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斯莱拉文赫吧 关注:26贴子:1,362
  • 12回复贴,共1

[转]七月天汉清如练,兰夜私语祭婵娟——汉民族传统七夕节复兴方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的先人似乎很喜欢仰望夜空,他们望着日月星辰编织着天上人间的旖旎风情。失去仰望习惯的今人们,未必再有心境叹那“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于是多年以后,那遥远的故事和那遥远的爱情,读来竟有点恍若隔世。 

                                        ——题记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白居易 《七夕》 





IP属地:河南1楼2006-07-24 21:16回复
    配图


    IP属地:河南2楼2006-07-24 21:16
    回复
      一. 七夕文化及传说背景 

      七月初七日为传统七夕节,夏历七月旧时称为“兰月”,故七夕那天晚上又称为“兰夜”。夏季的星空澄清如水,最适合遐思奇想,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可以无边无际。 

      喜欢仰望星空的民族必然思维深邃、浪漫奔逸。“倬彼云汉,昭回于天”,那条横亘夜空的银色天汉,向来就是华夏先民崇拜的祥瑞,以至后来成为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庞大的民族的族名。不仅如此,它也成为中国文学系统、神话传说中念念不忘的名词和道具。 

      七夕文化现象丰富繁杂且流传甚广,特别是优美浪漫的七夕传说,在中国、日本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然而同多数有着古老起源的物事一样,七夕文化内涵,最先起于上古夏人的原始宗教崇拜,融合了天文历法、诗词歌赋、口耳相传,最后才逐步转为我们熟知的文化民俗现象,沉淀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七夕文化的主体,就是列位于中国四大传说之首的“牵牛织女”故事。 

      1.牵牛织女传说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恨河梁。 
       ——魏曹丕《燕歌行》 

      作为七夕传说的蓝本,牵牛织女及七月初七首先牵扯到上古天文历法及星祀宗教。牵牛织女在具有人格意态前首先是作为二星出现,按照上古神话系统发展规律,先从“星到神”,而后“神到人”,牵牛星又名“河鼓”,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颗(正好是希腊神话中的摩羯座六星);与银河另一端的织女星(即天琴座三颗主星)遥遥相望。牵牛星被我们农耕的华夏民族祖先的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看重的神祗。七夕之“七”的记日法是夏历的习惯,上古人们祭祀常常选在一七和二七,祭牲仪品数量也常常为七的倍数。 

      图:牵牛星与织女星星空图


      IP属地:河南3楼2006-07-24 21:19
      回复
        IP属地:河南6楼2006-07-24 21:21
        回复
          2. 汉武帝与西王母的传说 

          这个故事与浪漫的牵牛织女相比就相形见绌多了,虽然也有仙人,不过没感觉到缥缈的空灵感觉,世俗的浊气也多了一些——《博物志》卷三记载:西王母于七月七夜见汉武帝,还带了七枚仙桃与帝分食。叹气,似乎西王母很喜欢接见中原的天子,记得她不是在八百年前刚刚会见过周天子穆王么? 

          附:“七”的宗教文化色彩 

          七和月亮的关系密切,七日一变:七日“上弦月”,即半月;再七日“满月”,再七日“下弦月”,再七日,太阳东升的时候,就往西沉下去。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shu1),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时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神话中的浑沌神死了,而可以“视听食息”的人则诞生。 

          人们对“七”这一数字的崇拜可以说无独有偶,似乎是世界范围内的: 

            佛教有释迦牟尼面壁七天顿成正果的传说。 

            基督教中说,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之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天之分。 

            伊斯兰教把天堂依次分为纯银、纯金、珍珠、白金、红宝石和不可企及、无法言喻的圣光等七层。 

            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认为天上存在着七颗神圣的星:太阳、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顺便说一下,这七星在中国古代称为“七曜”,一曜代表一天,一个轮回便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星期。不过如今国人用上了西方的星期,而将传统“七曜”扔进了故纸堆。 

            现在西方世界仍尊重所谓“七德”,回避所谓“七种会遭天罚的罪过”;阿拉伯人至今喜以“七”起誓;日本人常祈祷所谓“七福神”降福;我国谓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光有“七谱”:赤、橙、黄、绿、青、蓝、紫;音谱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商;瑰宝有“七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此外,扯得远一点,立体化学理论中有“七味”,人的记忆量常数为7……这也许真是一个自然界的奇妙数字。 
           
          二. 七夕之节物风俗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IP属地:河南7楼2006-07-24 21:22
          回复
            6.做巧食 

            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7.贺牛生日 

            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8. 供“摩侯罗”(磨喝乐)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这是关于宋代七夕节物摩侯罗(磨喝乐)的写照。宋元玩具很有节庆性和时令性。在东京,每逢初六日、七日晚,市民多结彩楼于庭,唤作“乞巧楼”,为的是放置“魔合罗”。如元曲中所说:“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沈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呵罗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所谓“魔合罗”,又可称之为“摩诃罗”“磨喝乐”等,是梵语的音译,是佛经中的神名,传自西域。在宋代小说、元杂剧中,魔合罗成为漂亮可爱的化身。如《十三郎五岁朝天》:“又是一个眉清目秀,脣红齿白,魔合罗般一个能言能语,百问百答。”这些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中都有记述。 

