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吧 关注:13,323贴子:12,304
  • 7回复贴,共1

请君都学陈寅恪(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闲扯,老陈吧有劝君免谈陈寅恪,这篇文章也应该发上来嘛,不过似乎作者的名字在百度显示不出来,敏感处理一下


IP属地:辽宁1楼2011-11-02 23:36回复
    易中天学兄写了一篇非常通俗而且十分清囘醒的关于陈寅恪的文章。 但他用的标题< 劝君免谈陈寅恪>极易给大家造成误导。我们知道陈先生的一生,应该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陈先生的故事。 人的一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中天学兄回答得好:
    是道囘德,是人品,是气节。196囘4年5月,陈寅恪向自己晚年最知心的弟囘子蒋天枢托以“后事”,并写下了带有“遗嘱”性质的《赠蒋秉南序》一文。在这篇不足 千字的短文里,陈寅恪称自己虽“奔走东西洋数万里”而“终无所成”,现在又“奄奄垂死,将就木矣”,但也有足以骄傲自豪者,那就是:“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 自矜,曲学阿世,何可告慰友朋”。也就是说,他陈寅恪一生之最为看重者,不但不是金钱地位,甚至也不是知识学问,而是人品与气节。真正震撼我们的,正是: 自囘由思想,独囘立精神。陈寅恪所代表的是中囘华民囘族的气节。我们永远要谈,永远要学。哪怕只能学到一点点皮毛。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许多<论气节>的文字。只有气节才是 中国人的真精神。 太史公曰: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这就是太史公赞颂的伯夷和叔齐的崇高气节。 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亘古不易而又在具体囘内涵上不断变易的气节。 它是中国文化五千年的魂灵。 太史公并没有给气节规定一个范围。 气节是多方面的体现: (1)许由的逃隐;(2)岁寒的松柏;(3)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4)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5)举世混浊,清士乃见;(6)颜渊好学 而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所以,我(太史公)欲载之(气节)空言,不如见之於行囘事之深切著明也。


    IP属地:辽宁2楼2011-11-02 23:38
    回复
      太史公自己的伟大气节之一是他的惊人的忍辱负重意志力: 他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 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囘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 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种怨而奋的气节鼓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啊。
      陈寅恪所言之气节, 其实也就是中国文化之本质的定义: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囘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若以君 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夫纲纪本 理想抽象之物,然不能不有所依托,以为具体表现之用,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囘会制囘度,而经济制囘度尤其最要者。故所依托者不变易,则依托者亦得因以 保存。吾国古来亦尝有悖三纲违六纪无父无君之说,如释迎牟尼外来之教者矣,然佛教流传播衍盛昌于中土,而中土历世遗留纲纪之说曾不因之以动囘摇者, 其说所依托之社囘会经济制囘度未尝根本变迁,故犹能藉之以为寄命之地也。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囘会经济之制囘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 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沦囘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


      IP属地:辽宁3楼2011-11-02 23:39
      回复
        如果我们死守白囘虎通三纲六纪之说,这未必是中国文化之本质。 恰好相反, 违背三纲而追求自囘由的精神也是陈寅恪所推崇的文化气节和文化气质(请看他对陈端生和柳如是的评价)。但中天学兄又杀了回马枪: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
        


        IP属地:辽宁4楼2011-11-02 23:40
        回复
          同时,中天学兄把陈先生的精神吃透了。我们真要学陈先生也没有什么太难的: 豁出去,就能了! 其实,有些事,也不过就是“一囘念囘之囘差”。就说前面那些东西吧,当真想通了,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学术地位吗?不就是话语权力吗?不就是科研经费吗?不就 是岗位津贴吗?不就是当教授当博导,吃香的喝辣的,坐飞机住宾馆,在主囘席台前排就坐,放个屁都有人鼓掌吗?我们能不能不要?不要,你可就管不了我啦!平时 我们总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也就是说,豁出去,就能“了”。问题是你豁不豁得出去?陈寅恪不能说是完全豁得出去的人,但至少部分地豁出去了。


          IP属地:辽宁5楼2011-11-02 23:40
          回复
            最后, 中天学兄给我们下了个挑战书:
            要谈陈寅恪,就必须先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我们想清楚了吗?邹恒囘甫代表我们回答:想清楚了。 陈寅恪所代表的是中囘华民囘族的气节。我们永远要谈,永远要学。哪怕只能学到一点点皮毛。 请君都谈/都学陈寅恪!


            IP属地:辽宁6楼2011-11-02 23:41
            回复
              度娘果然是受,此文的原作者是邹恒囘甫


              IP属地:辽宁7楼2011-11-02 23:42
              回复
                没有陈公的才学和气量,如何学的来?


                IP属地:河北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1-11-22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