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人生苦短,人生很渺小,我们为何要将宝贵的时间用在无谓的烦恼当中去呢?烦恼之后,不就没了吗?为什么还要去烦它呢?有什么好烦的?更何况这些烦恼本是空中的云雾。师父告诉你们,烦恼是空中的云雾,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上午有,下午就没有了。很多烦恼,当你烦的时候,它是真的有点恼人,但是烦过了,你就不会气恼了。
-
0谛深大师开示:戒如大明灯 何故佛说戒如大明灯?因五浊恶世中人,因业成识相故,认知为明,如盲人瞎马于于黑暗,依棍杖求路,不能知晓世界之本。而佛制戒律,则能令执见之众不于业中求索,戒到业无,随自己有妄想执着,但为戒所制不能受制于业。就像黑暗中执以明灯,灯到暗无,而戒到业无。 我说戒为道果模,如同说灯乃破暗具,无灯暗无破,暗之不破,为说光明,痴也。是故,修行大德,当严净毗尼以证果位。模,果之具也。2014.3.19!
-
0有烦恼,人的行为就会失常。你们去看看,不管是谁,只要行为出来不是正常的,那这个人心中一定有烦恼。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看见这个人不想理睬他,是不是有烦恼了?看见这个人很讨厌,那你的行为就会失常;刚刚还在笑,突然看见你讨厌的这个人,脸马上凶起来,看见这个人本来应该很喜欢他的,但是你不喜欢他了,你的行为就会失常,这样的话,你马上就会有烦恼。🍒
-
1坐下弟子,所谓众生难度,是指不能受佛说法之所有含灵之六道沉沦受罪相。 众生大势之类有若干,其中天人阿修罗为上品,地狱恶鬼畜牲为下品。为什么畜牲列下品之末,因为大部分畜牲,皆为不能听受佛法缘分。有少部分畜牲像狐黄属,则与佛法有能听受缘分。是等难度之类,若不转善道,难能为度。 最难度者,莫过于为人身时,于佛法以错解错用以为佛法,成就来世堕落种子,逐步堕落成重罪之属,失去缘分。是等均因不知佛法,自以为是,
-
0
-
29
-
0
-
0谛深大师开示:智慧供养应当学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如来无上尊,教汝等获智,无智无以修!修之大根本,供养称之为! 是故,释迦牟尼传法,文殊普贤而为上首,又称菩萨首! 善知识,供养如来,智慧为道!譬如:有人欲供如来,却供了波旬,落入魔道,无智因者! 善知识,无始劫来,无量佛出世,何至今者依然云云众生,罪苦轮回,皆因:十方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所致;皆因:十方债主怨,回报如火山,本来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佛法末世师父已说,形成因缘今日为汝等有福有智者说。 善知识,诸佛住世度众,因众生有罪、罪孽有差别故而有救度差别,所谓因差别、缘差别、果差别。因大众与佛缘分有别故而有佛法正像末。 所谓正法时乃佛住世时,依大众因缘果报不同予以施救,被救之人以佛为师,因佛之教诲引导,即获出离六道罪苦; 像法时乃被度成道众生之因缘延续,其因缘大众因自己父母兄弟姊妹、或法因缘 、道因缘众之依者于佛前有成证
-
20修道的人都知道,「太上无极大道三十六部尊经洞玄部」中先是「三清、六御宝诰」,然后再是「十二仙师宝诰」。 十二仙师中有,慈航真人(观音菩萨)、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惧留孙(拘楼孙佛)都是道教出身。 后来被汉传佛教「窃了去」,你们听说过藏传佛教有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惧留孙(拘楼孙佛)等人吗? 红孩儿(善财童子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生命可贵,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是故,汝等当日日精进。 所谓生命可贵,乃六道众生依止之本,得之不易,日日有变,由因缘定,不能自控,是故称之可贵。既然可贵,汝等当自重,亦当尊重一切;既然不能自控,由因缘定,汝等当时时警戒自己,多做善事,多以智慧救助大众,莫有恶为烦恼以获福报。 所谓人身难得,乃大众于罪孽海中,因无始劫中种种因缘和合于今,获得人身,若不皈依三宝,于修道途中,稍有不慎
-
3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1
-
