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吧 关注:4,492贴子:63,091
  • 8回复贴,共1

天地真龙---方以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易辞》:“乾(天)之德,圆而神;地以坤,方以智”。 三百多年来,一个切实用他的巨擘扭转了历史乾坤的思想大侠一直藏身荒野草泽,看潮起潮落,任世间千呼百唤,他永远注视着时间的长河落日,默不出声……
                                    天地真龙方以智
                           观察家 特约撰稿员 秋水



1楼2011-05-24 07:25回复
    一段消逝的扑朔迷离历史
      
    历经十多年,在极其稀少的史料中披沙淘金,余英时为我们勾勒出方以智最后的人生轨迹:1650年(清顺治六年),方以智在广西平乐披发出家;1652年北归中原,因其父方孔炤奉养于庐山的关系,曾两度停留江西,最后因“粤案”被捕殉难也在江西;北归后的20年间,方以智大部分时间在寺庙中埋头著述,虽有交游,但也仅只1665年与桐城同乡钱澄之潜去南京密会钱谦益和1667年福建武夷山之游,隐约透露出他的反清心曲。除此之外,确乎难有确证证明和解释晚年的方以智为什么会牵连进粤案,并差点遭致灭门惨祸?   
         由粤案的隐晦不明,让人联想起明清之际的另一桩历史疑案:天地会(洪门)的起源之谜。   
           由于洪门(天地会)真实影响过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一百多年以来,天地会研究一直是一门显学。但由于天地会本身留下文字资料的极少,仅关于它的创始人,就有郑成功说、殷洪盛说、朱洪英说、洪二和尚说等;发源地也先后有福建、广东、台湾、四川、山西等不同说法,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更为蹊跷的是:学者们对天地会的研究也彼此牵袢、互相对立,最后竟陷入一个越研究越复杂的沼泽泥潭,及至于今,连天地会创立的具体年代也没无法确定。已故著名史学家罗尔纲就曾慨叹:“天地会问题,循环论证,终至无解”;整整一个清代,清庭对天地会的明查暗访一直没有断过,“研究”文字也汗牛充栋,但始终不得其要领……   
          “天地会”问题名副其实的成为近现代中国史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这确实是一段堪称离奇的历史。   
    


    4楼2011-05-24 07:26
    回复
      在当代,经由香港金庸等演绎,神奇的天地会再度令华人世界倾倒、痴迷。金庸十五本武侠著作联成对联“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从其起始之作《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到扛鼎之作《鹿鼎记》中的“天地会”,清代江湖秘密社团组织“天地会”贯穿并构成了其武侠帝国的骨架。
      一般人认为武侠神话是“假”的,实际上,在消逝的历史时空中,它是“真”的,一个例证是:清王朝一直到灭亡,各地都还有缉捕天地会众和“会党”的谕旨和公文。
      金大侠等演绎的天地会,蓝本出自一个天地会的会簿(天地会内部秘密文件)《西鲁故事》,其原件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为“太平天国”时期一来华英人于广州街头购得。《西鲁故事》大意为:清顺治末、康熙初,退守台湾的郑成功为团结将士抗清,效仿梁山结义,首开金台山明远堂,与文臣武将结为异姓兄弟,随后又遣蔡德忠、马超兴、李式开、方大洪五人回大陆发展。五人拜福建莆田少林寺方丈智通为师,秘密发展会众。康熙纵火烧毁少林寺,蔡德忠等五人逃脱,辗转至襄阳万云山万云寺,投奔明亡后出家的万云龙。万云龙又结纳陈近南,在红花亭聚义,奉崇祯太子朱洪竹为王。后为清兵所败,万云龙牺牲,陈近南遣众散于各省,自行开山立堂发展……   
      


