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子上,总是有类似于
“赏析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对表达有什么好处?”之类的题,
面对这种题,有的童鞋就弄不懂了。
其实每种修辞手法都有它固定表达的意思 做这种题有套路
比喻:更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景物或事物的什么特点
拟人:赋予了某种事物生命,更体现出事物的什么特点
排比:更突出强调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使语句更整齐。
引用:使描写更有说服力,表现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以上就是经常出现的几种修辞手法的固定作用
其中的“什么特点”就是看文章主要是写什么
比如写花很多啊,那么这里就填“花很多的特点”。
还有的题型就是
“这篇文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有的童鞋又不懂了
如果古诗词或者文章是写景物的,只要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只写了景物,那么答案就是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肯定能拿分。
如果的确是说了有思乡之情或者别的什么情,那么就这么填。像天净沙秋思是说马致远思乡的,那么答案就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大家懂了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