0我们要学会完整的大我,能用大我控制小我的人,就拥有了大我。师父这话很有哲理的,也就是说,今天我想占人家的便宜,这个时候小我就出来了。一想,我不能占人家的便宜,人家也不容易啊,为什么要去占人家的便宜呢?好,大我出来了吧?压制了小我,你就成全了大我。我今天要做好人,刚刚心里想,为什么我要做好人啊?他怎么不做好人啊?他总是欺负我,我想不通,小我来了。这个时候再想,有什么想不通的?都是兄弟姐妹, 都是学佛
-
2藏译:甘珠尔 丹珠尔 汉译:《大藏经》即:佛陀在世时所说之法和后人经过总结整理的大乘经典。若有结缘者,把邮箱地址发给我。 南无本师释伽牟尼佛 南无
-
0
-
0有些人光修智慧不修福。修智慧就是念经,不肯用行动去做。天天在念经,不出来帮助人家,只能修成阿罗汉,这是小乘佛法。
-
1
-
0我们不能对善知识不恭敬,就是说,如果你不能收敛自己,狂傲,那么,你就会对善知识不恭敬。这个“善知识”指的是你的领路人,你的领航人,你的师父,给你传授正确佛学知识的人等。
-
0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自己度好自己后,你自己会产生利益,然后再给别人带去利益,你的身心就合一了,你的心和身体就都跟菩萨合在一起了。
-
1
-
0为什么你修行许久难以满愿? 第一 《华严经》云:行愿合一 许多师兄日夜诵经持咒,所求婚姻、财富仍未见起色——只因福德种子未种!佛菩萨加持如阳光普照,但若田地无种,阳光再强亦难结果。 那么如何行愿:我认为就是日行一善 在家居士身在尘世,生活节奏相对比较快,常常处于忙碌的状态。要修习善法,可以遵循“日行一善”的原则,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因此,日行一善是广种福田的非常好方法之一。 “日行一善”的意义就在于积少
-
1善知识,众生罪苦种种,其病亦五花八门。大类共分两类,其一,自己因缘所成病苦报,其二,共业因缘所成病苦报。而每一类又分相似因缘所成同名病苦名相,差别病苦名相等。 善知识,因病之因缘不同,治病救人亦有多种名相类别,有:行医者依病相理性治病之大众医院医师、有以鬼神缘分治病之巫师、有以前世病之有缘若无缘不治之行到者、有邪魔道法假佛们名相、种种道法名相欺侮乱求医者治病之邪师等。 善知识,有求医者因与某巫师或、
-
0为什么你修行许久难以满愿? 第一 《华严经》云:行愿合一 许多师兄日夜诵经持咒,所求婚姻、财富仍未见起色——只因福德种子未种!佛菩萨加持如阳光普照,但若田地无种,阳光再强亦难结果。 那么如何行愿:我认为就是日行一善 在家居士身在尘世,生活节奏相对比较快,常常处于忙碌的状态。要修习善法,可以遵循“日行一善”的原则,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因此,日行一善是广种福田的非常好方法之一。 “日行一善”的意义就在于积少
-
0
-
17第一个福报:健康的身体 第二个福报: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三个福报:财富自由(能满足自己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日常所需) 第四个福报:得遇善知识 主线任务是打坐念佛修心消业,往生净土,所有的福报都要用在主线任务上。
-
1
-
1
-
2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迷信中的迷是糊涂的意思,信是认可和接受的意思,迷信,就是糊涂的认可与接受的一些事情,在佛门称之为愚痴。这个师父已在了解佛法之中讲过了!今天给你们再做简说佛法之意。 善知识:佛是明白、彻底明白十方世界种种法后,脱离十方世界罪孽与苦难缠缚的实证之人,若佛不清楚十方世界种种法,是出不了世间的。如何去搞明白十方世界的一切法,佛陀们是过来人,他们因为慈悲大众故,将自己所证一切以有限经
-
0问:法师,记得您曾经在佛学院任教十年,后来为什么不教书了呢? 答:想听实话吗?那就是,因为学生们的基础和天赋太差了,对得闲山人来说,继续任教已经不可能教学相长了,所以只好放弃,转向静修、写文章,致力于自身成长。 在这扰扰红尘里,实话告诉大家,只有自身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靠谱的,你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落实它。此外,如果你想帮别人,想利益社会大众等等,想法固然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不由你。因为对于别人来
-
