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吧 关注:2,424贴子:11,613

(原创)一世风华写人生 --- 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两天一高兴在天涯挖了这坑,现在瞧,是不是大了些噢...慢慢更新吧...

还是得说一句:

来的朋友,转载前请务必取得原作者的同意(就是先跟我商量一声儿),否则请不要转,谢谢.


IP属地:北京1楼2006-08-27 09:50回复
    <原创>
      
       一直想说说谢安。吼吼,一千七百年,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那我肯定一下子先想起两位来,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下决心认真查了一把,结果从唐开始,直到明清,称赞谢安的诗歌数不胜数。至少李白一人就贡献了20首,要再加上他写谢灵运,谢脁的,那就更多了。瞧这: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 高情出人间。”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
       (小注一个:谢安,自安石,呵呵,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谢安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这句诗《辞源》上都有。)
      
       再瞧瞧偶们苏学士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
       (小注:这里用的是谢安晚年的典故。)
      
       轩稼先生的: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
      
       …………
      
       不举了,不举了 …… 其实除了文学家,历代的史学家对谢安的功业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再写这些空话,想必大家也不爱看,史学家的评述,就留待后面再提吧。
      
       言归正传,那就有个问题产生了,为什么谢安一直这么让文化人推崇,李诗仙对他是一生念念不忘,几乎到了崇拜的程度。究其原因,大抵应该在此:
       谢安的人生,实际是文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生。成就了功业,而又不失自己的性情;艰险中拒权臣匡扶国家,却从不做卑躬屈膝的事。不结私党,功成不居。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一句话来说,处身世间,无论外界如何险恶污玷,他却能站在高处,始终不曾失去内心的高贵。所以《蒙求》中用两个字评价他:高洁。
       周旋官场而能不失自己的尊严,这可实在是文人心里最大的渴望了。别说古代,就说现在,其实也是一样啊。
      
       那么就来瞧瞧,谢安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以至于让偶们的文化人倾心如此吧。
       偶先大致分了几篇:“潇洒俊雅的风度”、“早早成名的童年”、“逍遥东山”、“周旋桓温”、“高明的政治手段”、“崇尚真情的人”、“谢安的朋友们”、“谢安眼里的女人”。
       偶依次写出来,贴给大家,引用皆有出处,有的来不及注明,有疑问的朋友请提出来,偶会提供给你。
      


    IP属地:北京2楼2006-08-27 09:51
    收起回复
      第一篇:潇洒俊雅的风度
        
         既然是要说一个人,那么还得按这个老套路,先来说,外貌!
         
         说谢安的外貌,这个无可争议,一个字,帅! “谢家兰玉真门户”,这句话的确不是瞎说,谢安这一辈里,谢安和他的堂兄谢尚,弟弟谢万,都是风流美男子。谢安的小儿子谢琰,后来参加了淝水之战,也是从小就“美风姿”,后来谢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长大后“风华江左第一”,是那段时期的江南第一美男(呵呵,果然代代精传)。谢混不仅美得无人能及,诗也写得很好,清华大学校名的出处,“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就是他诗里的句子。
        
         不过,要说谢安,只说“帅”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得说他的风度。
        
        
        故事一:风神秀彻
        
        
         谢安还只有四岁的时候,桓温的老爸桓彝到谢家来做客。这桓彝也是个有名的大名士,桓家后来那么风光的基业,都是从他过江后,慢慢建立起来的。桓大名士到了谢府,一下子就看上了这孩子。古人的眼光,对偶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东汉时评论人看“骨相”,魏晋时评论人重“风神”,桓大名士一见四岁的谢安,立刻就喜欢上了,忍不住地赞叹,哎呀,这孩子好啊,“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这个王东海就是王承,也是当时很出名的人物,为官清静,很受百姓爱戴,并且极有风度。不过,后来看,桓大名士这话,还是颇有道理,谢安后来果然是“不减王东海”。谢安很小就出名,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故事二:“潇洒”的来历
        
