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
59《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这部经典不长,但功德利益异常殊胜。现世可得四天王护持,灭无间罪业,不堕魔网,不遭横死。命终可得诸佛来迎往生佛国。诸佛都是恒顺众生的,有些众生不愿往生佛国的,也不会堕于恶道。后世生生世世得宿命智,对于修行的帮助极大。其中多数功德教别人书写也能得到。有缘得见者当自书教他书,广为弘扬流布。以下为标题所列功德利益的佛经原文。”此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若自书
-
01、吃苦也要吃有益的苦 要懂得修行不吃苦头是不可能的,这是每个修行人必经的过程。 吃苦分有益和无益两种, 比如修忍辱就要吃忍辱的苦,这种苦是有益的,因为忍辱能锻炼你修行的心。…… 无益的苦是指学佛的过程中,对佛法的错误理解,走了很多弯路,白修几年、十几年,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在白修,这期间会受到相应的因果(苦果),吃这种苦是非常地无益。 所以吃苦也要吃有益的苦,吃无益的苦,它只是“修行成本”的另一种别称而已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佛法末世师父已说,形成因缘今日为汝等有福有智者说。 善知识,诸佛住世度众,因众生有罪、罪孽有差别故而有救度差别,所谓因差别、缘差别、果差别。因大众与佛缘分有别故而有佛法正像末。 所谓正法时乃佛住世时,依大众因缘果报不同予以施救,被救之人以佛为师,因佛之教诲引导,即获出离六道罪苦; 像法时乃被度成道众生之因缘延续,其因缘大众因自己父母兄弟姊妹、或法因缘 、道因缘众之依者于佛前有成证
-
0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生命可贵,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是故,汝等当日日精进。 所谓生命可贵,乃六道众生依止之本,得之不易,日日有变,由因缘定,不能自控,是故称之可贵。既然可贵,汝等当自重,亦当尊重一切;既然不能自控,由因缘定,汝等当时时警戒自己,多做善事,多以智慧救助大众,莫有恶为烦恼以获福报。 所谓人身难得,乃大众于罪孽海中,因无始劫中种种因缘和合于今,获得人身,若不皈依三宝,于修道途中,稍有不慎
-
0欲离凡境,誓修悟境 2025年02月15日 修行人不能怕吃苦,想修行还怕吃苦头,那你永远也解脱不了。看看佛陀身边的弟子,凡是想到佛陀身边出家的婆罗门人,他们都要放下尊贵的身份,婆罗门在古印度是代表一个高贵的种姓。佛陀就是要告诉他们,你们想要从我这里获得解脱真理,你就要放下人间的名利,不管你们身份多么地尊贵,你都要舍弃放下。所以在佛陀时代,很多有着尊贵身份的婆罗门人,为了能像佛陀一样证悟宇宙真理,了脱生死,他们
-
0众生的心就是一个小宇宙,一人一心一宇宙,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宇宙世界,所以你们是活在自己的宇宙里。假如你内心的宇宙充满黑暗,你的世界就犹如一间暗室,一个没有光明的暗室。人的内心没有光明,他基本上对人生没有任何期待。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人生不抱希望?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光明,光明代表希望,所以这几年有很多人自杀。抑郁症的人,他们的内心就像师父讲的,他们关闭自己的世界,不与外界接触,时间久了,他就感觉看不到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吾弟子因有声闻众被邪道以:若做因者,报其子孙为理问请师父开示, 善知识,做因必有报,是事师父已在因缘果报品中为汝等讲说,今特为汝等说报应之相。 善知识,诸多邪魔外道假佛门名词恫吓大众,以谋控制被恫吓者,是故谛深特与汝等讲说报应。 善知识,所谓报应顾名思义,若汝之有做,必有应之之报,是称报应。 善知识,报应有多种相分,其中有共业报、自业报、大势报、道报,如是等等。其所有报相皆因缘
-
0何谓八邪道?即邪见、邪念、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定。知道八邪道,不入邪道,不修八邪道,才能正行佛道,进入佛道,先要修好八正道。 八正道是我们每个学佛人要践行的,做人要有正见、正念、正思维,这是我们人的意识上的行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念头正不正,行为正不正,思维正与不正,通过行为和言语就能判断出来这个人正不正。看见一个事物,你不能用正的思维意识去看待,你就是邪见、邪念、邪思维,这种思
