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在进行病理分析时,切片染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尽管大家都曾尝试过,但成果却千差万别。为何别人做出来的切片染色那么好看,而自己总是做不好?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切片染色的独门绝技。 石蜡切片技巧 1. 样本取材 • 迅速行动,避免组织细胞成分与结构的改变。 • 轻柔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样本损伤。 2. 样本固定 • 固定液需即配即用,以防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失效。配置后置于阴凉避光处保存。 • 确保固定液充足(通常为样本体积
-
0正确的样本保存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为不当的保存技术可能会导致样本变质或受损。我们深知,在实验开展前,如何妥善保存细胞、组织、植物和细菌等各类样本,是众多研究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和学习重点。因此,我们将深入讨论并分享不同样本的处理与保存策略,期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细胞样本保存 01悬浮细胞 • 首先,将细胞及其培养液一并收集至15ml或50ml的离心管中,以1500rpm的速度离心3分钟,随后弃去上清液。 • 接着,加入
-
0一、提高冻存细胞复苏成功率 1.使用适当的冷冻保护剂:常用的冷冻保护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能够有效减少冰晶形成,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变化的损害。 2.控制冷冻速率:坚持“慢冻快融”原则,使用梯度降温盒或手动梯度降温,将细胞以-1°C至-2°C/分钟的速率降温至-80°C,然后转移至液氮中长期保存。 3.选用合适的冷冻容器:使用耐低温的不易破裂的冻存管,确保其适合长期冷冻保存细胞。 4.细胞数量适量:冻存前避免细胞过度浓缩,以减小机械
-
0在科研实验中,伙伴们时常需评估细胞增殖的状态,譬如探究某个基因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或是验证抗癌药物的有效性。小伙伴们,别再向师兄师姐求救了,这里为你汇总了细胞增殖检测的全方位攻略! 一、Brdu/EdU 标记技术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作为胸腺嘧啶的“替身演员”,在DNA合成的“戏剧”中替代主角出场。为了吸引目光,它还披上了特异性抗体的“华丽外衣”,在免疫荧光或流式细胞术的“闪光灯”下显露真身,揭示其参与DNA合
-
0在流式细胞术中,设置合理的对照组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流式细胞术中的对照类型丰富多样,至少包括六种:空白对照、同型对照、单染/单阳对照、荧光减一对照、死活对照和生物学对照。这些对照的主要目的是规避实验中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从而获取高质量的实验数据。 一、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空白对照用于界定阴性细胞群、评估细胞大小及颗粒度。通过空白对照,我们可以有效区分细胞的背景荧光与本底自发荧光,同时排除实验处
-
0杂菌污染是实验过程中屡见不鲜的难题。在进行平板划线接种时,一旦察觉细菌受到杂菌的侵扰,我建议尽快重新培育新的细菌样本,以免后续实验衍生出更多误差。 关于如何有效防止杂菌污染的再次发生,以下是我提出的几点提议: 1、 定时更新培养基,并验证抗生素的有效性: 长时间使用的培养基可能会导致细菌生长状况欠佳或遭受杂菌污染。因此,我们需要定时更换新的培养基来降低这种风险。同时,验证抗生素是否仍然有效也至关重要,抗
-
0在免疫组化的石蜡包埋法制片过程中,甲醛固定处理会导致相邻蛋白质间形成亚甲基桥结构,这种结构会阻止抗体与抗原表位的特异性结合,产生抗原掩蔽效应,导致某些抗原染色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染色。为了逆转这种效应,需要进行抗原修复处理。 热诱导抗原修复法 01实验原理 热诱导抗原修复法通过在一定温度的抗原修复液中对组织切片进行适当时间的加热处理,使蛋白质处于水相环境中,加热加速蛋白水解过程,从而打开因固定交联而形成的化
-
01. 为何要及时固定样本? 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对样本进行固定,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其接近活体状态的结构特征,确保细胞内部的各种组分不被自身的酶分解而自溶,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对细胞超微结构造成破坏。 电镜固定液中常用的戊二醛,对于糖原、核蛋白、微管、内质网等膜系统以及细胞基质,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固定效果。 2. 冷冻后的样本是否适用于电镜观察? 冷冻处理后的样本不再适合进行电镜观察,因为冷冻过程中形成的冰
-