        
         有件事很有趣,谢安和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但谢安和王献之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大家知道吧,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大书法家,继谢安之后的又一代风流领袖。谢安跟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都很好,全当是平等的朋友,王献之对谢安说话,也常没大没小。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儿子,那个“乘兴而来,兴尽而去”的王徽之,同谢安交往时,也常如此。但谢安从来没有不高兴,好像还挺喜欢。
        
         王献之一生都是非常爱戴谢安的,并在他的官府里做长史。一次,王献之也不知怎么来了兴致,忽然称赞谢安说:“您本来就是最潇洒的。”谢安回答说,“我不潇洒,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自己就是身心比较顺畅罢了。”哈哈,潇洒!这很可能就是这个词儿的最早出处!偶求证了好久,也没有发现更早的。(如哪位朋友指出,偶将不胜感激)
        
        
        故事三:偶像效应
        
        
         谢安俊雅的容貌,潇洒的风度,很快就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有一回,还因为这偶像效应,让他的一位穷老乡发了笔不小的财呢。他这位穷老乡最早是个县令,后来被免了官,日子过得不咋样,想从建康回家里去,盘缠都不够用。谢安有心赠他些盘缠,但又怕伤了他的面子。于是就问他还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这个穷老乡说,他别的啥也没有,就有去年想做生意没做好,剩下的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想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就总是拿在手里,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哈哈,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呢。
        


      IP属地:北京3楼2006-08-27 09:52
      收起回复
        第二篇:逍遥东山(一)
          
          
           先来说说东山吧。东山,在当时的会稽郡,现在的上虞市郊。几年前,大导演谢晋到东山登山祭祖,称其为“娟雅第一山”。谢安是从20多岁开始到东山隐居的,直到40岁离开,接受桓温的邀请,去做他帐下的司马,这才踏上仕途。
          
           这不到二十年里,可说的故事很多,就拣有名的、有趣的说来听听。
          
          
          故事一:兰亭雅集
          
          
           这个是必须得说啊。王羲之的古今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故事肯定也熟得很了。那偶就把内容整理下儿写出来,好看得清楚些。
          
           时间:永和九年的三月三,公元353年。
          
           地点:会稽郡山阴之兰亭,现在的绍兴市西南。
          
           人物:东道主王羲之(这时他是会稽郡的内史,其实就是郡太守)、当时最有名的40多位名士。其中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谢道韫的夫婿)、王徽之、王献之等等。
          
           人物概况:谢安当时是33岁,王羲之的年龄现在有争议,反正比谢安大一些。最小的王献之才7岁,呵呵,跟着老爹来凑热闹的。
          
           活动内容:一边畅谈人生哲理,一边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说具体点儿,就是名士们沿小溪而坐,把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沿着溪水漂动,漂到谁面前,谁就喝干这杯酒,然后赋诗一首。做不出来就罚酒。(王献之因为年龄小,写不出,居然被罚,怪可怜)
          
           丰硕成果:共得诗37首。当然最最丰硕的,还是那幅千古一序。王羲之最后总结,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兰亭集序》由此诞生。
          
           精品举例:兰亭诗里佳作不少。把谢安和王羲之的两首拣几句来瞧:
           王羲之的: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音。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
           谢安的: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突然想起这个,就小注一下儿“三月三”吧。“三月三”在魏晋时叫做“上巳”节,那是个很盛大的节日,上至贵族王公,下至小民百姓,都要出去到水边过节。甚至女子们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走出门去。“曲水流觞”是过节的一个重要项目,人人如此,可并不是这回兰亭会名士们的发明。不过饮酒赋诗却是他们的专利了。不光汉人,北方也过“三月三”,石虎时的三月三盛会,就热闹得很。)


        IP属地:北京5楼2006-08-27 09:53
        收起回复
          第二篇:逍遥东山(二)
            