-
1
-
0学佛人的心中要有戒律,没有戒律,你这辈子积的功德可能还没有你造的业多。你不守戒律,做什么都依着自己的思维去做,你的思维逻辑是错误的,你做出来的事情也是错的。师父告诉大家,心是我们人的根本,这个根本上要有先决条件,那就是守戒。明是非,懂善恶,心中有戒律,你这个根本才不会出错误。戒律就像一把尺子一样,能帮你丈量出事情的对错。你越过戒律的标准,戒律告诉你不能出佛身血,你知道这是下地狱的重罪,你就会去遵守
-
1
-
0
-
0真心里面没有妄念,让你的真心显露出来,不要有一丝一毫的妄念。真境无言,真正有境界的人,他没有话讲,高僧大德一般都不讲话,因为人家有境界啊。你们要知道,凡是言论,皆是虚妄。经常夸夸其谈的人,他的虚荣心很大,他恨不得所有人都把他捧起来。师父跟你们讲,话越多的人越没有境界。遇到经常讲自己功德大的人,你就要马上警觉,他是学佛人吗?学佛没有功德怎么成就道果?你用得着经常讲出来吗?所以你们要“善知正见”,就是
-
1善知识,众生罪苦种种,其病亦五花八门。大类共分两类,其一,自己因缘所成病苦报,其二,共业因缘所成病苦报。而每一类又分相似因缘所成同名病苦名相,差别病苦名相等。 善知识,因病之因缘不同,治病救人亦有多种名相类别,有:行医者依病相理性治病之大众医院医师、有以鬼神缘分治病之巫师、有以前世病之有缘若无缘不治之行到者、有邪魔道法假佛们名相、种种道法名相欺侮乱求医者治病之邪师等。 善知识,有求医者因与某巫师或、
-
0佛法学到精髓才能让你们彻底地改变,而不是你们理解的念点经文就能改变人生。有多少修行人最后退转,为什么会退转?因为他没有真修啊,没有真修,所以他学不到佛法里面真正的东西。佛法要依法修行,那怎么依法修行呢?就是听师父的话,师父怎么教,你就怎么修,因为你没有开悟,你必须要跟着师父教的方法修行,你才不会在佛道上出现修行偏差。师父已经讲得很客气了,只是讲修行偏差,实际上很多偏差的学佛人是走火入魔了,因为他要
-
1
-
1
-
0学佛人想要离开迷惑,就要有一个求正法的心,因为只有正法才能帮助你们破迷开悟,破除你心中的迷惑,解开你心中的疑惑,你们才能得到宇宙的真谛。很多痛苦烦恼,因为心中有解不开的迷惑。经常跑去寺庙的人,他们就是为了得到佛菩萨的保佑,为什么要求佛菩萨保佑?因为他们心中或身边有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知道自己解决不了还懂得求助的人,至少说明他这个人还不傻。你要解除一些疑惑,这个心是要学会变通的,佛说万法皆通,实际上
-
0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一定要懂得因果,因果是什么?因果是这个宇宙中的定律。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能改变,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因果定律,因果是宇宙中的铁律,谁都不能将其改变。你们现在在人间,想一想,你为什么会吃这么多苦头?你的婚姻为什么这么不幸?你的身体为什么会患重病?你的儿子为什么会这么对你?你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坎坷?实际上这全部都是因果所为。有些人傻傻的,眼睛看不到就以为没有,师父问你们,电能看到吗?WIF
-
0
-
0佛在《妙法莲华经》讲,有一位比丘名叫常不轻,为什么叫常不轻?因为那位比丘对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比丘还是比丘尼,无论是在家修行的男众还是在家修行的女众,他都要叩拜行礼,并称赞他,“我敬仰你们,不敢对你们有半点轻慢,你们都是佛”。哪怕遇到四众弟子中有的人心不净,骂他神经病,骂他是个没有智慧的比丘,他从来不生气,始终一如既往称赞他们,“你将成佛”。因为那位比丘经常这样说,所以轻狂傲慢的比丘、比丘尼
-
0问:法师,记得您曾经在佛学院任教十年,后来为什么不教书了呢? 答:想听实话吗?那就是,因为学生们的基础和天赋太差了,对得闲山人来说,继续任教已经不可能教学相长了,所以只好放弃,转向静修、写文章,致力于自身成长。 在这扰扰红尘里,实话告诉大家,只有自身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靠谱的,你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落实它。此外,如果你想帮别人,想利益社会大众等等,想法固然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不由你。因为对于别人来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迷信中的迷是糊涂的意思,信是认可和接受的意思,迷信,就是糊涂的认可与接受的一些事情,在佛门称之为愚痴。这个师父已在了解佛法之中讲过了!今天给你们再做简说佛法之意。 善知识:佛是明白、彻底明白十方世界种种法后,脱离十方世界罪孽与苦难缠缚的实证之人,若佛不清楚十方世界种种法,是出不了世间的。如何去搞明白十方世界的一切法,佛陀们是过来人,他们因为慈悲大众故,将自己所证一切以有限经