0在生物科学领域,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Western blot作为两大核心分子检测技术,分别承担着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精确测定。尽管蛋白质源自mRNA的转录翻译,但两者的表达水平是否总是保持同步呢?若实验数据反复验证均呈现一致趋势,请坚信自己的操作,这或许并非误差,而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 探究RNA与蛋白表达差异背后的原因,我们需关注以下几点: 1. 转录后调控机制:mRNA在转录完成后,会经历诸如剪接、编辑、降
-
0本公司专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检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检测产品涵盖神经免疫、遗传病、心脑血管和精神疾病用药等,产品竞争较少,容易操作转化,有意向和资源的欢迎私聊。
-
0一、为何我的样本背景如此强烈且非特异性染色如此严重? 1. 样本因素,部分样本如肝、肾等,其内源性生物素水平较高,易与SABC结合,引发非特异性染色;而如皮肤、肺等组织,因其胶原含量丰富,胶原带负电,容易吸附试剂,同样导致非特异性染色。 2. 切片干燥引发的边缘效应,需确保组织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3. 抗体浓度偏高,建议适当降低抗体浓度。 4. 组织处理过程中存在出血或坏死区域。 5. 洗涤步骤不充分,需增强洗涤效果。 6. 显色剂
-
01. 为何要及时固定样本? 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对样本进行固定,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其接近活体状态的结构特征,确保细胞内部的各种组分不被自身的酶分解而自溶,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对细胞超微结构造成破坏。 电镜固定液中常用的戊二醛,对于糖原、核蛋白、微管、内质网等膜系统以及细胞基质,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固定效果。 2. 冷冻后的样本是否适用于电镜观察? 冷冻处理后的样本不再适合进行电镜观察,因为冷冻过程中形成的冰
-
0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代谢性疾病,其患者体内血尿酸盐浓度往往超出正常范围(417μmol/L),这一病症主要由尿酸生成过剩或肾脏排泄功能下降所导致。此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以及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和过度饮酒,都是引发嘌呤代谢紊乱、进而促成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 长期的高尿酸血症状态还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痛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的损害。 一、大鼠高尿酸血
-
0在病理质量控制过程中,质控中心的一项关键评估依据是凭借切片的着色状况,来推测样本的固定状况。 为何病理学部门通常选用甲醛来固定常规病理样本呢? 在病理学领域,对病理样本进行固定是处理流程的首要环节,其目标在于借助化学与物理手段,保留组织细胞的生理、病理形态构造,以及生物化学与免疫学组成成分。甲醛固定液凭借其独到的优点,成为了常规病理样本固定的首选方案。 01固定剂的功能 固定剂的核心作用是稳固生物组织中的
-
0#01腹腔注射构建模型 选取6至8周雄性C57BL/6小鼠(体重约18-20g),首先称重并观察其状态,排除呼吸异常、毛发无光泽、行为异常或驼背等不健康个体。CCl4通常以0.5-0.7µL/g体重的比例稀释于玉米油中用于造模,而急性中毒模型则需更高剂量(0.8-2µL/g体重),但需在1-3天内安乐死小鼠。注意,注射液(CCl4或CCl4/玉米油混合液)应保持室温或接近体温。 为便于操作,建议固定注射体积为50µL,根据小鼠体重调整CCl4与玉米油的比例,确保总体积达到50µL。例
-
00000000000#01碘-碘化钾(I2-KI)溶液 碘-碘化钾(I2-KI)溶液,作为植物组织化学测定的关键试剂,能有效将淀粉染成蓝紫色,蛋白质呈现黄色。 配制方法:取碘化钾2g,先溶解于少量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加入碘1g,充分振荡至溶解,稀释至300ml蒸馏水,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使用时,建议稀释2至10倍,以避免染色过深,确保染色效果更为理想。 #02苏丹Ⅲ染色剂 苏丹Ⅲ(SudanⅢ或Ⅳ)染色剂,能够显著将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以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成分染0000000本公司专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检测,涵盖神经免疫、遗传病、心脑血管和精神疾病用药等,产品容易操作转化,有意向和资源的欢迎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