            
             偶们一千七百年的文化名人们,对谢太傅这“东山逍遥”羡慕得不得了,但是,谢安的东山真的逍遥吗?并不是的!至少他有两大摊子事儿必须得做,做好后才能跟他的名士朋友们饮酒作诗去。
            
            
            故事一:难缠的爱弟
            
            
             谢安的第一个摊子,就是应付他的好弟弟谢万,替谢万收拾残局。
             可别小看这个摊子,因为它可维系着谢家这三代人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门户地位呢。
            
             谢万实在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人。这兄弟是个风流名士的确不假,诗也写得好,可是实在不经世务,啥实际事儿也干不了,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白望”之一。他二十岁左右吧,听说有人送了谢安一领“裘”(其实就可理解为“裘皮大衣”,在那时也同样贵重),就惦记上了,来跟谢安要。但他却不直说,却谎称,“我怕冷。”谢安岂不知这个爱弟的小心眼儿,估计他对谢万一贯的精神折磨,也的确有点儿受不了了,就说,你别胡说了,你不过是想穿出去炫耀罢了。然后又说,你不是怕冷吗?好啊,那没有比绵更保暖的了,给你三十斤绵,拿去吧。谢万怏怏抱着三十斤绵,又不敢不拿走,呵呵,这一对兄弟。
            
             谢万后来当了官,谢安深知他不是那块料儿,就老得给他出主意,想办法,还时不常到他当官的地方去(吴兴郡),每天早上叩屏风叫他赶紧起床办公;谢万当将军,谢安得一一亲自去拜访他的手下,以“深著恩信”。后来要不是谢安替他聚拢了人心,谢万不战即溃后,就差点儿被手下们杀了。谢安出仕前,估计有30%的心思都花在了这好弟弟身上。不过奇怪的是,谢安居然一辈子都十分喜欢他,除了裘皮大衣的事,谢安从来没有教训过他(其实那回也不算教训)。后来谢万死了,谢安伤心得不得了,居然十年不听音乐。


          IP属地:北京6楼2006-08-27 09:54
          收起回复
            下面开始说“逍遥东山”这一篇最重要的内容——谢家的才子才女们。
               
               这就是谢安的另一大摊子事儿。这时候说最合适,也只有这个时候,他们还都在谢安身边。后来他们长大,当官的当官,嫁人的嫁人,再没有这时的热闹了。
              
               不过在说之前,得先插一笔,谈谈概况,这很重要噢!
              
               要说偶们谢家这些“芝兰玉树”和金枝玉叶们,先得知道,对当时那个士族社会来说,子弟们成器不成器,直接关系着这个家族将来的社会地位,可是件不得了的事。谢安在他的兄弟里排行第三,老大是谢奕,老二谢据(就是那个“空中撒盐”的胡儿的爹,很早就死了,把遗孤们都扔给了谢安),老四是谢万,老五是谢石(大家一定听说过,淝水之战的前线主帅),老六谢铁(这一位,除了当永嘉太守之外,史书就没见什么记载,他的后代倒是有些故事)。
              
               这兄弟六人,除了谢安是个闲人,余下死的死,作官的作官,谁也没空儿教育孩子。于是,谢安就成了谢氏这一大家子的“贤内柱”,他得给“芝兰玉树”们讲诗文,让他们懂得思考,明白做人的道理。他们渐渐长大,他还得给他们筹划前途,并开始替他们求亲,给女儿侄女们物色夫婿 …… 呵呵,偶们谢太傅做人也真是不易,瞧个统计数字,看看这些小“玉树”到底有多少:仅史书中有记载的儿子就有11个,女儿偶至少知道4个(很可能有偶没发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事实上远不止这些)。守着这些怠慢不得的宝贝儿们,可如何能逍遥得了?
              
