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吧
关注: 3,958 贴子: 8,963

细胞生物学级相关领域学习交流

  • 目录:
  • 自然学科
  • 0
    [lbk]一R[rbk].实验前准备 将水浴锅预热至37℃。 细胞实验室进行常规消毒,用预防喷雾喷涂并且使用紫外线照射40 min的超净工作台台面。 在超净工作台中按次序摆好消过毒的离心管、吸管、培养瓶等。 [lbk]二R[rbk].取出冻存管 根据细胞冻存记录按标签找到所需细胞的编号。从液氮罐中取出细胞盒,取出所需的细胞,同时核对管外的编号。 [lbk]三R[rbk].迅速解冻 迅速将冻存管投入到已经预热的水浴锅中解冻,并要不断地摇动,使管中地液体迅速融化。
  • 0
    医疗液氮罐在首次使用前是否需要清洗,需结合罐体状态与存储介质特性综合判断。本文基于医疗样本保存的洁净度要求,解析拆封后清洗的技术要点与操作规范。 一、清洗的必要性评估 生产残留风险 新罐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残留润滑油、金属碎屑或包装材料颗粒。实验数据显示,未清洗罐体内壁微粒物浓度可达500-1000个/cm²,可能污染生物样本。 灭菌要求差异 医疗液氮罐需满足ISO14644洁净度标准,而工业罐体出厂标准为普通工业清洁度。拆封
  • 61

    广告
    22:15
  • 0
    生物储存型液氮罐作为生物样本长期保存的核心设备,其液氮补充是维持样本活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液氮物理特性与设备运行原理,系统解析补液必要性及操作规范。 一、补液机制的必要性 液氮蒸发特性 液氮在常温下持续气化,罐体密封性再好也无法完全阻止蒸发。以100L罐体为例,环境温度25℃时日蒸发率约为0.5%-1.5%,若不补充,40天内液氮将完全耗尽。 温度稳定性要求 生物样本需在-196℃稳定保存,液氮液位下降会导致罐内温度梯度变化。实
  • 0
    “上个月某实验室的生物罐液氮罐报警,管理员发现罐内液氮仅剩1/3,但细胞样本却安然无恙——这颠覆了‘液氮必须完全覆盖细胞’的常规认知。究竟液氮该存多少?如何平衡安全性与成本?本文用真实案例拆解其液位管理逻辑。” 一、液氮覆盖细胞的底层逻辑 1.温度缓冲区的秘密 液氮罐内并非绝对恒温,罐口区域因频繁开闭会形成微温区(约-150℃至-180℃),而罐底液氮层温度稳定在-196℃。若细胞未完全浸没,其所在区域的温度波动可能引发冰
  • 0
    -80℃冰箱作为样本预冷的中转站,能初步降低细胞代谢活性;而温度可控液氮罐的气相区(-150℃至-196℃)则提供终极存储环境。转移过程中,控制0.8℃/分钟左右的降温速率,配合冷冻保护剂的使用,可有效避免细胞因冰晶损伤和渗透压变化受损。本文将从细胞冷冻生物学原理出发,解析从- 80℃到液氮罐转移的科学依据与标准操作规范。 一、低温存储的"双塔理论":设备协同的不可替代性 1. 冰箱的预冷使命 热应力缓冲:将样本从室温预冷至-8
  • 0
    细胞增值的检测方法 1)活细胞代谢活性检测:常采用MTT、CCK-8等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内代谢酶对特定试剂的还原能力,反映细胞的代谢活跃程度。 2)DNA合成检测:运用基于BrdU的免疫法或EdU法,借助体内成像、微孔板检测或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实现对细胞DNA合成过程的示踪与分析。 3)克隆形成:观察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克隆集落的能力,以此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 4)ATP含量测定:通过测定细胞内ATP的含量,间接反映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活性状态。
  • 0
    在体心脏灌流就是在动物被麻醉的情况下,利用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快速冲净动物全身血液并在动物死亡前进行组织的前固定,避免组织自溶现象:从而保持标本类似活体状态的技术(图1) 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各级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图2) 在体心脏灌流的两种操作方法 方法1:将大鼠腹腔注射麻
  • 0
    今天,师姐分享了她常用的 qPCR 详细操作步骤以及加样布板方式。这种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加样误差。不过,具体操作可依个人习惯而定,并无固定范式。
  • 28

