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史实佐证和随想
方以智1652年北归后,师事南京高座寺的明末名僧觉浪道盛(简称“觉浪”,下同)。
觉浪,福建莆城人,俗姓张。他曾用自己的声名保护过金陵城南免遭清兵劫掠,被尊为“江南三宝”。这可能是后世攀称福建莆城有座南少林的原因。
明末清初,觉浪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才华卓著的明遗民。在觉浪1659年离世后,这个遗民僧人团体转为以方以智为中心。这批人中,包括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和被称为“岭南画僧”的石濂大汕(简称大汕,下同)。此外,在方以智晚年停留时间最久的庐山山中,有魏禧(中学课本上曾选其一篇《大铁椎传》的清初散文家)等人结庐读书讲学,称为“易堂九子”,九子中还有一位变姓易名的明朝宗室林时益(朱议霶)……
明遗民的“出家”,多是为躲避多尔衮损毁汉人尊严的剃发令,或者只是托身空门方便奔走四方联络豪杰。如经方以智引荐,师事过觉浪的大汕就曾与九子之一的曾灿一起到过安南(越南),试图搬取救兵;大汕行事豪迈、夸张,如今澳门的寺庙中还挂有他的自画像,是一个披发的头陀;大汕被安南国王封为国师,他一次就授戒1400余人;在清初粤案30多年后的1705年,大汕忽然被捕押回江南原籍,“死于路途”。他的死因和死法和方以智都有些相近(王坚《岭南奇僧大汕和尚》)。
方以智在寺院中还带着他的三个儿子,为从事一些隐秘活动进行联络和沟通。1656年,他在粤案中一同被逮的二儿子方中通游楚地而归,欣喜地向老方汇报工作:“楚国逢遗逸,人人感至今。云沾王父泽,聊慰老亲心”。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明亡前曾任湖北巡抚,是曾与绰号“曹操”的农民军罗汝才部八战八捷的明末名将。方孔炤后仅因一次失利就被下狱,楚地和粤地多散落有他的军事旧部。在广西时,方孔炤的旧部还曾想推举方以智出任军事;这样的“身份”和经历,纵使匿身寺庙,方以智也不得不倍加谨慎、小心。
方以智不去犯粤案,但远在千里之外的粤案未必不会不来找他。东南复社文人屈大均,广东番禺人,青年出家后又还俗。1653年他北游南京、北京、山海关等地,后被查出曾参与导引郑成功、张煌言部攻陷长江,曾遭到通缉,死后还被开棺戮尸。1658年,为父守墓期满的方以智回到江西,他在建昌府周围四处走动,惹得议论纷起;还有他长达一年之久的武夷山之游也给后世留下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