               不过,也许谢安是真的逍遥,因为他的确对这些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极有可能,他就以给小“玉树”们当老师兼老爸为乐呢,呵呵,天伦之乐,当然也算“逍遥”啦。
              
              
              故事二:言传与身教
              
              
               呵呵,谢安绝对是个温存的家长,他是从不训斥子弟们的,体罚那就更不可能。这就是老子说的“行不言之教”,再明白点儿,就是以身作则。有一回,他的夫人刘氏管教儿子(刘夫人可是个既机智又厉害的女人噢,不然谢安的惧内也不会那么出名),她教训了儿子半天,可谢安却在一边儿一语不发。夫人一看他的悠闲,立刻不满意了,问他,哎?我怎么从来没看见你教训儿子啊?谢安倒也老实,笑答,噢,我只是喜欢用自己来教育他们罢了。
              
              呵呵,十分典型的老庄人生观噢 ~~~~


            IP属地:北京7楼2006-08-27 09:55
            回复
              呵呵,关于谢安对孩子们的教育,再补充一个小故事,是有关胡儿谢朗的。
                
                
                “熏老鼠”的故事
                
                
                 胡儿的爸爸是谢安早死的二哥谢据,胡儿打小身体就很不好,因为这些原因,谢安对这个孩子一直特别疼爱。谢据很小的时候,有老鼠常常跑到房顶来,他就曾经爬上房去,点起烟熏老鼠。后来,社会上的人说起这件事,都嘲笑谢据,觉得他这行为很愚蠢。有时当着小谢朗也会说,但只说“有人”,却不提是他老爸干的。傻谢朗一点儿不知道,就跟着人家一起嘲笑。这样的事儿还发生了不止一次。后来谢安觉得,这事儿得告诉胡儿了,老跟着人家嘲笑自己死去的爹,他自己还得意呢。于是,有一天,等谢朗又说起这事儿来,谢安就很温和但又很郑重地对他说,你知道吗?人们常拿这个来嘲笑你父亲,并且还说是我跟他一起干的。。。。。。谢安不愿意让胡儿小看他父亲,就宁愿背黑锅,把自己也一起扯上,好让胡儿早点儿明白。好动人噢。。。。连《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写到这里,都忍不住跑出来,写下了自己的评论:“谢公假托事情是自己干的,以启发诱导胡儿,真可谓是‘德教’啊”。
                 胡儿听了谢安的话,一下子就怔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想起自己从前的行为,羞愧得跑进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而后来,当再听到别人嘲笑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不再随意地附和了,他已经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啊。。。。
                


              IP属地:北京12楼2006-08-28 17:54
              收起回复
                • 124.114.6.*
                我刚在天涯上看了LZ的大作~
                跑到败毒吧~没想到LZ居然是吧主~~
                赞一个~文章写的8错~


                15楼2006-08-30 22:34
                回复
                  呵呵,觉得大家对谢安的了解太少了... 于是就想写点儿东西,,朋友们能喜欢,,,很欣慰啊...


                  IP属地:北京16楼2006-08-30 23:43
                  收起回复
                    (继续)
                      
                      第三篇:谢安PK桓温(一)
                      
                      
                      故事一:“小草”和“远志”
                      