    广告
    22:09
  • 0
    内参,顾名思义,即内部参照。在 Western Blot 实验中,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用于校正蛋白质样本的加载量差异以及检测系统的误差。犹如一把精确的尺子,为我们在比较不同样本间的蛋白质表达情况时提供可靠的基准。那么,如何正确选择内参呢?一般而言,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蛋白表达丰度:内参应在样本中稳定表达,且表达量相对较高,这样才能确保有效地检测到内参信号。只有当内参信号清晰可辨时,才能为后续的比
  • 0
    一:基因过表达(图2)(1)原理: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把表达载体转染到目标细胞里,在细胞表达出大量相关目的基因和其编码的蛋白质。(2)载体:①哺乳动物载体:转染到人、小鼠等哺乳动物细胞②原核载体:转染到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③慢病毒载体:HIV、FIV、SIV、EIA(3)载体构建方法:①设计与选择:选择目的基因片段、载体②连接元件:设计合适的引物p出大量目的基因,用酶切/gateway把它们连在一起③导入目标细胞:通过病毒载
  • 0
    调节炎症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交互。以下是对线粒体调节炎症机制的清晰归纳:线粒体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多种机制进行调节:一、mtDNA 的释放与先天免疫激活当线粒体受到损伤或功能障碍时,mtDNA 会从线粒体中释放到细胞质中。释放的 mtDNA 含有大量 CpG 岛,其结构能被 Toll-like-receptor 9(TLR9)识别,从而激活 NF-κB 信号通路,致使促炎基因(如 TNFα、IL-6)表达升高。同时,mtDNA 还可以直接激活 NLRP
  • 0
    细胞“冻龄”早已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技术。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生物样本库液氮罐。它就像是细胞的“时光胶囊”,能让细胞在极低温度下暂停时间的流逝,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治疗保留珍贵的样本。但你知道吗?液氮罐的“冻龄”能力并非天生,而是技术参数与运维规范协同作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成为细胞“冻龄”的终极密码的。 一、生物样本库液氮罐的技术定义 核心参数: 容量范围:
  • 0
    1️⃣ 转膜 2️⃣ 封闭 3️⃣ 抗体孵育 4️⃣ 显影(蛋白检测) 5️⃣ 灰度半定量分析 undefined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 电泳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 2 转膜不充分 ✅ 3 背景普遍偏高或有斑点 ✅ 4 没有阳性条带或条带很弱
  • 0
    今天分享超详细的细胞实验大盘点
  • 42

    广告
    22:03
  • 9
    最近在Raw264.7细胞上进行干扰和用质粒进行过表达实验,脂质体根本转不进去,后来又换了一个国产的转染试剂转染效率也很低,现在考虑用电转。 我们实验室有Lonza的电转仪,有没有好一点的电转染试剂或者细胞转染试剂?
    普诺赛 4-22
  • 0
    养细胞着实是一件令人心累之事,不知不觉中便会冒出诸多问题,诸如细胞停止生长、不再贴壁等等,着实让人费尽心思、操碎了心。 ✅一、贴壁细胞培养,细胞不贴壁 常见原因:胰蛋白酶消化过度;支原体污染;培养基pH值过碱(NaHCO3分解);细胞老化;接种细胞起始浓度太低或太高。 解决方法:缩短胰蛋白酶消化时间或降低胰蛋白酶浓度;分离培养物,检测支原体。清洁支架或培养箱。如发现支原体污染,丢弃培养物;使用无菌醋酸溶液调整pH
  • 0
    写给刚进实验室思绪混乱的小伙伴,以复苏一管细胞至T25培养瓶中为例 1、准备工作 15ml 离心管、冻存管、胰酶、PBS(磷酸盐缓冲液)、培养基、冻存液、1ml 注射器枪头、移液枪、马克笔、封口膜和垃圾桶。在准备好以上物品后,还需将它们置于紫外灯下照射30分钟,以确保消毒。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将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2、步骤 在实验室操作中,首先从液氮罐中取出存储在其中的冻存细胞。接着,将这些冻存细胞置于37°C的
  • 0
    🎈科研小秘籍 | 活性氧检测荧光探针 DCFH-DA🎈 ✨宝子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在科研中检测活性氧(ROS)超好用的荧光探针——DCFH-DA。 💡DCFH-DA 能够进入细胞,被酯酶水解成 DCFH。而 DCFH 又会被细胞内的活性氧氧化,生成发荧光的 DCF哦。它的工作原理就是这么神奇😎。本身没有荧光的 DCFH-DA,在进入细胞后就开始大显身手啦。因为 DCFH 无法穿过细胞膜,所以荧光探针会在细胞内积聚。这样一来,细胞内的 ROS 水平越高,生成的有荧光的 DCF 就越多
  • 0
    1️⃣首先,收集细胞并将其裂解,在低温高速离心后取上清,并记录上清的体积。 2️⃣ 需要准备BCA工作液。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孔数为标准样品孔数(通常为6)加上样品数乘以2(每个样品有2个复合孔),再乘以1.1以考虑损耗。每个孔加入200μL A液和4μL B液,这是根据实验需求实时配置。 3️⃣ 将含有不同浓度2ug/ul标准蛋白样品的0、1、2、4、6、8μL依次加入96孔板中。对于待测蛋白样品,每个孔加入2μL,每个样品都有2个复合孔。然后每个孔加入200μ
  • 0
    😭CCK8实验OD值和镜下结果不一致咋整 原因大揭秘 1. 操作细节藏隐患 ◦ 细胞密度失控:接种细胞时,数量把控很关键。太密集,细胞重叠生长,OD值偏高;太稀疏,OD值则偏低,严重影响结果准确性。 ◦ 操作步骤偏差:CCK - 8试剂保存不当、反复冻融,会使背景值升高。操作时顺序有误、手法不稳,都可能让实验结果“走偏”。 ◦ 细胞代谢异常:细胞代谢状态影响脱氢酶活性,若遇上改变代谢的药物或条件,甲瓒染料生成量改变,OD值就会与实际细
  • 85

