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到近乎透明的蓝吧 关注:41贴子:1,158
  • 2回复贴,共1

自我强迫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我强迫症表现为患者大脑里反复出现某种念头或反复做一些刻板的动作,而患者本人也认为这种念头或动作没有必要,为此十分苦恼,有强烈摆脱的愿望,但又无能为力。75%的患者起病于30岁以前,多缓慢起病,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基本介绍
    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类以自我强迫为突出症状的神经症。什么是自我强迫呢?具以下特征:1.症状具“属我”性,并非外力所致;2.违反意志,反复出现;3.力图摆脱和抗拒强迫内容;4.症状的出现和自我对抗,这种症状的内心冲动过程中导致痛苦和不安;5.自我感到症状的不合情理或毫无意义。强迫症具备以上5个特点,只是程度可以不一。
主要症状
    强迫意向
    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一种即将会行动起来的冲动感。这类冲动常常是伤害性的,如怀抱婴儿的母亲站在阳台上,反复出现欲把婴儿扔到楼下的想法,或者是十分不合时宜地,如在大庭广众时,反复出现欲脱下自己裤子的冲动感。但是病人从不真正付之行动。
强迫行为
     是继发于强迫观念,它们是满足强迫观念的需要,例如最常见的因怀疑被污染而一天数十次洗手或反复地洗衣服,因怀疑门没有锁上而于出门后往返多次检查。该病初起,他们的强迫行为总是简单的,只不过是某些动作,以减轻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痛苦和不安;以后原先的动作不足以减轻不安,于是增添了新的内容;逐渐形成复杂的有固定格式的行为组合,称为强迫仪式行为。病人必须按照仪式的程序操作,稍有差错,便得从头做起,如出门前必须按顺序按章程穿戴,有时得花数小时之久,因而上班迟到,或为去医院就诊而半夜起床。这样不但影响病人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家属也往往为之受累,因为病人常要求家属也按照他所规定的章程办事。
强迫情绪
     强迫症状也可以表现在情绪方面,主要是强迫性恐惧,是对自己情绪的恐惧,他仍怕自己失去控制,会发疯,会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
    强迫症的患者几乎都有焦虑症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焦虑症状表现为口干、尿频、尿急、出汗、发抖等,这些症状并非是由实际威胁所引起的。
应对态度
    如果只与性格和心理因素有关,那么试着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会有良好效果。工作要学会张弛有度,思维开阔些,性格开朗些,一些追求不到的东西要学会放弃。如果难以做到这些,可及时求教于心理医生获得他们的帮助。
主要成因
     从心理学上来看,强迫倾向可以分成行为强迫和思维强迫两大类,属于焦虑症状的一种。比如经常性洗手、不停地去检查窗户、车、门、水龙头有没有关紧,或对日常琐事经常性地思索,这些都属于强迫倾向。刘军分析说:“压力和焦虑是导致强迫倾向的两大诱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倾向。从表现上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总是关注某一样东西是否安全,或是否做得完美。实质上,这种强迫倾向是长期焦虑的一种反映,比如担心工作是否做得好,会不会被老板炒掉,能不能找到如意伴侣等。”
    除了压力和焦虑两大社会因素外,性格特质也是引起强迫倾向的重要原因。刘军指出,从人格基础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过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有强迫倾向的人,往往力图保持对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做事认真、刻板,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讲究秩序,办任何事均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患者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确定’的感觉,一旦事情没能达到要求,他们的强迫倾向就开始表现出来。”
    个人成长创伤也是诱发强迫倾向的因素之一。刘军认为,患者过去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具相当震撼力的事件,都可能与强迫倾向有关,比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夫妻生活不协调,或由于亲人故去,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都容易诱发强迫倾向。



IP属地:陕西1楼2011-05-25 23:29回复

    预防措施
         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患病比例
         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强迫症或强迫倾向发病在两性间并无差异,而在儿童强迫症中,男孩患病率为女孩的3倍。但是,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女性的比例要略高于男性。
        在目前上海接诊的强迫症或强迫倾向人群来看,青少年和白领阶层是主要患者群,在白领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为什么强迫症如此喜欢“光顾”这类人群呢?刘军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所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又多处于刚刚结束人格转型期的重塑阶段。
         在这些“易感人群”中间,30岁左右的高知女性更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她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所以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对于30岁左右的都市女性来说,她们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工作有着一定的倦怠,又有强烈的升迁欲望,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不允许自己出错,凡事追求完美,这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就可能造成强迫倾向。”
        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外,身处社会转型的夹缝中但缺乏发泄渠道,也是高知女性更易自我强迫的重要原因。刘军说:“人们既要求女性上得厅堂,又要求她们下得厨房,女性既要有智慧,也要美貌。当然这种压力在男性身上也有体现,但是男性可以通过喝酒、玩乐进行发泄,女性的发泄渠道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同时,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女性强迫倾向的形态也更多样化,比如“整容强迫症”,一些女性整容成瘾,对自己的容貌一味追求完美,一再整容;或是“瘦身强迫症”,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不少女性总是对自己的身材一再挑剔。


    IP属地:陕西2楼2011-05-25 23:29
    回复
      哥,你内涵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05-27 0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