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544粉丝
关注2011年03月19日11:55我来说两句(2817)复制链接
来自四方的村民和收购商逢双赶集,在中国当归城内进行现场交易。黄色是熏过硫的,价高而且畅销,而扎着柳条的就是无硫的当归,每公斤价格则低了5到10元。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图)
中药材当归的每一个毛孔都可能隐藏着风险.生长周期本为5年,使用生长素1年即可长成.生长时为抵抗虫害,剧毒农药反复喷洒,长成后为防虫防霉,使用硫磺反复熏蒸.这就是中国当归第一县甘肃岷县的现实写照.
中国最地道的岷县当归正陷于硫磺的阴影笼罩中。
作为最重要的补血药材,当归素有中医学“妇科人参”之称,而因其补血功能,更被人们作为食补药材广泛使用。号称“岷县当归甲中华”的“岷归”,因其地道、优质,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列为贡品,享誉中外。
而这美誉或有消失之虞。3月初,有网民在微博上爆料甘肃岷县的当归含毒之后,引发网络舆论对中药材安全的恐慌。南方周末记者前往岷县调查发现,岷县的当归从培育、生长到加工环节,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硫磺上色
熏棚外、院子里、街道上,刺鼻的硫磺气味无处不在。3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从岷县县城前往秦许乡采访的路上,空气中弥漫的硫磺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路边两旁的药农院子中,几根竹竿、一片塑料薄膜搭起的熏硫棚随处可见。上百斤的当归扎成几捆直接搁在棚子里,经过高温蒸发的硫磺,混合着水蒸气,氤氲四溢,吞噬着帐篷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名为“熏硫”的加工工艺在当地非常流行。“在(当归)出售之前,每过几天就要熏上一遍。”南方周末记者到达岷县秦许乡下河阳村时,村民武富平告诉南方周末。
下河阳村的情况并非孤例,在更靠近岷县城郊的岷阳镇南川村等地,缺少耕地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熏硫的帐篷。和武富平相似,他们每户只有一到两亩地,加工当归(熏硫)正是他们的主要生计。
在人均年收入仅为2238元的岷县,熏硫的收入不菲。武富平说,每公斤当归加工费约为一元,他们一年熏出十几吨当归,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每年10月当归收获后,武富平就开始向种植的药农收购药材——它们先被种植的药农清理晾干,然后运到武家的院子里,其中的一些再经过初步熏硫、轧扁、切片后,被运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药材市场散至各地,最终抵达喜爱煲汤的粤闽等地人民口中;而另一些则待价而沽,经过反复熏硫后存在家中,等待每年四五月缺货时高价售出。
无论是已售出还是待售的当归,“主要的问题就是二氧化硫超标”。岷县最大的中成药企业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药用植物系主任陈垣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称,微量的古法熏硫自古就有,本无太大危害。但如今中药材“过度、超量、多次的熏硫”,已直接威胁中药材的安全。
过度熏硫,主要是有利销售。多位受访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过熏硫后的当归切片后表皮泛白,外观好看,是粤港地区最受欢迎的产品。“熏硫同时也能杀灭虫卵、防止霉变、方便储存。”张峰说,当归含糖高达40%,岷县平均5.7℃的低温环境正宜储存,但即使在这样的优良条件下,无硫当归的储藏也就六七个月。“过了四五月份,想找到无硫的就很难了。”而在温度稍高的其它地方,当归更容易产生霉变,“如果在安徽亳州保存的话,就要门窗全部封死,不断熏硫。”
544粉丝
关注2011年03月19日11:55我来说两句(2817)复制链接
来自四方的村民和收购商逢双赶集,在中国当归城内进行现场交易。黄色是熏过硫的,价高而且畅销,而扎着柳条的就是无硫的当归,每公斤价格则低了5到10元。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图)
中药材当归的每一个毛孔都可能隐藏着风险.生长周期本为5年,使用生长素1年即可长成.生长时为抵抗虫害,剧毒农药反复喷洒,长成后为防虫防霉,使用硫磺反复熏蒸.这就是中国当归第一县甘肃岷县的现实写照.
中国最地道的岷县当归正陷于硫磺的阴影笼罩中。
作为最重要的补血药材,当归素有中医学“妇科人参”之称,而因其补血功能,更被人们作为食补药材广泛使用。号称“岷县当归甲中华”的“岷归”,因其地道、优质,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列为贡品,享誉中外。
而这美誉或有消失之虞。3月初,有网民在微博上爆料甘肃岷县的当归含毒之后,引发网络舆论对中药材安全的恐慌。南方周末记者前往岷县调查发现,岷县的当归从培育、生长到加工环节,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硫磺上色
熏棚外、院子里、街道上,刺鼻的硫磺气味无处不在。3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从岷县县城前往秦许乡采访的路上,空气中弥漫的硫磺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路边两旁的药农院子中,几根竹竿、一片塑料薄膜搭起的熏硫棚随处可见。上百斤的当归扎成几捆直接搁在棚子里,经过高温蒸发的硫磺,混合着水蒸气,氤氲四溢,吞噬着帐篷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名为“熏硫”的加工工艺在当地非常流行。“在(当归)出售之前,每过几天就要熏上一遍。”南方周末记者到达岷县秦许乡下河阳村时,村民武富平告诉南方周末。
下河阳村的情况并非孤例,在更靠近岷县城郊的岷阳镇南川村等地,缺少耕地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熏硫的帐篷。和武富平相似,他们每户只有一到两亩地,加工当归(熏硫)正是他们的主要生计。
在人均年收入仅为2238元的岷县,熏硫的收入不菲。武富平说,每公斤当归加工费约为一元,他们一年熏出十几吨当归,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每年10月当归收获后,武富平就开始向种植的药农收购药材——它们先被种植的药农清理晾干,然后运到武家的院子里,其中的一些再经过初步熏硫、轧扁、切片后,被运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药材市场散至各地,最终抵达喜爱煲汤的粤闽等地人民口中;而另一些则待价而沽,经过反复熏硫后存在家中,等待每年四五月缺货时高价售出。
无论是已售出还是待售的当归,“主要的问题就是二氧化硫超标”。岷县最大的中成药企业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药用植物系主任陈垣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称,微量的古法熏硫自古就有,本无太大危害。但如今中药材“过度、超量、多次的熏硫”,已直接威胁中药材的安全。
过度熏硫,主要是有利销售。多位受访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过熏硫后的当归切片后表皮泛白,外观好看,是粤港地区最受欢迎的产品。“熏硫同时也能杀灭虫卵、防止霉变、方便储存。”张峰说,当归含糖高达40%,岷县平均5.7℃的低温环境正宜储存,但即使在这样的优良条件下,无硫当归的储藏也就六七个月。“过了四五月份,想找到无硫的就很难了。”而在温度稍高的其它地方,当归更容易产生霉变,“如果在安徽亳州保存的话,就要门窗全部封死,不断熏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