    广告
    21:57
  • 0
    读研进实验室没人带真的太崩溃了😫,今天学姐就把自己当初摸索出的“生存指南”分享给大家,全是干货,建议点赞收藏! 1️⃣主动出击,规划实验 刚进实验室,一定要先和导师深入探讨毕业课题方向🧐 接着一头扎进pubmed,疯狂阅读相关论文。我当时可是用思维导图把别人的研究思路摸得透透的,再依葫芦画瓢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拿给导师把关。根据方案,确定要学的实验技术,像wb、免疫荧光这些基础技能,可都是咱科研路上的“敲门砖
  • 0
    细胞实验小白必看|超全干货整理 细胞实验在生物研究领域超重要,今天就给宝子们盘点常见的细胞实验👇 细胞培养实验 细胞培养堪称细胞实验的基石,主要有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三维培养。贴壁培养适用于大多数细胞,它们会贴附在培养瓶底部生长;悬浮培养针对一些血液细胞等,在培养液里悬浮生长;三维培养则更接近体内环境,能更好地模拟细胞真实状态,主要用于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 。 细胞增殖实验 • MTT检测法:活细胞线粒体
  • 0
    一、颠覆认知的三大法则 1. 湿润度:成败关键 • 正确标准:海绵轻捏后呈连续液滴渗出 • 过湿警示:电流紊乱导致膜面"陨石坑" • 处理技巧:使用吸水纸精准调控湿度 2. 分子量与时间悖论 • 修正公式:>80kDa蛋白,每增加50kDa减少10%转膜时间 • 物理机制:大分子在电场中迁移速率更快 • 验证方法:转膜30分钟后丽春红染色定位 3. 甲醇浓度红线 • 致命阈值:>20%甲醇导致<15kDa蛋白漏失 • 特殊处理:磷酸化蛋白实验降至15%甲醇 • 替
  • 0
    近期,不少科研人员在使用液氮罐过程中,注意到一个现象 —— 液氮罐结霜。这看似普通的现象,背后是否潜藏着对珍贵胚胎的影响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番。 结霜是否会影响胚胎,主要取决于结霜的原因、程度以及液氮罐的维护和管理情况。 以下是详细说明: 1. 液氮罐结霜的原因 液氮罐结霜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 液氮蒸发:液氮罐内的液氮会逐渐蒸发,导致罐内压力下降,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罐内,遇冷结霜。 密封性问题:如果
  • 0
    undefined 🌟细胞凋亡:安静的“自我了断” 这是一种高度调控的程序性死亡,就像细胞在安静地告别。 ✅形态上,细胞膜会起泡,细胞逐渐皱缩,染色质凝聚,接着核碎裂,最后形成凋亡小体。 ✅虽然一般认为它是非炎症过程,但也会悄悄释放ATP、HMGB1等特定DAMPs 。 ✅分子机制上,由caspase -2、 -3、 -6、 -7、 -8、 -9、 -10等参与启动和执行,就像一群精密的“死亡使者”。 🔥细胞焦亡:激烈的“炎症风暴” 细胞焦亡可是个急性子,伴随着强烈的炎症
  • 24