                      
                       首先说一下儿,谢安出山时的处境,嘿嘿,就一个字儿:难!
                      谢安一向名声高,一向为人好,而因此,别人就都会宽容你?才不是呢!其实往往正相反,你名声越高,别人就对你越苛刻。就好像现在偶们的明星们,昨儿晚上泡酒吧酗了回酒,一旦传出去,人们才不会放过你呢。不过还好,谢安已经作好思想准备了。他知道,他一辈子不出山,没事儿,可一旦出山,这对隐士来说,就叫“变节”,一准儿得挨骂。他是豁出去了,挨骂也得扛啊,不然谢家可怎么办哪?好在他的朋友们,都了解他心里不能说的苦衷,所以没什么微词,反倒很真诚地支持他。但是另外一些交往不多的名士们,可就闲不住了。哈哈,好不容易逮着他一个毛病,还不好好过过嘴瘾。谢安出山时,被人当面讽刺就有两回。那时的名士们个个伶牙俐齿,那话说得全都绵里藏针,让你浑身的不舒服。
                       一回是,他从建康出发到桓温那儿去上任,城里的名士都跑来给他送行,这时有个叫高崧的,喝了点酒儿,就装醉看着他说,哎,人家都说,你要不出山,可怎么面对天下的老百姓呢?现在你出山了,天下的老百姓又怎么面对你呀?哈哈哈……
                       再一回是,他到了桓温那儿之后,有人给桓温送来了一种草药,就是偶们中药里常用的“远志”,而这个“远志”,还有一个名字,叫“小草”,桓温好奇地问,“这一种草药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这时他的参军郝隆阴恻恻地一笑,“嘿嘿,桓公您不知道啊,这草药,隐在山石中的部分就叫‘远志’,可长在山石外的呢,”说到这儿,他瞟一眼谢安,“呵呵,就叫‘小草’啊!”这郝隆也是个有才学的,他正是借此讽刺谢安隐居时名满天下,好比“远志”,而出山后呢,就来当个小司马,也不过就“小草”一棵。这个比喻用得很巧,连并不愿伤谢安面子的桓温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嗯,这话说得绝妙啊!”
                       嘿嘿,这个出山好不容易,本来谢安是想逍遥一辈子的,现在却得跳出来挨骂。但这也没办法。想想死了的哥哥们,再看看这些没爹的孩子们,挨骂也得扛着。谢安是一句没辩解,人家虽然说得阴损了些,但人家说得也不是没理。他也没有记恨人家,而是一如继往地以礼相待。结果时间一长,讽刺他的人倒自己觉得有点儿没趣了,于是才不说了。 
                      
                      (这里注个郝隆:郝隆也是个非常有趣的名士,大白天躺在院子里晒肚皮,人家问他:“你干嘛哪?”他就说:“我晒晒肚子里的书”。桓温让他当蛮族参军,管蛮族部落的事,他心里这个不乐意。有一回大家一块儿做诗,他就用蛮语写,桓温觉得很奇怪,问:“你说得都是什么呀?”郝隆不屑地说,“我说得是蛮语,我是蛮族参军,自然就得说蛮话了”……)
                      
                      
                      故事二:当年狂司马
                      
                      
                       谢安到桓温这儿当官,是出于桓温的邀请。不过要说桓温和谢家的交往,那可是由来已久了。
                       谢奕、谢安、谢玄,都曾经作过桓温的手下,而且有趣的是,还都是当同一个官儿——司马。桓温喜欢谢家人。谢奕小时候跟桓温就是朋友,这老兄在桓温这里,天天不着官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桓温也不管,还笑称他为“方外司马”。
                       谢奕好喝酒,不然当县令时也不至于想出灌老头儿喝酒的办法。谢奕找不着酒友,就天天拉桓温陪他喝,还不喝个酩酊大醉就势不罢休。偶们桓大将军被折磨得没办法,有一回喝到一半儿,实在撑不住了,就一头钻进了他老婆南康公主的房里,先躲一时再说吧。本来他不太喜欢南康公主,很少来陪她。这时南康公主一见他,这个惊喜,笑说,我可真得感谢你这个狂司马呀,要不是他,我还见不着您呢!而这时的谢奕,一看桓温溜了,竟也不在意,就立刻笑嘻嘻地跑到门外,随手拉了个老士卒来,逼着人家陪他接着喝。一边儿喝,一边儿还振振有词:“跑了个老兵,再来个老兵,没啥区别!”呵呵,这就是偶们谢玄将军和道韫MM的老爹。。。。。
                    


                    IP属地:江苏17楼2006-08-31 09:35
                    收起回复
                      • 218.1.117.*
                      哈哈,笑死了....嗯,不必太为难地更新....兴之所至、意之所到就好

                      婧琪


                      22楼2006-08-31 20:28
                      回复
                        哈哈,头回挖坑儿,还好这个篇幅不会太长,还有盼头儿...


