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梁尘最终深深爱上单红,是在车上让道具砸伤之后。尽管有朋友提出,“人在货前”违背了运输的常识,不过这种技术问题我们不考虑。我们按照剧情来看,这时候梁尘之所以彻底爱上了单红,是因为他发现单红身上有“小姨何爽”的影子。他在这个时候才真正确定了,单红很难从他的脑子里抹去。但是,随之而来的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认为梁尘的这种爱,夹杂有一定程度的“恋”的成分。对于何爽的一种“恋”的感觉被转嫁到了单红的身上,因为何爽对小时候梁尘的影响甚深,所以,导致了梁尘在后期的性格、价值取向、感情取向和世界观上都往何爽的影子上偏斜。
而单红对于梁尘。到此时为止,主要的吸引点在两方面——
1、在艺术上梁尘独到的见解。这是很多男女恋爱开端的缘由,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习惯等等。两人在某一领域之间的默契,即是我们常说的共同语言、心灵的契合。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感觉虽然可能发展成爱情,但是有时候也会造成一种错觉。就是把这种感觉直接放大,代替为爱情。
2、梁尘比较“爷们儿”的性格。这一点应该说是男性吸引女性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而梁尘的“见义勇为”完全征服了单红。
综上所述,我认为梁尘和单红之间的爱情并非像一些朋友所说是单纯的一见钟情,梁尘真正地爱上单红是经过了一个过程,通过单红的行为表现的性格,慢慢爱上的。而单红亦是如此。但是梁尘和单红之间的爱,不管是出于外表还是内在,梁尘和单红之间的爱情是感性多于理性。因为这时候两人如大多数热恋中的男女一样,仅仅看到双方的优点,而没有见到对方的缺点。两人均是由点直接放大为面。两人均没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整体。因为两人从相见到相恋不过数月。我们平时常说“谈”恋爱,这个谈的过程也不能太短,否则,热恋期的感觉就会蒙蔽双方的眼睛。我不能否认如果梁尘和单红有更多的时间相处并相互了解,也许会慢慢稳定地相互看透并结合。但实际上在剧中,两人远远没有达到这点。所以才为今后两人的误会埋下了隐患。就好像梁尘对单红说的“我不是你说的那种人”。两人尽管海誓山盟,但是对于对方,都不曾真正地知根知底,两人的爱情基础不过是一座沙雕,经不起任何的雨打风吹。所以纵然双方都曾对误会当面想解释清楚,却根本不能令对方信服。
下面再说梁尘与兆欣。我不想再复述兆欣做过什么。只是很多人都说,梁尘对兆欣是出于一种“报恩”。但是,解读一下剧情就可以知道,导演的安排显然告诉我们不是这个样子。导演已经借大嘴巴淑芬的口抛出了这个观点。淑芬也对单红说,那是一种报恩,而不是爱。所以本来不希望破坏梁尘和兆欣之间感情的单红才再次点燃了希望的火花。这里我也希望批评单红的朋友考虑这一点,单红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么不要脸,特意回去破坏梁、舒两人的感情。所以,才有了后面单红对梁尘的问题。
我们说,整部剧中,何爽、梁尘和单红的性格有很像的地方,就是执著、较真、固执,凡事非要彻底弄清楚不可。而单红就是要明白,究竟自己和兆欣谁是梁尘的真爱。这也是我们观众的一个问题。而导演再次借助梁尘的口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也传达了导演的意图。“我爱她”,这是梁尘深思熟虑后发出的回答。梁尘说了一段台词:“我们三个人的心都死过一次,这个滋味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再来一次我梁尘受得住,可我真不想让兆欣这样。你明白吗?”这里我们可以看,梁尘假设的“如果”,就是说梁尘再次毁约,不结婚。但是,梁尘说了,他受得住。也就是说,悔婚并不是单方面伤害兆欣,也是伤害梁尘自己。至此,我们可以判断,导演要表达的是兆欣才是梁尘最终选择的真爱。而听到此话的单红,也慢慢起身。单红的性格是比较直接的。她后来对调解员说过,她是不会“凑合”的人。所以,如果不是单红清楚地明白了梁尘表达的意思,她是不会离开的。插一个题外话,同样的理由,所以我认为最后单红接受兆远也是单红真的想明白了兆远对自己的感情,而非有些朋友说的是单红无奈接受或勉强接受。因为导演同样借单红的口,在修葺房屋的时候对淑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