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一向称为“燕赵大地”,这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燕国和赵国。那么“河北”是怎样由来的呢?现在省辖的11个城市名称又是怎样由来的呢?本文略作说明。
战国时期的《周礼*职方志》最早提到“河北之地”,《战国策》也有记载:赵有河北。此河指黄河。战国时的黄河流经今邯郸大名、馆陶至山东入海。所以唐朝以前的河北地区是指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唐朝 正式设置“河北道”,道为今天省级行政区划,包括今河北省全部及山东’河南北部和内蒙、辽宁、吉林南部地区,宋金设“河北路”(也是今天的省级区划),1928年国民党建河北省。所以河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最早出现是在唐朝。至于河北省的简称“冀”是因为这里属于古代九州的冀州,东汉《释名》称“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冀”在此是希望、希冀的意思,“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