      5楼2011-05-24 07:27
      回复
        在方以智的哲学观念里,上一点是虚拟设象,表示鸿蒙初辟,称“绝无对待”,无极衍生太极、贯行阴阳而无形;下两点为“相对待”,表示事物各各“相反相因而相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而合成一体”),在方氏哲学观念里,大至宇宙人生,微细至肉眼看不见的空气粒子,莫不遵循这样的运动轨迹。那么,日月轮转(“∴”中的下两点),阴阳易位,乾坤倒置,这不正是反清志士心目中地覆天翻的革命理论(宗旨)?再者,方氏又有所谓“三(∴)一不二”、枝叶同仁的易学理论,枝即是叶,叶也是仁,全树全枝,全树全仁,仁发为芽,芽长为枝,“三点(∴)会”岂不也可以由小到大,终至树大根深,繁茂成林?
        江湖言传:“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祖庭是一家”,说的是近世华人所有的社团都源出明末清初的天地会。如果说在几百年的时间传承中缕缕不绝的民间社会也需要一个理论指导的话,那么,这个精神导师只能是方以智。在明清时代,惟有他才提出过一个“三教(儒佛道)合一”的惊世骇俗主张而不被理解。  
               说来好笑,正所谓“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而生命之树常青”。今天我们在麻将游戏中常见的这个∴,大至无限,可以看做太阳系内宇宙星球运行的图画缩微;小到极至,是世间万物“相反相因而相成”的隐性变化辩证规律;汉语中的“天地”一词,本指生命和对创造了生命的环境的尊重,如我们今天还说“开辟了××新天地”,新人结合缔造新生命至今还有“拜天地”的习俗。后世天地会崇“三”,正因“天、地、人”排序中,人至为尊贵!  
          
             《东西均》在清代曾遭到过禁毁,但传抄本不可能没有。方以智“极高深而又极浅见”的思想,正是“无思想的思想”,他是把我们后世所称的“思想”提升到了生命信仰的高度!生命自由本是自在自为的,这样的“敌人” 根植于人性、深藏于血液和内心,又怎么发现得了,又是怎样的严刑峻法能根除得尽?   
        


        7楼2011-05-24 07:27
        回复
          方以智的肉身既因粤案被害,他的怪异主张又恰好不被一般狭隘冬烘的读书人“理解”,于是正好借此走入草泽民间。有此崇信生命、无影无形的“∴”理论为支撑,在民族歧视严重的清代,断续存亡的天地会绵延不绝,屡败屡起,洪门最终能超越对一家一姓的忠贞,成为一个侠义、忠信的民族文化符号,不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吗?  
            
                方以智本是极有气节之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崇祯上吊,北京城内一片帝国末日崩坏的混乱,惟有他前去抚哭、吊孝;在弘光、永历混乱短暂的两个南明小朝廷虽屡遭排挤陷害而灰心,但他仍不忘时上“恢复条陈”、“条陈大计”;对于他的出家,《清史稿.隐逸传》记述为,当其父子被从广西山林中搜出后,清将孔德麟想要对方氏父子进行招降,“(帅)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简短的十几字中,隐然让人望见直溯千年前的荆轲气壮山河的人品和丰采;据余英时考证,在导致方家两次被抄的那桩神秘“粤案”中,方氏满门忠烈,连他的二儿媳陈舜英也写诗言志:“便输男子血,成就老亲名”,做好了灭门牺牲的准备……  
          


          8楼2011-05-24 07:28
          回复
            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1671年秋冬之交,赣江之上的那个幽暗之夜,波湍浪急的惶恐滩头舟中的毅然一跳,完全在方以智缜密的策划中。他要为他心目中丽日西斜的大明王朝举行最后一次凄艳的葬礼,同时也要用他的绝世才华为后世布下一个永难破解的谜阵,以让臻于烂熟的汉文化浴火重生,日月幽而复明。“名者,命也,虽帝王富人不能免”,和其他的哲学家不同,方以智认为语言文字才是人类社会的开端,为了实现他的这个“策划”,他是连他认为世界根本的“名”也不要了!他的这个“策划”,在后世看来,却因忠直执著太过,兀显出三百多年身后的荒坟乱草及与天地同在的怆绝与孤清!  
              
                 还有个可兹证明《东西均》正是清代天地会秘密革命教材的依据是:天地会的组织形态都是分散自行发展,各自开山立堂,互不统属;而这正符合方以智对“∴”的解释:“非纵非横”、“可纵可横”、“非三非一”……  
            