                        IP属地:北京23楼2006-09-01 12:28
                        回复
                            
                            
                             这里有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桓温最终为什么会放弃?有的史学家说,以谢安当时的名望和无畏的气度,折服了桓温,使他在一瞬间改变了主意。偶觉得有道理,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还是有点儿虚。偶们就来说说这个事儿: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深刻,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桓温真的杀了谢安王坦之,自己当皇帝,他就能成功,就能长久吗?这个实在有待商榷。来瞧瞧桓温本身的实力吧:
                            
                            第一方面:方镇
                             
                             这时他统了东晋所有的方镇,所有方镇的刺史基本都是桓家人。但是,这些方镇真的就都是他们家的吗?这个很难说啊,刺史只是一个官职,虽然他们大都挂将军衔儿,都督多少多少州军事,但是这些桓家人对这些军队和这些地区的真正掌控能力到底有多强呢?豫州是谢家的地盘,人家经营了十好几年,根基要比桓温深得多。后来北府将刘牢之就是出于当年豫州谢家的旧部。江州原本是琅?e王氏在经营。徐州是刚弄来的。扬州是京师之地,朝廷的控制能力很强,他这个“扬州牧”始终都是“遥”领(呵呵,这个词儿好有趣)。其实算起来,桓家真正能放心的势力,还是只有老家荆州。这个“尽得天下之地”的大势,实在虚得很。这其中内情,就算别人不清楚,但桓温自己可是清楚的呀。
                            
                            第二方面:下属
                            
                             上面说了,桓温出道儿几十年,除了桓家自己人,除了郗超和王??是他的亲信,他就再没得到什么人。这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偶们桓大将军没有个人魅力,相反他已经很注意拉拢人心了。根本问题是出在门阀制度上!或者说桓温是九品中正制的直接受害者!九品中正制使高门子弟坐取官职,寒人只能当极下等的小官,桓温的这些下属,绝大部分都来自高门士族,人家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家族,那才是人家的根,怎么可能会死心塌地支持你呢!谢安、谢玄、王坦之,甚至王徽之之类的名士,都是从桓温这儿出来的,可有一个会跟你一条心?
                            郗超是个特例,也搭上那时郗家走下坡儿,倘若郗家如日中天,你看看郗超跟不跟你。王??是琅?e王氏的,是个比较积极仕进的子弟,他看中的是仕途,是觉得桓温这儿对他有好处,也根本不是桓温真正的亲信。
                            
                            第三方面:声望
                            
                             其实桓温看得很清楚,在目前这个国家里,声望是极为重要的。你要想干成什么大事儿,就必须得到高门士族的支持。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就要靠声望,混进他们那个圈子。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没有成功,于是就一门心思靠战功来换声望。但又自己不争气,在枋头大败一场,导致求九锡禅位的办法不能顺理成章。
                             如果他把声望扔了,撕下面具,就以武夫之能取胜,谁不听我的,我就杀谁,那他就是在跟整个国家为敌。谢安是当时众望所归,你杀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还怎么统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这个国家也还得靠人家高门士族来支撑呀。你再发狠把他们都杀了,那这国家就一下儿没有了支柱,立刻就会大乱。唉,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面的支持啊。
                            
                            第四方面:威慑
                            
                             威慑是桓温最惯用的手段,一直把个司马昱整得摸不着天地。其实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办法了。靠威慑,他当了大司马,统全国军事;靠威慑,他录了尚书事,成为宰相;靠威慑,他成功地行了废立。但是!他这最后一次的威慑,碰上的不再是司马昱,而是就不吃你这一套的谢安。谢安虽然一向隐忍不发,但在大事关头却是很果断的,出手毫不容情。从他后来削减桓家势力,迫使桓冲让出下游的事儿,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偶曾想,如果谢安20岁出仕,然后还能很快在朝廷崭露头角的话,桓温很可能就做不了这么大。
                             其实,桓温真的下定决心杀谢安了吗?没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慑。试想,他要杀谢安王坦之然后篡位,那就该突然举事,这很容易办到啊,而且这样,朝廷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兵,还少遇抵抗呢。他把声势造那么大,弄得整个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为什么呢?他就想吓唬他们,然后乖乖给他一个摄政王!这要是偶们司马丞相肯定就又就范了,连王坦之都已经顶不住了吗。这就是,箭在弦上,人们预测不了它的力量,就会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只是一支箭,再没什么别的了。但桓温的箭真的犀利吗?
                          