-
0真修之人不离佛法僧,“佛法僧”是佛教的三宝,“佛”指的是十方法界的一切诸佛,“法”指的是佛所说的真理,你们现在每天念的经文也是佛说的法,“僧”指的是出家人。我们在人间要拥有正信,就不能离开佛的教导,因为佛菩萨是非常地慈悲,教导世间众生远离邪恶,离诸邪恶者即为正。宇宙中正因为有了伟大的佛,世间才会有佛法,有了佛法,就有了出家的僧人。世间有佛法僧三宝的存在,芸芸众生才能得到佛法的救度。佛如大医王,能分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今日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善知识们正率弟子或自起香于其宝刹、其道场、行道处做佛法事,于释迦末法时段为佛祝吉祥,令众获佛光照,获罪中救拔。 善知识,所谓为佛祝吉祥,已传承无始劫数,虽大众知其名,却有诸多不为所知其内涵意。今吾谛深为汝等弟子讲说少许,令之有知。 善知识,何故吾于祝吉祥前加释迦末法而修之,因佛法真实不虚故,所谓佛法真实不虚,乃说不虚、用不虚、证不虚也,是故佛之末法即
-
0人的妄心不只会欺骗他人,也会欺骗你们自己,因为妄心是内心深处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或者某种自私的想法,那么这个妄心就会让他不由自主地做出虚妄的言行,比如说妄语,欺骗他人,语言夸大其实(言过其实)。佛法是一面镜子,能让你们照见自己的不足。而有的人却喜欢把自己的问题隐藏起来,怕师父知道,他这种心理行为是在欺骗自己啊,因为他不知道深挖自己身上的问题。佛法就是让你们越修越干净,隐藏自己的问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所谓修道忍辱,是于诸业障中出离之做。佛说忍者,乃过而有道、有所求、有所得称之为忍。若过而无道、无所求、无所得,称为愚痴,不称为忍。 譬如:有青蛙生于诸恶井底,蛇于虹倪随时斗杀欲啖,是蛙因故寻求逃离,逃离之做为蛙之修道,为逃离故,遇所有害不与之争斗,只奔出路,最后得出,以故不予理睬、不予争斗者,如是之作,称为过而有出,称之为忍,若是蛙与之争斗则不能出离,不称为忍,若是蛙不求出
-
0师父先考考你们,学佛人的根本是什么?你们能讲得出来吗?学佛人的根本就是慧命。慧命要用戒律守护,有慧命不守戒律,慧命很快就会失去。有了慧命,还要精进修行,精进修行的同时,你的慧命也会快速成长,慧命成长得快,你的境界就提升得快,听得懂吗?所以师父今天要跟你们讲一句话:学佛必须守戒,修行必须提升境界。这句话你们要记下来,要牢记在心中。你们不要看别人怎么修,“别人修行怎么还能看娱乐新闻?别人修行怎么还能说
-
1今天有师父尘缘豪富、高官之同窗让家人捎口信,说想师父了!并说,师父好不了天理不容。师父给回了个口信,说: 我就是个要饭的,日子没有好坏!没什么好怀念的。当年在学校给大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理所应当,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大家得到实惠,也是理所应当。今天你们事业有成,兴此善念,我无以回报,就送你们一句佛号吧,因为与其他一、二、三等的大德比,我只能算是等外的和尚,除了佛,什么都没有。 我之讨饭为结缘,
-
0
-
0智慧是靠内心开发出来,智和慧的合称叫智慧,明白一切事相叫作“智”,了解一切事理叫作“慧”,智和慧是从学习佛法道理而得到辨别现象,判断是非和善恶的认识能力。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能解决很多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问题,这叫能力。你能用佛法解决人生中所有的问题,化解掉人生中很多劫难,并能帮助很多人开悟佛法,这叫智慧。你跑去告诉人家,你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你要用佛教的道理帮助他,否则他凭什么相信你啊?你告诉他佛法
-
1
-
0
-
0
-
