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禅修吧
关注: 2,312 贴子: 17,160

止观禅修,健身益智的好方法

  • 目录:
  • 佛教
  • 8
    观一: “发菩提心,,首先必须要有无常观,对自我与众生轮回之无常流转痛苦,生起觉观无常境心,即发出离愿,由是则建立出离心,我出离,众生六道父母也出离,轮回苦海难熬痛不欲生,为是愿观而生强烈恐惧所逼,时时欲求当下解脱,...” “修菩提心,重在实施于深思我的身体无常,刹那变異,迈向衰老死亡。以十年观察,四十年观察,七十年观察,於中对比相貌、皮肤老度变異,快捷进入生老病死,长恒辗转受苦与轮回,又观由一少小儿时
  • 13
    河北沕沕水
    祖宗 1-31
  • 12
    一、八圣道与止观 佛教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解脱生死。为什么要解脱生死?因为生死本身就是苦,而且伴随着生死还有诸如衰老、疾病、愁、悲、苦、忧、恼等无量之苦。只要还没有解脱生死,就会一再地轮转于三界六趣之间,不断地生而又死、死而再生,犹如车轮,回转不停,周而复始,了无出期。为什么会生死轮回呢?因为有情从无始生死以来,造作了各种或善或不善之业,以这些业为缘,推动有情不断地流转于生死之中,承受着由其业而招引来
    祖宗 4-17
  • 9
    ①“自私”的阿罗汉 这个世界最奇怪的现象之一. 就是为数不少的佛教徒. 看不起佛陀的圣弟子漏尽者. 人天师表的阿罗汉. 在华人社区的佛教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各种对阿罗汉的批评. 包括很多流传甚广的. 粗糙低质量公案. 这些所谓公案漏洞百出. 显然出自外行之手. 每一句都折射着编造者. 对阿罗汉和佛法的无知. 但在某些层面和人群. 却被津津乐道流传甚广. 也许因为人们喜欢故事吧.
  • 3
    佛陀想: 我先传法予谁? 『我想:「我应先向谁传法? 谁将迅速领悟此法?」接著我想到:「这阿罗罗-迦罗摩有智慧、优异、聪颖。长久以来他的眼内仅有些许尘垢。我何不先向他传法? 他将迅速领悟此法。」其时,有天神来对我说:「世尊,阿罗罗-迦罗摩七日前死矣。」我内心升起知见:「阿罗罗-迦摩罗七日前已死。」我想:「阿罗罗-迦罗摩损失甚巨。他若听闻此法,本可迅速领悟。」 『我想:「我应先向谁传法? 谁将迅速领悟此法?」接著我想到:「这郁陀伽
  • 5
    吸进、呼出,就像这样持续下去!即使有人头上脚下倒立,也别在意。只要持续将注意力放在入息与出息上。专注觉知呼吸,只管持续做它。 别管其它事,别想得到什么东西,什么都不要管,只要觉知入息与出息。入息与出息,入息时Bud-,出息时—dho。如此专注于呼吸,直到你觉知入息与出息……觉知入息……觉知出息。如此保持觉知,直到心平静下来,没有扰动与不安,只有呼吸的出与进。让心维持在这样的状态,你还不需要一个目标。这是修
  • 9
    入出息念(安般念)修法要点 一.静坐时,以舒适、自然、正直、稳固的姿势坐着(不一定须要盘腿)。 二.先放松身心,自然呼吸。 三.在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选择能感觉呼吸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一点」(接触点)。 四.持续地觉知经过接触点上的入出息(呼吸)。 五.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只应专注于接触点上的入出息。 六.行、住、坐、卧都持续如此专注,避免间断。 说明: 「舒适」:坐姿舒适则心易专注,不会被身体的不适所扰。
    胡球喷 5-27
  • 3
    我真正的从内心里万分感恩佛陀传给我们让人自救的方法、佛陀的智慧无人能及、甚至不可思议、在之前我迷途在盲修了20年的(大乘佛法)、终于遇上了佛陀的原始南传佛法、感觉这个缘是一个使命、要我在世有生之年协助其他弘扬佛陀原始正法的尊者、大德们将佛陀正法流传后世、 我在1984年第一次出家修行(净土宗)还俗后、每天念一部(金刚经)持了超过10年、什么空慧般若………实相般若…………一大堆的文字佛法理论、写的玄之又玄………
  • 1
