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令鼓是马来西亚华人于1988年把华人传统的鼓艺加以充实的创新而成的,主要创始人是陈微崇和陈再藩。
二十四节令鼓虽然取自中国农历的节令,但是却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产物。
廿四节令鼓,声量宏伟,变化多端,节奏丰富,很快就传遍大马可地。同时也受到海外许多地区人民的欢迎。
今天二十四节令鼓已成为马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鼓,是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一环,全是中华民族的声音,是龙的脉搏。
廿四节令鼓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它们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 : http://d24.chms1.edu.my/jieqi.files/slide0001.htm
创新的基本条件:
(一) 观察: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触觉感受、用心领悟。
(二) 思考:累积经验,参考中华文化和农耕工作,加以思考,不断追求突破。
(三) 向上:永远保持这种欲望,本着求进步和推广民族文化的使命。
宗旨:
1. 发扬中华文化。
2. 推广廿四节令鼓的敲击技术。
3. 促进纪律团体的精神。
以上资料转载 : http://d24.chms1.edu.my/main.htm
1988年,适逢第九届全国华人舞蹈节于新山举行,其开幕礼便是以九面鼓串击,雄壮的鼓声相互撞击所产生的震撼力,使文化人陈再藩产生了以二十四面单皮鼓代表一个节令,鼓配为节令,将呐喊与鼓声结合为一体的一个初步概念。陈再藩的原始构想,再得到新山著名歌乐教育家、作曲家陈徽祟的酝酿、音乐性的再创作,才有了二十四节令鼓完整演艺形式的诞生。
据说,当时新山懂得打鼓的人并不多,于是陈徽崇便在新山宽柔中学里从该校华乐团、军铜乐团等团体里,将懂得打鼓的同学召集起来加以训练,成为了第一批二十四节令鼓的鼓手。于是,在1988年的某天,新山的柔佛古庙响起了世界上第一声二十四节令鼓的鼓声,世界第一支二十四节令鼓队正式成立了。
时光荏苒,在这19年里,二十四节令鼓从新山宽柔中学慢慢地推广到了全国各地,进而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各种节令鼓的比赛常年进行,在彼此的鼓艺切磋中为节令鼓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分,使节令鼓的文化内涵与击鼓技术不断地得到良好的改进。
而从马来西亚到中国大学升造的学生,也将二十四节令鼓的种子带到中国的大专学府,迄今最著名的应该算是中国福建华侨大学的二十四节令鼓队。
2005年9月12日,二十四节令鼓甚至回到中国湖南省的炎帝陵,以表现出祖先农耕智能结晶的群鼓合擂祭拜老始祖神农氏。二十四节令鼓这一表演,意味着诞生于马来西亚南陲的文化艺术,循着文化血脉,回到老始祖的怀抱里,让大家沉浸在雄厚的鼓声震撼里。
如今听说马来西亚文化部表示二十四节令鼓是大马独一创作的文化,可以申请为国家文物遗产;而二十四节令鼓的原创人陈再藩和陈徽崇也已在众多新山华团领袖的见证下,将中文与国文的申请备忘录移交给了文化部副部长黄锦鸿。
二十四节令鼓,是一个由马来西亚华人打造出来,具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文化品牌。如果此次能获得国家的认可,其意义将不只是肯定了华人艺术的地位,更表现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并存的气派,同时将让更多人认识到:二十四节令鼓乃发源于马来西亚,是令马来西亚人足以自豪的文化象征!(来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作者:洪一麟)
二十四节令鼓虽然取自中国农历的节令,但是却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产物。
廿四节令鼓,声量宏伟,变化多端,节奏丰富,很快就传遍大马可地。同时也受到海外许多地区人民的欢迎。
今天二十四节令鼓已成为马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鼓,是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一环,全是中华民族的声音,是龙的脉搏。
廿四节令鼓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它们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 : http://d24.chms1.edu.my/jieqi.files/slide0001.htm
创新的基本条件:
(一) 观察: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触觉感受、用心领悟。
(二) 思考:累积经验,参考中华文化和农耕工作,加以思考,不断追求突破。
(三) 向上:永远保持这种欲望,本着求进步和推广民族文化的使命。
宗旨:
1. 发扬中华文化。
2. 推广廿四节令鼓的敲击技术。
3. 促进纪律团体的精神。
以上资料转载 : http://d24.chms1.edu.my/main.htm
1988年,适逢第九届全国华人舞蹈节于新山举行,其开幕礼便是以九面鼓串击,雄壮的鼓声相互撞击所产生的震撼力,使文化人陈再藩产生了以二十四面单皮鼓代表一个节令,鼓配为节令,将呐喊与鼓声结合为一体的一个初步概念。陈再藩的原始构想,再得到新山著名歌乐教育家、作曲家陈徽祟的酝酿、音乐性的再创作,才有了二十四节令鼓完整演艺形式的诞生。
据说,当时新山懂得打鼓的人并不多,于是陈徽崇便在新山宽柔中学里从该校华乐团、军铜乐团等团体里,将懂得打鼓的同学召集起来加以训练,成为了第一批二十四节令鼓的鼓手。于是,在1988年的某天,新山的柔佛古庙响起了世界上第一声二十四节令鼓的鼓声,世界第一支二十四节令鼓队正式成立了。
时光荏苒,在这19年里,二十四节令鼓从新山宽柔中学慢慢地推广到了全国各地,进而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各种节令鼓的比赛常年进行,在彼此的鼓艺切磋中为节令鼓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养分,使节令鼓的文化内涵与击鼓技术不断地得到良好的改进。
而从马来西亚到中国大学升造的学生,也将二十四节令鼓的种子带到中国的大专学府,迄今最著名的应该算是中国福建华侨大学的二十四节令鼓队。
2005年9月12日,二十四节令鼓甚至回到中国湖南省的炎帝陵,以表现出祖先农耕智能结晶的群鼓合擂祭拜老始祖神农氏。二十四节令鼓这一表演,意味着诞生于马来西亚南陲的文化艺术,循着文化血脉,回到老始祖的怀抱里,让大家沉浸在雄厚的鼓声震撼里。
如今听说马来西亚文化部表示二十四节令鼓是大马独一创作的文化,可以申请为国家文物遗产;而二十四节令鼓的原创人陈再藩和陈徽崇也已在众多新山华团领袖的见证下,将中文与国文的申请备忘录移交给了文化部副部长黄锦鸿。
二十四节令鼓,是一个由马来西亚华人打造出来,具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文化品牌。如果此次能获得国家的认可,其意义将不只是肯定了华人艺术的地位,更表现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并存的气派,同时将让更多人认识到:二十四节令鼓乃发源于马来西亚,是令马来西亚人足以自豪的文化象征!(来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作者:洪一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