0假的东西到最后始终是假的,比方说,再好的演员,他把戏里那个角色演得再好,戏演完了,剧本杀青了,这个演员就要从那个角色里出来,回到现实中做自己,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他,你只是在戏里面演了他的人生,所以不能把假戏当成真的。这跟你们来人间也是一个道理,你们也是这个世界里面的一个角色,无论你是女儿或儿子,你是老婆或先生,是妈妈或爸爸,是奶奶或爷爷,你都要知道,你在不同的人面前,你只是在演你这一生该演的角色,这
-
0非有非非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并不是真实的,我们经常说娑婆世界是一个虚幻世界,所以它是非有的;你说它是虚幻的,又真实感受到它就是存在,所以又叫非妄,非妄就是说它又不是假的。非有非实,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非真非假,你说它是真的,它又不是真的,你说它是假的,它又不是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切唯心啊。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间的真假虚幻,就看你的心是如何看待它,你的心执著这个世界,
-
1
-
0修行人讲心要清净,因为心清净了你才能禅定。妄念不断,你怎么清净啊?念几遍经文,脑子里起了三分钟的妄想,你念的经文实际上被你都摄到了多少呢?保持清净心就是让你当下修行的心不起妄想,清净心是要下功夫的,不是你自己说不起妄想就不起妄想,这个功夫就是禅定。禅定是讲一个修行人的心不动,并不是指你的人不动。你坐下来试试看,你人能定住不动,你的心能定住不动吗?你没有禅定的功夫,坐半天人不动,但是你的心里没有一刻
-
1
-
141南无观世音菩萨,白衣大士神咒,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恒垤哆唵伽啰伐哆伽啰伐哆伽诃伐哆啰伽伐哆啰伽伐哆娑婆诃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般若波罗蜜
-
0因果的出现就是提醒一个人的业障爆发了,“因果”二字不是贬义词,宇宙中的因果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在人间做任何的事情,都会有相应的结果出现。你对别人恶,你就会得到别人对你恶的报应;你对别人善,你就会得到别人对你善的报应,这些都是你在人间对他人一些善恶行为的结果而已。所以你身边一些事情的发生,那是你曾经种下的因,它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个果就出现了。每个人都只想接受好的结果,坏的结果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你想要
-
1
-
0慈悲心就是你们佛性的显化,佛性具足的人,他就像菩萨一样,看到哪个人可怜,他都想帮助,他的慈悲心在流露。师父看到有的人真的是很可怜,所以我就用自己的能力多讲一点佛法,多唤醒你们的佛性,当你们的佛性被启发出来,你们的慧命就能觉醒。所以师父后面这几十年,就是要唤醒你们更多人慧命的觉醒啊,慧命觉醒,你才知道来人间的意义;没有慧命,在人间迷惑颠倒地生活,几十年过完了,你还是不能离开这个六道,等于是白来人间一
-
1
-
0在修行中还要时时提起正念,远离自我的执念,因为执念会让你们远离正见。执念一般是指心中的我执我见,这种被称为凡夫之见,因为凡夫才会执著啊,而这种执著的见解往往会困住你们修行的脚步。佛陀故事中,阿难为什么是最晚一个才开悟?因为阿难在佛陀身边没有正见。这里你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听,阿难在佛陀身边没有正见啊,他每天亲近在佛陀身边,因为他见闻到佛陀的日常,因为他日夜侍奉在佛陀身边,他见闻到佛陀的日常穿衣、吃饭、
-
0每年的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圣诞日,弥勒佛代表的是慈悲和包容。弥勒佛在人间不管看到什么样的众生,他都是笑哈哈的,所以在民间被称为开心佛。他的包容心非常大,世人在他的眼里都是非常可怜的众生,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人对他冷眼相待,或者是嘲笑于他,又或者怒骂于他,他都不会与之计较,只会一笑而过,这是佛的境界和慈悲心的显化。人间有一句经典的话,“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那世间可笑之人”。人间就是一个万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