            一般来讲,魔合罗是小的泥塑偶,但用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装罩。也有将魔合罗装饰得金珠牙翠,所以贵重得值数千钱。《武林旧事》记皇家的魔喉罗“大约高至3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全用镂金珠翠,衣褶、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拿的戏具,都是‘七金’做成”。 最为广泛的还是泥塑的魔合罗,在宋元俗称为“泥孩儿”。在魔合罗的塑造上,以宋代苏州地区制作最为精巧,这在《岁时广记》、《方舆胜览》中都有明确记载。


            IP属地:河南12楼2006-07-24 21:25
            回复
              三. 银汉迢迢,鹊桥归路——七夕蕴涵的中国爱情文化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在诸多中国传统佳节中,难得有爱情文化浓郁如斯的。七夕节的文化背景注定了它的“情人节”定位。虽然“中国情人节”的呼声也是一种西方思维模式的类比解释,就像人们热衷将关汉卿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将粱祝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但暂且让我们反观有着相似指向的西方的情人节“圣瓦仑丁日”,中国的情人文化则与之有着截然不同的起因与情节。古罗马的基督教殉难者留给后世情人们云开雾散的解放的爱情,悲壮的故事之后便是轻松,而华夏先民传说中的情人们,却要永生相望、相守。他们没有拼死拼活的激烈,却留下了永恒的沉重的悲情。 

              有人说中国的爱情故事没劲,一惯平平淡淡、沉闷压抑。的确,西方文化擅长以跌宕起伏、畅快淋漓来冲撞人心,而中国的故事往往只是娓娓道来——不论是爱情还是悲情,不论是眼泪还是微笑,不论是“有美一人,宛如清扬”的怦然心动,还是“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怅然若失……少有激烈的疯狂,却有着静默的思守;少有惊人的绝恋,却有无期的相随。华美古装剧《大明宫词》说:爱情,就是长相守……然而,永隔之水是否载得动一河的悲情?而这种的爱情之悲经过了千年的洗炼,更化作千秋流水,默不作声地流入心底深处。看不见波澜起伏,却是更加深远悠长了——君不见,天河一去三千年,日日思君明镜前…… 

              中国自古没有情人节的提法,也不大习惯宣扬肆无忌惮、没有来由的爱情。于单纯的情爱之外还有重要的伦理与道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不仅是刻骨铭心,更是夫妇间平淡的忠诚不渝;伦理之外还有道义,即使在质朴的先秦,露水相逢的男女之好也不能不讲“义”,否则便不会有“尾生存信、抱柱而死”的故事了。我们的爱情,还深深蕴藏着着固有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和义无反顾。 

              爱情几乎是人类的本能,率性而发,如同田野的芳华,美好却短暂。捕捉瞬间的灿烂固然让人心动,而持久的美好却往往为我们所忽略,中国文化中的爱情最看重持续,先人认为爱情是很有必要上升到夫妇之义的,这也是多么自然的一件事——春华渐替秋实以至冬藏,以尽天道人和。换句话说,如果两情相悦,那为什么不长相厮守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此生死相依,从此家族延续。 

              很多人对中国古时的媒妁之言嗤之以鼻,叹古人不会自有恋爱从而不知幸福为何物。实际上爱情婚姻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我们将近一百年间对的传统文化的肆意焚烧之后,不知是否还记得那劫火之后的遗珠?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中有一段木兰出嫁前的内心独白,也许算得中国女性传统爱情观最好的写照了: 

              “在这种爱里,没有梦绕魂牵,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许,互相敬重,做将来生活上的伴侣,只是这么一种自然的情况。只要双方正常健康,其余就是顺乎自然而已矣。若想使妻子永远像天使天仙一样,永远具有使人意乱情迷的魔力,使她那既是情人又是丈夫的男人永远沉醉在她的诱惑之下,或者使丈夫也永远有同样力量,并不容易,自属真实;但是老天爷确已赋予了年轻夫妇一种自然的和好相处的方法,这种方法就犹如情爱的水泥,由于赋予男女双方对于对方所有而自己所无的某些品质的需求,由于赋予了男女双方对于彼此各独自具有的吸引力,就能修补微小的裂缝,能熨平婚姻的衣裳上的绉痕,每天随晨光俱来的,又是一件新衣裳。性的迷惑存在于正式的婚姻之内,也存在于正式婚姻之外,而人类终必化为尘土的肉体,在婚姻生活上终必丧失性的诱惑力,真是可堪一哭。” 

              几年曾经前流行过一句话:“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那畅快淋漓喊出这句话的人们,又怎能领略那种绵长无声的爱情之美?那种天各一方、永隔一水之痛,世上又有哪种爱情文化可与之相提并论?有时候,真正的震撼恰恰在于这种绵绵无期、细致入微的隐忍之痛。那是“我欲与君相知,长久无绝衰”,那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那是“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那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IP属地:河南13楼2006-07-24 21:25
              回复
                原帖地址
                http://post.baidu.com/f?kz=115110438


                IP属地:河南16楼2006-07-24 21:27
                回复
                  我喜欢这首配乐,


                  17楼2006-07-25 09:53
                  回复
                    我也是哦!!


                    IP属地:河南18楼2006-07-25 13:06
                    回复
                      离七夕还有几天?


                      19楼2006-07-25 13:09
                      回复
                        我还会把自己在书上看到 的关于七夕的故事贴贴,不过可能要久一


                        IP属地:河南20楼2006-07-26 10:53
                        回复
                          那个音乐不错,大家听


                          IP属地:河南21楼2007-02-19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