    广告
    21:51
  • 0
    📝 免疫荧光实验全攻略|新手必看的保姆级教程✨ 💡 实验前准备 ✅ 材料清单:24孔板/圆形爬片/离心机/移液枪/PBS/4%多聚甲醛/0.5% Triton-X100/BSA/DAPI/抗淬灭剂/指甲油 ✅ 设备:CO₂培养箱/显微镜/冰箱(4℃&-20℃) 1️⃣ 细胞准备 🚀 关键步骤 1. 取对数期细胞,胰酶消化后离心收集 2. 铺圆形爬片至24孔板(⚠️爬片提前用酒精浸泡灭菌) 3. 按细胞特性调整密度接种,37℃培养至70%-80%汇合度 💡 小技巧 👉 消化时显微镜观察,避免过消化导致细胞状
  • 0
    实验室/有毒试剂知多少?安全篇.... 实验室一个提供实验条件、专用于实验用途的场所,也是科学探究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在实验室工作的我们,少不了与各种试剂或材料打交道,其中有很多都是有毒有害试剂,下面介绍实验室毒性最大的17种试剂,做好安全防护,莫大意,记住口诀:一停二看三戴套,四慢五稳六开跑! #动物实验 #医学实验 #生物与医药
  • 8
    一篇稿子的命运,质量是录用的前提;而外审的客观评价,则是影响稿子录用的关键因素。外审认为孺子可教,那就会录用,外审认为朽木不可雕,那就不会录用,就是这么简单。所谓的关系稿,和直投稿,道理是相通的。关系稿能加快或一定程度影响外审直接认为孺子可教,这并不完全客观,有主观干预成分。而直投,则需要寻找到认为孺子可教的杂志和外审,劣势在于需要更多时间,而优势也很明显,则是客观公正公开。去伪寻真,不造神话,亲
  • 4
    #笔记##细胞生物学##学习日常##期末复习#
  • 0
    想问一下共翻译转运途径是只适用于分泌蛋白吗? 因为该途径需要识别信号肽,而搜索的资料说是信号肽位于分泌蛋白的n段,所以疑惑是不是只适用于分泌蛋白或是有什么例外。
  • 46

    广告
    21:45
  • 0
    我需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表征体外聚合的微管。但是我怀疑我根本没有聚合出微管,不管怎么扫描给我的都是云母片表面的形貌。如果有老哥有微管体外聚合的经验能不能联系我,有酬咨询。帮我成功表征v你20张
    Xinp 3-1
  • 0
    考研参考书是细胞生物学第五版,我有第四版的资料,两本书区别大吗
  • 0
    大佬们,有没有人养过nci-h460细胞的,最近发现背景中有小黑点不知道是什么
  • 10
    主要负责完成最后project大作业,一共三门课,目前还没定好是什么科目。有可能是动物行为学,植物与人类,还有生物统计学这三门。个人找收代写哈,有中意和实力的联系,非诚勿扰
  • 92

    广告
    21:39
  • 2
    配体与其膜上受体的结合会触发下行信号传导。列出3种可用于阻止细胞停止此信号的方法。
  • 2
    本人想做提取细胞核的方法,划重点:完整的细胞核。有破碎细胞,而不破坏细胞核的方法吗? PS:是细胞,不是组织哦!
  • 0
    请问如何分清这两组巨噬细胞鬼笔环肽染色哪个是加了LPS诱导极化哪个是对照组呢小白观测完忘记哪组是加了lps的了
  • 0
    书上之前说MPF=CDK1+周期蛋白B,后面有说Cdk1是MPF,p34cdc2激酶。请问这两个cdk是不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分别是什么呢
    南山隅北 12-14
  • 1
    生物化学里的绝缘子和细胞生物学里的隔离子 是同一个东西吗
    Better丶G 12-1
  • 46

    广告
    21:33
  • 0
    医用液氮储存罐的颈塞上的凹槽,并非是装饰,而是具备功能性的独特设计。 功能一:固定冻存架。 在医用液氮储存罐中保存干细胞、疫苗、组织等生物样本,较常用的方式是用自带冻存架将样本分门别类,再连带架子共同浸入液氮中,最后架子手柄悬挂在罐口,盖塞的凹槽正好对应冻存架提杆位置,固定住它,防止其滑动,刮伤颈管。 功能二:平衡压强。 液氮在低温储存中自然挥发为氮气,但氮气的体积比液氮大696倍,若不及时将多余气体散出
  • 2
    细胞转染是指将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目前,其已成为实验室工作中最常涉及的基本方法,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突变分析等的常规工具。转染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介导(如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和基因枪等)、化学介导(脂质体及其代替物、磷酸钙等)和生物介导(各类病毒,包括腺病毒、慢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等)三类途径。细胞转染又分为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瞬时转染是指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存在于游
    肥佳324 11-18
  • 10
    微丝参与的不是吞噬作用吗?细菌的鞭毛成分里面有微丝
  • 5
    低价出秃哥细胞生物学23资料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细胞

目录: 自然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