让其他人饱呢?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
      佛告诉阿难:如果你觉知的心,确实是在身体之外的话,身心是分离的,各不相干,心所了知的东西,身体不会觉察到,身体的感觉心也不能感知。我现在把手伸出来展现给你,你的眼睛看到后,内心分别么?
      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阿难回答:是的,世尊。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告诉阿难:如果能够感知分别,那么怎么能够说心是在外呢?所以知道,你所说的觉知的心在身体之外是没有道理的。
      ...............................................................................................................
      阿难虽然是佛的弟弟,但是对于心在何处开始还是不能明了的。所以在世尊告诉他心不在身内后,自然就联想到了心在身外。当然这显然也是不正确的。
      三。心不在六根内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对佛说道:世尊,就如您所言,看不到身体的内部说明心不在身内,身心不相分离说明心不在身外。我想心一定是在这个地方。
      佛言:处今何在。
      佛问道:在什么地方?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阿难说:这个觉知的心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我想应该是潜伏在六根之内。就象有人用琉璃放到眼前,虽然有物体在,但是并无障碍。随着六根的感知,随时分别思考。这个觉知的心之所以不能看到身内,是因为潜伏在六根处,能够看到身外,也是因为潜伏六根的原因。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言,潜伏在六根内,如同琉璃。人以琉璃罩眼,能见山河大地,能见琉璃么?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阿难说:是的,如果以琉璃罩眼,应当看到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佛告诉阿难:如果你的心和琉璃一样潜伏六根,能够见到山河大地,为什么看不到眼睛呢?如果能够看到眼睛,那么眼睛就如同外境,不是潜伏根内了。如果不能见,怎么能说觉知的心潜伏根内呢?所以你说觉知心潜伏根内,象琉璃一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
      阿难再次推测错误。我们的心自然不是在六根之内。六根可以缺失,而我们的‘心’却是从无缺失的。
      


      3楼2012-02-03 20:31
      回复
        很好东西,多读几次。
        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广东4楼2012-02-04 10:48
        回复
          很好的解说,楼主请补完啊


          5楼2012-02-08 19:51
          回复
            楞严经经前部就是药师琉离光如来的第一愿,其实药师十二大愿总持大乘经典的所有精妙的诀窍.只不过没人当这部经是一回事,可惜啦


            6楼2012-02-08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