                          IP属地:北京31楼2006-09-06 19:38
                          回复
                               结果这回他碰上了谢安。谢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谢安相信,桓温自己明白,杀时望大臣,再篡位,对他来说是不明智的。这个天下你坐不住,因为国家目前的大局不适宜这样。所以,谢安也才有胆子敢去跟桓温正面对抗,这是他的底气。当然这也是十分凶险的,如果桓温就是不理智了呢?嘿嘿,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谢安所能够控制的了,那就以身殉国吧。
                               而最后,桓温还是明智的,这其实正说明他是有远见的人。看看八王之乱时候那些个诸侯王们,轮番进洛阳做庄,当什么摄政王,结果有谁落了好下场?虽然桓温远胜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样统领天下,还有很远的路啊。
                               
                               (呵呵,“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的内情,大略如此。不论谢安还是桓温,对这件事的处理,偶觉得都很令人称赞。国家稳定了,没有战乱和血腥,把这么大的事儿这样解决,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这才是政治家的远见和风度啊。)
                              
                              影响:
                              
                               呵呵,这件事儿对整个东晋来说,可是极其重大的。它几乎就是个标志性事件。
                               首先,从此以后,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就开始走下坡儿了,东晋的“桓温时代”也一天天地变得黯淡。
                               其次,这件事儿使谢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们甚至能感觉到,将来取代桓氏而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谢氏莫属。呵呵,王坦之是在关键时刻掉了回链子,这个“倒拿笏版,汗留浃背”,也被人们争相“传颂”。在这事儿之前,王谢齐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谢氏还要尊贵,但在这件事儿之后,王坦之就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人们都说,原来王谢齐名,嘿嘿,这一回可算看出优劣来了。
                               再次,谢安的从容赴鸿门宴,得到了皇室的认可。原本,皇室把人家当替罪羊去送死,结果人家却让干嘛就干嘛,一不推托,二没有一点儿不满,而且居然就把这事儿化解了。其实不让桓温当摄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们不肯去担这个风险。而这一来,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谢安的胆识,也对他的为人更加了解(其实主要就是皇太后褚蒜子)。于是这才有了,一年以后,谢安与褚蒜子达成权力联合,彻底消除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开启了东晋的安定局面……
                              
                              (待续)


                            IP属地:北京32楼2006-09-06 19:38
                            回复
                              (继续)
                                
                                 呵呵,分析得够多,不过最后,还得来总结一下儿,这次“抗桓事件”的功勋人物:
                                 历来大家一说起“阻止桓温篡位”,就一下子就会想起谢安的“临危不惧”,好像这事儿都是他一人儿的功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琅玡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脑,其实少了哪个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壮着胆子毁了遗诏,如果不是王彪之扛着压力违抗褚蒜子的诏令,如果不是谢安用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团结广大士族官员,稳定“抗桓统一战线”,最后又冒死直面桓温,这场较量都不会成功。所以,应该说是整个高门士族对抗桓温的成功。三家这几位领导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当时人物范弘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当时王谢以死来守卫,这国家就保不住了呀。。。。
                                 
                                 偶们桓大司马也的确是生不逢时,等到了人家刘裕那个时候,士族势力比现在已经衰败了一大截儿,各家也再没有像这几位这样的人物啦,所以人家刘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温就只有认输了。。。。。
                                
                                (呵呵,待续)
                                下面是:
                                
                                谢安PK桓温(――尾声:枭雄末路)
                                


                              IP属地:北京33楼2006-09-11 2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