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江湖吧 关注:1,226贴子:34,393

【书法交流】书法基础讲解及交流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赠百度君。


1楼2011-09-09 20:12回复
    插楼……
    不知道钢笔字算不算书法……


    2楼2011-09-09 20:19
    回复
      不知lz喜欢谁的字体,吾还停留在楷书的阶段


      IP属地:天津3楼2011-09-09 20:20
      回复
        我觉得卢中南和田英章的钢笔字挺好看的。
        庞中华的字,小家子气。
        钢笔字写得好的一般毛笔字都写得好看。
        我练田英章的字练了三年,还是只能把名字写的好看,汗……
        水贴,版主随便删……


        4楼2011-09-09 20:23
        回复
          前些日,开过诗歌基础知识专楼。多数是常识性资料,子琪主要做了一些收集工作,许多内容作者已不可考。
          主要希望诸位能因此多关注文学相关知识,增加对古诗词等的兴趣。
          至于一直想开的古诗词写作专楼,因为涉及面太广,而且打算以“零基础”为起步,所以慎之又慎。如何能够深入浅出,如何能够做到每位朋友都有所收获,如何能够保证每位朋友最后皆可手书心中所感,实属不易。而且要在百度中上传资料,也确实和谐颇多,任务艰巨。
          同时,子琪亦见到一些朋友询问书法练字等内容。经过考虑,特开书法交流专楼。这里,也许有的时候工作忙,时间不足,但可以保证,所有问问题的朋友,在下都会一一认真回复。


          5楼2011-09-09 20:23
          回复
            想看子琪的字=口=


            6楼2011-09-09 20:24
            回复
              就是呀!子其可不可贴上来让我们一饱眼福!


              7楼2011-09-09 20:27
              回复
                书法专楼,并非收集帖,基本上是我个人在求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考虑到实际情况,仍然以“零基础”起步。
                一家之言,难免有遗漏之处,本不该如此冒昧,只是承蒙诸位厚爱,子琪无以回报,唯望能在这些小事上尽自己绵薄之力。


                8楼2011-09-09 20:35
                回复
                  已经提交了贴吧目录,理论上可以上传图片了。
                  具体如何操作,在下会自行百度。
                  以后习作会拍照上传。同样,也希望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能不吝赐教,分享自己的习作。
                  另外,也欢迎诸位上传各类图片。


                  9楼2011-09-09 20:38
                  回复
                    很期待先生的字
                    说来惭愧……自己也就小学的时候练过几年毛笔
                    


                    10楼2011-09-09 20:52
                    回复
                      愚以为 练书法就是先练笔画 后临字帖 先练楷书 再练别的 多练就好了……
                      以前 小学的时候自己练过一年的毛笔字 自觉写的不丑- -


                      11楼2011-09-09 20:53
                      回复
                        求子琪先生真迹!!!【我肿么这么庸俗的语气啊啊啊】


                        12楼2011-09-09 21:05
                        回复
                          恩,有空开启搜索功能找一些书法帖子怎么样?


                          13楼2011-09-09 21:09
                          回复
                            这个一定要顶,最近正在练字,期待子琪的讲解。


                            14楼2011-09-09 21:20
                            回复
                              《前言》
                              常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练好字?
                              起初往往语塞。
                              因为这个命题太大太广,真真一言难尽。若力求全面,未免繁冗晦涩;若只点关窍,又恐浅尝辄止。最后,终于找到一个最基础的突破口,那便是“用心”。
                              做人做事,惟用心而已。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无论何事,唯有沉心静气,扎扎实实下功夫,切切实实用心,才最终能有自己的体悟与收获。书法作为国粹,与音乐、武术、围棋、舞蹈等,都依托于中国五千年来深厚而蕴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没有相应的积淀,是无法真正领略这些国粹的真谛的。否则,便如音乐流于曲调,武术流于搏击,围棋流于阵法,舞蹈流于姿态,存形忘魂,舍本逐末。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书法呢?
                              古人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书法论,不能进乎道,就不能严格地算作书法,只能叫做写字。这背后的内蕴哪里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能脚踏实地,勤于修行。同样,也没有书法修行的金科玉律,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资质、条件等因素都有差异。那么,书法修行,如何修?修什么?这部分相当关键,亦非短短一篇前言可以尽述,将作为主要内容,在正文中展开。
                              另外我还要提一点。中国古人往往以德论人。正所谓“心正则笔正”。但有些说法,如奸邪狡诈之徒的字必有阴猥之气,怯懦圆滑之人的字亦有甜媚之失。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绝非必然。这并不妥当的部分,自然是指道德水平的高低,无论如何无法与技术水平成正比。至于字里行间的阴猥也罢,甜媚也罢,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位也应切记不可妄下定论。撇开道德层面不谈,如果只想练好字,方法得当、勤奋修习即可。但我要对真正想练书法的人说:还须存兴趣和敬畏之心。
                              “才能关性分,耽嗜妨大业”。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敬畏之心,是在修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东西,也是读书人应有的文德。
                              诸事俱备,再谈练好字,便是技术层面了。很繁琐,但并非不能讲。
                              大道很简,又很繁。为什么简?真正的好东西,蕴含的道理一定是最最本真和自然的。为什么繁,因为我们作为学生,在修习过程中,总免不了缘木求鱼、自作聪明。这种探索,自有一番妙趣,但若无兴趣,不免枯燥烦闷。我在个书法专楼里,便想针对这点,将一些所谓的繁琐条分缕析,还原它们本来的面目。此处,亦有几点想说明。
                              首先,学书法一点也不难。平常心,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将水到渠成。出于对“零基础”和实用性的考虑,在之后的讲解中,我会先讲硬笔再讲毛笔。
                              按理,是先毛笔再硬笔,硬笔的一切笔法毕竟都来源于毛笔。这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毛笔字好的人钢笔字一定不错,反之则不然。但问题是,练毛笔颇为耗费时间,撇开笔墨纸砚铺排盥洗不说,单是拿笔自然,行笔分明这条,绝大部分人没两三个月拿下不来。但有这两三个月,硬笔已经练得像模像样了。
                              如果大家只想练习硬笔字,以后看完我讲的硬笔部分就可以了。当然在讲解中,硬笔还是必不可少地凝聚着毛笔书法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脱节。
                              其次,书法讲解这个专楼,同《诗词基础知识资料》、《古诗词写作》专楼,我已准备了大纲,中间大家若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可以单独提出,如时间不允许,子琪保证条条记下,然后在每一讲开头集中解决。望诸位能认真参与,最终有所收获。
                              家族三代与书法结缘,子琪冲龄即蒙庭训,之后广拜明师(非名师),笔耕不辍,于今近20年,方始稍窥书道之法门。远非大师级人物,所能表达的也只是一孔之见,惟望尽可能凭借着自己的诚意,平白地说些肯綮之言,无论是历史渊源、书家地位、风格高下、理论是非,都尽力做到客观、公正。由于水平有限,如有可商榷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15楼2011-09-09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