1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 今日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善知识们正率弟子或自起香于其宝刹、其道场、行道处做佛法事,于释迦末法时段为佛祝吉祥,令众获佛光照,获罪中救拔。 善知识,所谓为佛祝吉祥,已传承无始劫数,虽大众知其名,却有诸多不为所知其内涵意。今吾谛深为汝等弟子讲说少许,令之有知。 善知识,何故吾于祝吉祥前加释迦末法而修之,因佛法真实不虚故,所谓佛法真实不虚,乃说不虚、用不虚、证不虚也,是故佛之末法即
-
0谛深大师开示:少林寺的罪孽是个好事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少林寺及其密宗中一些人员所涉及的种种罪孽公诸于世,是个好事,因为它能让身着袈裟或口说佛法的波旬不再诓骗大众,令盲从迷信之众不再为诸多邪魔外道坑骗。师父已对邪魔外道有过诸多开示,在此不再多赘。 师父讲过不以佛制戒律为本的种种宗、种种派都是邪魔外道。并因此遭到邪魔道民诽谤攻击。少林寺是一座皇家传承道场,因达摩祖师于洞内示法,为皇家利用至今,本不是
-
1
-
1
-
2
-
0佛陀当年带着比丘们四处弘法,托钵乞食。有一天,比丘们来到一个村庄托钵乞食,没想到这个村中的人们对他们百般侮辱,说他们个个年纪轻轻就出来讨饭,根本不懂对社会造福,更有人讽刺他们:“这有什么,人家不干活,不照样有吃有喝。”还有的人干脆让他们赶快离开村庄,以后再也不要来了。村民们不断地侮辱着前来乞食的比丘们。 比丘们无法忍耐这样的侮辱,垂头丧气地离开村庄,回到了佛陀的身边。佛陀看到他们手中的空钵,问道:
-
0广大善缘众,诸佛住于世,为度众生故。如何度众生,为显佛智慧,以智统帅众,令众得解脱。如何众解脱,令众获佛智。而于于神通,其乃用之具,若令众生着,则为邪道使。如是种种法,如是种种说,如是种种应,如是种种道,皆为用之具,不乃为实相。 善众善听说,汝等乃佛使,当于所住处,以修示于众,戒行为依止,莫以说为要。当说即说之,当机布施法,是称菠萝蜜。是称佛陀缘,文殊行之道。 若人于行走,一称南无佛,是人成佛道,为
-
0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元音老人文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XpuMaryM13nWRBKrcFOow?pwd=1234 提取码:1234
-
0
-
0
-
20简介:净土禅属于声闻乘离苦法。 描述:在清醒的状态下,没有文字妄想,没有六根注意力,没有情绪。 目标:以尽量高的等级往生西方 申通:初步具备(宿*通,*眼通,*足通,*心通) 初步福利:打通全身经脉,远超普通人的健康状态 核心功法:降魔坐/莲花坐+念F三昧 辅助法门:顺腹式呼吸,慢跑,磕大头,站桩,拉筋蝴蝶式,晃海,散盘,单盘,双盘,秽J金G咒,大B咒等 大愿:往生之愿,大菩提心以上发心(诸F之本心) 戒行:不犯根本大戒
-
3
-
0谛深大师开示:如何获了脱生死?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所谓了脱生死,是指因缘果报化尽,无生灭相! 善知识,若汝等以居士身说了脱相,乃以有说无、以恶称善、以臭称香者是;若以不持戒身称能了脱,乃以假称真、以魔称佛、以地狱称极乐者是;若以讲说种种法譬如讲说了脱法、讲说往生极乐法、讲说秘密法,而不假以戒律称能了脱,恰如骗子之道,听似予之所求,实则予之痛苦之令人堕落称圣之做者是! 善知识,了脱法非说而得之,修之
-
0同样是人,有些人看别人总是觉得讨厌,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着各种杂念和瞋恨; 有些人看别人很嫉妒,因为他心中有嫉妒心; 有些人看人总是很烦,那是因为他们的烦恼心在作怪。如果用学佛人的眼光看世界,一切都只是因缘聚合。 真正有修的人看人间,看到所有的名利,一切到最后都是空,都是无常变幻。
-
101玉历宝钞赞序 玉历宝钞劝世人,指明正理利有情, 教化世人知觉醒,免堕地狱上天庭。 行善造德贫转富,贱能转贵患难无。 福寿绵长天上赐,子孙代代出贤
-
0对别人的夸夸其谈,只有当你不回答的时候,你才会思考;
-
1谛深大师开示:不舍一求道者! 善知识,为什么不给过五十岁的人受戒? 因为人之寿命分三大六根受用部分,第一,少年部分,1到22岁之间,诸根未成,正生长期。这个时期入佛门修行能于生长途中,改变前世缘分延续,成就佛法各种果位基础!善知识,譬如:果木,虽种子已定,或苹果、或桃子本性不能为变,但,能于幼苗做种木嫁接,令其变成新品物种,并改良之!善知识,佛法度众之年龄规范亦复如是!年少可期,易于教化,奠定基础!于年
-
0要记住,嫉妒别人等于把自己的幸福交给了别人,因为你嫉妒别人,你自己就不会有幸福。 欲望是贫穷的标志,不贪不穷,不求不苦,越贪越穷,越求越苦。