    请问尊者,在中国对佛经的恭敬有很多规矩,而《巴利三藏》对佛经、佛像的恭敬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佛教的历史,佛陀在世时并没有佛经和佛像。佛像是在佛灭五百年才有的,而佛经也是在佛灭五百多年才开始有刻写的佛经。因此,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就是佛,佛陀所说的法就是法,这些法都是通过口口相传传诵的,因此,没有现在所看到的图像,木雕、泥塑的像,这些在佛陀在世都是不可能的,乃至佛陀入灭五百年都没有佛像。
  • 44
    由于伪学说的泛滥,对佛门中的阿罗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歪曲,或曰“自了汉”,或曰“未得圆满”等等,种种不实言论。那么,阿罗汉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请看佛陀在经中是如何描述阿罗汉的: 一、于自觉,阿罗汉已达圆满与诸佛等   阿罗汉自觉圆满、已达无学,所修之法及所证解脱涅盘与诸佛等,无二无别,根本不存在比阿罗汉所证涅盘更殊胜、更究竟、更无上的涅盘。   比如:   “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阿罗汉,彼一切
    祖宗 5-10
  • 2
    有法友曾质疑佛陀究竟有无教诵咒语?如果没有,有何证据可以证明?本篇是选译自北传四分律的经文,佛在比丘戒律中明白地制戒不可持咒! 佛陀如果真是不妄语者,是谛语者,则佛陀说话绝无可能对同一件事于甲处说A,于乙处便说非A,自相矛盾。 经典的演绎或有可能失真,更有可能是后人或外道为灭佛而伪造,但戒律的规定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
    祖宗 3-12
  • 3
    欲望与苦是分不开的同伴,经由细想整个欲望的循环过程, 可以证实这一点。当绵密、细心地观察欲望时,会发现苦总是尾随欲望来到,它有时表现为痛苦或恼怒,或隐伏为一种持续不满足的张力。 欲望萌生时,它在内心创造一种匮乏感及不满的苦,为了终止这种苦,我们奋力地满足欲望。
  • 11
    对于心的字源学分析,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不然就会出现误解。citta(心),是cinteti(认识、知道)的过去被动分词,动词的字根是cit。 citta有另一种重要的意思,是种种,它的动词字根是ci(积集),由积集诸多而转成种种的意思。 《摄阿毗达摩义论》所继承的《阿毗达摩藏》法义,是取的第一种‘认识或知道’之意,这是巴利语佛教的解释。 然而,由citta(心)的第二种意思,也被后人发展成带有常见的本体论,这将误导佛法的方向,这在梵语佛
    祖宗 6-6
  • 0
    一.雪乌敏(雪吴敏)禅修中心德加尼亚禅师的缅甸禅修QQ群 242021842 (1.正在雪乌敏道场禅修的、正办、已办签证准备去的、曾在道场禅修至少一周的 2.国内寺院德加尼亚禅师的禅修营参加过3次以上现也可加入) 二.明贡体系(弟子唐卜陆与马哈希)的焦谛卡禅师(师从唐卜陆)与恰宓恰密禅师(师从马哈希下的班迪达西亚多)的缅甸禅修QQ群:483324664 (1.正在恰密道场禅修的、正办、已办签证准备去的、曾在道场禅修至少一周的 2.国内寺院恰宓禅师的
  • 23
    本人有心理疾病,后来修禅,想通过禅修得到解脱。在禅学的研究中,我发现禅修要求大家一定要摒弃逻辑二元轮的思想,(所谓二元论就是逻辑上的“是”与“不是”),佛学说任何的逻辑思维都是被”五蕴“加工过的,都是束缚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我本人又是个理工男,对于科学与数学非常感兴趣,而在科学中强调的就是逻辑思维与二元论,任何的科学成果都是通过逻辑思维得到的。这样我的疑惑就出现了:难道科学与佛学是矛盾的吗?为什么很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法友

目录: 佛教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