            9楼2011-05-24 07:28
            回复
                   几点史实佐证和随想
                
                       方以智1652年北归后,师事南京高座寺的明末名僧觉浪道盛(简称“觉浪”,下同)。  
                
                     觉浪,福建莆城人,俗姓张。他曾用自己的声名保护过金陵城南免遭清兵劫掠,被尊为“江南三宝”。这可能是后世攀称福建莆城有座南少林的原因。  
                
                    明末清初,觉浪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才华卓著的明遗民。在觉浪1659年离世后,这个遗民僧人团体转为以方以智为中心。这批人中,包括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和被称为“岭南画僧”的石濂大汕(简称大汕,下同)。此外,在方以智晚年停留时间最久的庐山山中,有魏禧(中学课本上曾选其一篇《大铁椎传》的清初散文家)等人结庐读书讲学,称为“易堂九子”,九子中还有一位变姓易名的明朝宗室林时益(朱议霶)……  
                
                    明遗民的“出家”,多是为躲避多尔衮损毁汉人尊严的剃发令,或者只是托身空门方便奔走四方联络豪杰。如经方以智引荐,师事过觉浪的大汕就曾与九子之一的曾灿一起到过安南(越南),试图搬取救兵;大汕行事豪迈、夸张,如今澳门的寺庙中还挂有他的自画像,是一个披发的头陀;大汕被安南国王封为国师,他一次就授戒1400余人;在清初粤案30多年后的1705年,大汕忽然被捕押回江南原籍,“死于路途”。他的死因和死法和方以智都有些相近(王坚《岭南奇僧大汕和尚》)。  
                
                    方以智在寺院中还带着他的三个儿子,为从事一些隐秘活动进行联络和沟通。1656年,他在粤案中一同被逮的二儿子方中通游楚地而归,欣喜地向老方汇报工作:“楚国逢遗逸,人人感至今。云沾王父泽,聊慰老亲心”。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明亡前曾任湖北巡抚,是曾与绰号“曹操”的农民军罗汝才部八战八捷的明末名将。方孔炤后仅因一次失利就被下狱,楚地和粤地多散落有他的军事旧部。在广西时,方孔炤的旧部还曾想推举方以智出任军事;这样的“身份”和经历,纵使匿身寺庙,方以智也不得不倍加谨慎、小心。  
                
                    方以智不去犯粤案,但远在千里之外的粤案未必不会不来找他。东南复社文人屈大均,广东番禺人,青年出家后又还俗。1653年他北游南京、北京、山海关等地,后被查出曾参与导引郑成功、张煌言部攻陷长江,曾遭到通缉,死后还被开棺戮尸。1658年,为父守墓期满的方以智回到江西,他在建昌府周围四处走动,惹得议论纷起;还有他长达一年之久的武夷山之游也给后世留下谜团……  
                
              


              10楼2011-05-24 07:29
              回复
                方家和广东、福建沿海的不解关系,让人推测方以智生前曾领导一个什么秘密团体,以为海上策应。这个团体(“三点会”)在粤案后被他的继承者加以保存和延续。还有一个可兹证明方以智正是早期天地会领袖的实据是,清中期接连查获的会簿中留下著名的“木立诗”(《三六底》)。不但天地会会众中多有“木立斗世知天下”、“木立斗世六十年,太子十三来结义”之类的暗语歌诀流传,还有“攻打木阳城”的入会仪式,考古界在据信为天地会发源地的福建漳州碑亭上也发现有“木立斗也(世?)清皆绝,万里和同再复兴”的模糊碑文,多处提到“木立”。   
                       据现存北京的清档记载,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十二年(1787年),接连破获的台湾和广东被俘天地会众对“木立斗世知天下”一句的解释为:“木”字指顺治十八年,“立”指康熙六十一年,“斗”字指雍正十三年,“世”指乾隆三十二年……,这的确有点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更搞笑的是,乾隆也据此相信:“天地会名色,朕已查清”,显然,这不过是神经高度紧张的乾隆被层出不穷的神秘天地会搞得头昏脑胀后的自欺。  
                  
                


                11楼2011-05-24 07:29
                回复
                  相关链接:天地会小史  
                    
                          天地会,通称“洪门”,外称天地会,因会内成员“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拜日为兄,拜月为姊” 而得名,载于正史的有着“三点会”“添弟会”“小刀会”“袍哥会”“哥佬会”等十多个异名,是近世华人世界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青帮也只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  
                    
                         19世纪中叶,天地会“洪船”出海,成为近世中国最早的华侨;天地会对中国近现代史走向发生过深远影响:孙中山先生1904年去美国檀香山,经叔父钟水养介绍加入洪门。辛亥革命中的同盟会员很多同时也是天地会会员(洪门成员),如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69人是洪门中人。


                  13楼2011-05-24 0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